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四任务一:汽车润滑系统功用

项目四任务一:汽车润滑系统功用

2.润滑方式
由于发动机传动件的工作条件不尽相同,发动机各零部件的润滑强度取决于该零件的工作环境、相对运动速度和承受的机械负荷、热负荷的大小,因此,对负荷及相对运动速度不同的传动件采用不同的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
压力润滑是以一定的压力把机油供入摩擦表面的润滑,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并能承受一定机械负荷而不破裂的油膜,实现将摩擦零件完全隔开的目的,以确保零件的可靠润滑。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承等负荷较大的摩擦表面的润滑。
汽车发动机润滑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由于汽车发动机的要求是体积小、质量轻、功率大,因此单位摩擦面积上的载荷大、运动速度高。
(2)除了摩擦热之外,还受到燃烧热量的影响,所以摩擦面的温度较高,润滑油随着温度升高而粘度变小,油膜形成困难;并且润滑油在高温下容易变质。
(3)润滑油通过活塞和汽缸壁间隙或气门杆间隙进入燃烧室而烧掉,使润滑油不断消耗,所以某些摩擦表面难以充分供油。
(4)减摩材料润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动机在一些零部件需要润滑的工作面上,采用了减摩材料(如活塞裙部上的钼镀层或亚铁抗磨层等),用以代替改善发动机冷起动时的润滑状态。例如活塞裙部上的钼涂层和亚铁涂层,如图4-4所示。
3.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油路
润滑系统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集滤器等组成。此外,润滑系统还包括机油压力表、温度表和机油管道等。现代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大致相同,如图4.2所示。
3.PCV阀的作用
发动机工作时,进气管的真空度作用在PCV阀上,它吸引新鲜空气从虑清器经空气软管进入气门室盖,再经过气门盖孔进入曲轴箱,并在曲轴箱中与从燃烧室泄漏的气体混合。最终在进气歧管的吸引下,向上经气缸盖孔流经气门室盖及PCV阀,进入进气歧管,然后再经进气门进入燃烧室燃烧。
图4.8 PCV系统工作过程
图4.7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结构示意图
2.类型
(1)开式系统
最早使用的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为开式系统,这种系统仅在进气管与曲轴箱之间加装一个带有PCV阀的通风管。工作过程是:外界的新鲜空气在进气真空作用下,通过机油加注口盖等处与大气相通的通风口进入曲轴箱中与曲轴箱中窜气混合后,通过PCV阀被吸入进气系统中进入燃烧室燃烧。这种系统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但在某些工况下不能将所有曲轴箱窜气吸入进气系统中,尤其是大负荷下,曲轴箱窜气增大,进气管真空降低不能将所有窜气全部吸入进气系统,部分窜气从机油加注口盖处排入大气中,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
章节名称
第4章润滑系统的检修
4.1介绍汽车润滑系统的功用
授课安排
授课
时数
2学时
授课时间
见本课程授课计划
授课
方法
讲授
授课教具
PPT课件
教学目的
1.介绍润滑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2.分析润滑系统油路
3.介绍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
4.介绍机油泵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1.润滑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2.机油泵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PCV阀控制曲轴箱蒸气流入进气管,同时防止气体或火焰反向流动。
(4)由于燃烧产物、燃料和润滑油中的杂质进入摩擦面,使磨损增加。
1.润滑系统的功用
润滑系统的功用就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温度适当的洁净机油输送到全部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教学
难点
2.分析润滑系统油路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一部分:引出新课10分钟)
引入:
摩擦阻力要消耗发动机功率,使零件表面磨损;摩擦还会产生热,使零件温度升高,机械性能下降,甚至烧坏或热膨胀卡滞,致使发动机无法运转。因此为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应尽量减少摩擦阻力。
第二部分:讲授新课(共80分钟)
一般情况下,摩擦阻力的大小取决于零件表面的压紧力、表面粗糙度、材质及表面件的介质。表面间压紧力的大小及材质是由发动机工作性质等因素决定的,不能为减少摩擦阻力而随意变更。提高零件表面加工精度、降低表面粗糙度是减少摩擦阻力的有效措施。但无论零件表面加工精度如何高,仍然存在摩擦阻力。长期实践表明,若在相互运动的零件表面保持一层润滑油膜,能使固体间的摩擦转变为油膜间的液体摩擦,使摩擦阻力降至最低。
(2)闭式系统
对开式系统进行改进后形成了闭式曲轴箱通风系统。这种系统是在开式系统的基础上密封曲轴箱,在空气滤清器与发动机节气门之间增加一与曲轴箱连通的通风管,新鲜空气先经空气滤清器、通风管进入曲轴箱中与窜气混合,在进气管真空作用下经过PCV阀进入气缸进行燃烧。当发动机在大负荷下工作时,多余的窜气经通风管进入空气滤清器后方,与发动机进气混合进入气缸进行燃烧。闭式系统既不会使窜气排入大气,又能用新鲜空气进行曲轴箱换气,目前应用广泛。图4.8为闭式曲轴箱通风系统。
(2)飞溅润滑
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件溅泼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称飞溅润滑。该方式主要用来润滑负荷较轻的气缸壁面和配气机构的凸轮、挺柱、气门杆以及摇臂等零件的工作表面,如有图4.1所示。
图4.1(a)图4.1(b)
(3)润滑脂润滑
通过润滑脂嘴定期加注润滑脂来润滑零件的工作表面,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等。该润滑方式主要用于负荷小、比较分散的发动机附属装置的润滑面上。
图4.2发动机润滑系统
现代汽车润滑系统油路布置方案大体类似,只是由于润滑系的工作条件和某些具体结构会稍有不同。润滑系统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集滤器等组成。此外,润滑系统还包括机油压力表、温度表和机油管道等,如图4.3所示。
图4.3发动机润滑系统组成
1.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作用
发动机燃烧室内的部分混合气和燃烧后的废气会从活塞环漏入曲轴箱内,业内将这种泄漏称为“窜气”,这些窜入的混合气会稀释曲轴箱内的机油,使机油变质造成发动机机件过早磨损。我们必须将这些污染物从曲轴箱内排出。由于环保的原因,不能将这些混合气直接排入大气,所以汽车上一般都采用PCV(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系统,将这些进入曲轴箱的气体导入进气歧管,使其重新燃烧。PCV系统即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4.7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