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质量分析工具

最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质量分析工具

1.护理质量 :
指的是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护理技术和护理服务 的效果和程度,是在护理过程中形成的客观表现。 指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及服务效果的优劣程度
2.护理质量管理 :
是指制定护理质量标准,按照标准对护理工作的全
过程进行有目的的评价、判断;检查患者是否得到
应有的护理效果,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找出差距, 通过信息反馈,实现有效的控制管理过程。
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PDCA”管理法
一种简捷、实用的管理方法。 使行为始终省时省力地朝向目标,使事物在
不断循环中发展进步。 它适用于管理的各个层面。 适应实际和发展的管理方法。
PDCA循环的含义
PDCA循环又叫戴明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 先提出来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 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 施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 始的运动的。 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这就是说, 改进各项质量问题,都要应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不 论是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不良率,都要先提出目标,即 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不良率降低多少?就要有个计划, 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 取的措施;计划制订之后,就要按照计划执行;然后进行 检查,查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通 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制订 成标准、形成制度,存在的问题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护士对自己:(1)常反思、回头看(完成工作之后回头再
审视、评价)
(2)有无问题?改进建议? 质控成员对自己、对他人:是护士长的又一双眼睛,兼执 行与管理双重角色。在督导中关注本科室护理效果的 一致性,把自己做的与同事做的直接对比,思考有什
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是否需要保持一致?如何保持一
致?
没有“有质量的护士”就没有“护理工作的 质量” ! 护士是质量管理的最后一道屏障,护士要对 质量负责,对护理行为负责。 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要从质控护士到持续教 育护士/帮助护士/指导护士

实现护理质量管理的改变 改变质量理念:护理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 而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而且是临床一线 护士做出来的。 改变质控人员:建立护理质量质控网,最 重要的是变临床一线护士为主要质控人员, 发挥其“自控”“主控”才是最有效的质 控,人人都是质控员。 改变质控手段:变事后发现,为事前干预, 即质控前移。 护理质量管理自下而上
什么是“负责”
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都可以归结到没有人 “负责”,或者是说没有知道怎样“负 责”? “负责”并不仅仅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 了,还要监督其他的人也这样做。 也不是要你自己去做每一件事,也不是说 每一件事都要指派很多的人去做,而是要 保证每一个你指定去做的人确实完成了他 的工作。 ——引自南丁格尔《护理札记》
3.护理质量标准 :
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是护理实践的依据, 是衡量整个工作或单位及个人的工作数量、质 量的标尺及砝码。
4.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内涵
理念:以患者为中心;设定的标准只是最低的要求;是
预防,非核查;是持续性;所有人都参与。 基础:硬件和软件;体制建设、机制建设、标准建设、 人才建设、文化建设。 内容:通过完善工作过程,提高工作质量标准;减少工 作偏差(随意性),提高执行工作的一致性
转化为科室书面的管 理规定(告诉护士要 怎么干、具体措施)
真正的落实上级的 要求,保持质量
护士的护理行为 (具体做)
面对面培训护士
护士长检查
发现护士执行有 偏差有错误
及时纠偏纠错(跟护 士个别、集体沟通, 再培训,常提醒)
护理文化 (护理自觉)
形成护理习惯
不断强化护士的 自觉行为
(二)制定质量标准,实现管理规范化:把护

为什么要让护士管病人
一个病人被四个粗心的人照顾时容易发生被疏 忽事件的机率比一个人照顾十个病人还要大, 或者说是比四个人照顾四十个病人出差错的 可能性要大。因为在第一种情况下,往往不 知道究竟是谁负责。 ——引自南丁格尔《护理札记》
护士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人人要做运动员,又要当好裁判员!
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系统管理的原则 标准化原则 分级管理的原则 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 质量统计分析原则 动态管理的原则
护理质量控制的四个步骤
1、制定护理质量标准 2、评价标准的执行情况 3、偏离标准时采取的纠正措施 4、安排改善标准的计划
护理质量相关概念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质量分析工具应用
现代质量管理的新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 ——结构质量 ——过程质量 ——结果质量 持续质量改进 精细化管理: ----复杂的工作→简单化 ----简单的工作→流程化 ----流程的工作→定量化 ----定量的工作→信息化
护理质量管理的原则
移动的目标,螺旋上升....
护士长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一)提升管理能力,实现管理科学化
有什么样水平的护士长,就有什么样的护理质量!
坚决贯彻的质量管理理念
★质量与安全,一个都不能少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护理安全隐患零容忍
落实制度、规范、 上级要求,遇到 质量问题
启动护士长的管 理思维(思考干 什么、怎么干)
科学手段:PDCA循环;根本原因分析(RCA);失效
模式效应分析( FMEA );通过 RCA&FMEA ,找到护
理质量本底数据或基线,持续质量改进,及时检
讨工作流程与制度的有效性。 结 果:质 量改进 策划是 经常进 行的 , 而且分 层次 (组织、部门、个人),质量改进策划越多,说 明组织充满生机和活力。最终护理质量成为一个

第一道屏障:护士自我教育、自控、自纠
第二道屏障:质控成员互相帮助(取长、补台、提醒)、 相互控制

第三道屏障:护士长全面控制
2.建立内部长效激励机制:
护士长每月都要与护士、质控员沟通、交流,对提出并被采 纳建议的护士给予绩效奖励,常总结、常公示、常有效 3.重视已经发生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不要嫌麻烦! 从认真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入手,使科室管理更规范,提升 护理质量
理工作尽可能纳入标准化管理中。
制定本科室的工作制度、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工作流程、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新技术新业务 护理流程等等。
(三)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管理常态化
1.建立优质高效的一级质控组织: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的全覆
盖质控网络,切实发挥全面、全程、全员的质量控制作用, 不断提升科室护理质量整体水平。பைடு நூலக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