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法税法第一章税法概论第二节税法基本理论1

税法税法第一章税法概论第二节税法基本理论1


2021/2/22
18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 11个要素 ❖ 1、总则 ❖ 4、税目 ❖ 7、纳税期限 ❖ 10、罚则
2、纳税义务人 5、税率 8、纳税地点 11、附则
3、征税对象 6、纳税环节 9、减税免税
2021/2/22
19
1、总则
❖ 主要包括立法依据、立法目的、适用原则等。 各章开篇都有立法目的,可作一般了解。
指经济效率,二是指行政效率。前者要求有
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
2021/2/22
7
后者要求提高税收行政效率。
3、实质课税原则
❖ 实质课税原则是指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 税要件,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 的税负,而不能仅考虑相关外观和形式。
❖ 例如,如果纳税人通过转让定价或其他方法减少计 税依据,税务机关有权重新核定计税依据,以防止 纳税人避税与逃税,这样处理体现了税法基本原则 中的实质课税原则。
2021/2/22
12
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 对同一事项两部分法律分别订有一般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 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本原则打破了税法效力等级 的限制,居于特别法地位级别比较低的税法,其效力可高于 普通法的级别比较高的税法。
❖ 例如,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中对于公益性捐赠限额只有12% 的标准,没有全额扣除的标准,但再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做出了对按照规定渠道向汶川地震灾 区的捐赠可再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部扣除的规定。企业在 实际执行中,对符合条件的汶川地震灾区的捐赠在所得税前 全额扣除,体现了税法适用原则中的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即对同一事项两部分法律分别订有一般和特别规定时,特别 规定的效力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
2021/2/22
20
2、纳税义务人
❖ 纳税义务人又称“纳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 务的单位和个人。解决的是对谁征税的问题。
❖ 纳税人有两种基本形式:自然人和法人。 ❖ 自然人可划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个体经营者和
其他个人等;法人可划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还可按 企业的所有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 ❖ 与纳税人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是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 义务人。
❖ 即新法实施后,之前人们的行为不适用新法,而只 沿用旧法。
❖ 例如,从2009年5月起,我国开始对卷烟在批发环 节征收消费税,税额为不含增值税销售额的5%。 假定2010年,某卷烟批发企业被查出其2008年隐瞒 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00万元,如果该企业被追征 了5万元的消费税,这样处理,违背了税法适用原 则中的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按照法律不溯及既往 原则,2009年5月以前发生的销售额按照原法规定 是不征消费税的,对新法实施之前人们的行为不得 适用新法,只能沿用旧法。
2021/2/22
9
1、法律优位原则
❖ 法律优位原则也称不得抵触法律原则,其基本含义为法律的 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还可进一步推论税收行政法规的
效力优于税收行政规章的效力;效力低的税法与效力高的税 法发生冲突时,效力低的税法即是无效的。
❖ 【例题】以下不符合税法法律优位原则的说法是

)。
❖ A、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
2021/2/22
6
3、税收效率原则
❖ 税收效率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经济效率和 行政效率。
❖ 【例题】税法基本原则中,要求税法的制定
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体制的有效 运行原则是( )。
❖ A、税收法定原则
B、税收公平原则
❖ C、税收效率原则
D、实质课税原则
❖ 【解析】税收效率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从新原则,即程序法在一定情况下具备溯及力,新法实施前后的同种情 况都要按照新的规定执行,体现了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原则。
2021/2/22
14
6、程序法优于实体法原则
❖ 即在税收争讼发生时,程序法优于实体法, 以保证国家课税权的实现。
❖ 例如,纳税人必须在缴纳有争议的税款后, 税务行政复议机关才能受理纳税人的复议申 请,这体现了税法适用原则中的程序法优于 实体法原则。
因此,实体法从旧的原则实际体现的是:新法只从新规定开始的时段实 施,不溯及以往,以往还按照旧的规定执行。
❖ 【程序法从新】例如2001年5月起实施的税收征管规定,企业在银行开 设的全部帐户都要向税务机关报告。按照程序法从新原则,不论是2001 年5月以后设立的新企业还是以前设立的老企业继续经营的,不论是企 业2001年5月以后开设的银行帐号还是以前开设沿用下来的,现存的经 营用的银行帐号都要向税务机关报告。这体现了税法适用原则中的程序
2021/2/22
13
5、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原则
❖ 实体法不具备溯及力,而程序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溯及力。
❖ 【实体法从旧】例如,2008年5月税务机关对A企业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 A企业对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没有代扣个人所得税。依据税法规定, 2007年4月至2008年2月工资薪金税前扣除额是每人每月1600元,2008 年3月1日后工资薪金扣除额调整为每人每月2000元。按照实体法从旧原 则,在追缴少扣税款时,对2007年4月至2008年2月按照每人每月1600 元扣除生计费,对2008年3月1日以后按照每人每月2000元扣除生计费。
2021/2/22
17
❖ 【例题】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法律地位的平等主要 体现为双方权利义务的平等。(×)
❖ 【解析】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法律关系地位平等, 但因双方是行政管理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双方权利与义务不 平等。
❖ 【例题】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 税务机关(×)
2021/2/22
24
税率类别
比例税率
定额税率 全额累 进税率
具体形式 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幅 度比例税率
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 定的税额
我国目前没有采用
应用的税种
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 建设税、企业所得税等
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车船税等
累进 税率
超额累 进税率
全率累 进税率
2021/2/22
11
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 也称后法优于先法原则,即新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 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例如,2008年 我国实行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来自境内居民纳税 人的股息红利不再补税,而原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应 视不同的情况予以补税。企业在对2008年以后的 股息红利业务进行涉税处理时,适用新法的规定, 而不再使用旧法,这体现了税法适用原则中的新法 优于旧法原则,即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 时,新法效力优于旧法。
2021/2/22
15
二、税收法律关系
❖ 税收法律关系包括三方面内容:税收法律关 系的构成;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 灭;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2021/2/22
16
权利 税收法 主体 律关系 的构成
权利 客体
法律关 系内容
法律关系产生、 变更和消灭
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各级 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
27
❖ 【例题】李某2009年3月取得薪金收入3400 元,如何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500元以下的税率为5%;超 过500元不超过2000元的税率10%,速算扣 除数为25元)
❖ 【解析】李某薪金为3400,应纳个人所得额: 3400-2000=1400(元)
22
4、税目
❖ 指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税目体 现征税的广度。不同税目往往对应着不同税 率和不同的征免规定。
2021/2/22Fra bibliotek235、税率
❖ 指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
❖ 我国现行税率主要有:1、比例税率;2、超 额累进税率;3、定额税率;4、超率累进税 率。税率体现征税的深度。应掌握各种的税 率形式,以及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城 建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和两个所得税的 具体税率规定。
❖ 【解析】税收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主体包括两个方面,权 利主体的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各级税务机关、海 关和财政机关;另一方面是履行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 【例题】以下关于税收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 ❖ A、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权利义务不对等 ❖ B、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是不平等的 ❖ C、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由税收法律事实决定 ❖ D、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
❖ 转让定价状况下的价格是表面而非真实的价格,税 务机关根据实质课税原则,有权调整其计税依据, 而不是按照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价格计税。
2021/2/22
8
(二)税法适用原则
❖ 法律优位原则 ❖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 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 特征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 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原则 ❖ 程序法优于实体法原则
2021/2/22
5
2、税收公平原则
❖ 税收公平原则包括税收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即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 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 税负不同。税收公平原则源于法律上的平等 原则。例如,个人所得税法中对劳务报酬所 得畸高的实施加征的规定,对所得高的提高 税负,量能课征,体现了税法基本原则中的 税收公平原则。
2021/2/22
21
3、征税对象
❖ 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征税客体,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 是征纳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标的或行为,是区别一种税与另 一种税的重要标志。
❖ 税基又叫计税依据,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 量依据,它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是对课税对象 的量的规定。
2021/2/2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