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读本1、发展绿色经济的导向就是()。
(1、0分)A、生态科技B、能源类型C、市场D、资本2、2016年12月,为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1、0分)A、《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B、《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C、《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方案》D、《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组成单位成员名单》3、2017年6月1日,()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1、0分)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4、()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1、0分)A、十六大报告B、十七大报告C、十八大报告D、十九大报告5、截至2019年9月,工业与信息化部一共公布了()批绿色制造名单。
(1、0分)A、2B、3C、4D、56、从()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就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0分)A、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B、生产过程、产品与服务C、资源利用程度D、资源节约7、在世界范围内,先污染后治理的代表国家就是()。
(1、0分)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8、()就是指如果某一国生产的产品不能达到进口国在节能与减排方面设定的标准,就将被征收的特别关税。
(1、0分)A、碳税B、碳关税C、环境税D、资源税9、在我国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区中,优化开发区域不包括()。
(1、0分)A、环渤海区域B、长三角区域C、珠三角区域D、北部湾地区10、()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布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1、0分)A、十七大B、十八届三中全会C、十九大D、十三届人大11、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国家文件就是()。
(1、0分)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D、《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12、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的()通过了“巴厘路线图”。
(1、0分)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3次会议B、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D、《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13、(),国务院印发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
(1、0分)A、2013年9月B、2015年4月C、2016年7月D、2018年9月14、()就是环境权的核心,就是指日照权、眺望权、景观权、嫌烟权、亲水权、清洁空气权、公园利用权、历史性环境权、享有自然权等。
(1、0分)A、环境资源使用权B、环境状况知情权C、环境参与权D、环境侵害请求权15、在生态文明社会,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应该就是()。
(1、0分)A、敬畏自然B、征服自然C、改造自然D、顺应自然16、中国能源的生产与消费主要依靠的就是()。
(1、0分)B、石油C、天然气D、太阳能17、()就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
(1、0分)A、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C、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18、斯坦福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对GDP与气温变化关系的分析结论就是,气温处于约()时就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温度”。
(1、0分)A、13℃B、15℃C、17℃D、21℃19、截止2019年,与环境与资源有关的国际环境条约有近()项。
(1、0分)B、200C、300D、50020、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
(1、0分)A、人才B、教育C、科学技术D、制度21、通过金融契约将募集的资金专门用于资助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债券工具就是()。
(1、0分)A、绿色信贷B、绿色债券C、绿色发展基金D、碳金融22、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
(1、0分)A、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B、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C、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D、杜绝城市环境污染问题23、()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与天然物种库。
(1、0分)A、森林B、湿地C、海洋D、耕地24、在水体中开展的水产农牧化的产业被称为()。
(1、0分)A、白色农业B、蓝色农业C、绿色农业D、棕色农业25、党的()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1、0分)A、十六大B、十七大C、十八大D、十九大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就是()。
(1、0分)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B、内分泌干扰物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D、常规污染物27、根据国外的经验,当环境治理投入占GDP比重为()时,环境质量才能得到改善。
(1、0分)A、1%~1、5%B、1、5%~1、8%C、1、8%~2%D、2%~3%28、2012年,中国北极科考船()穿越了5个北冰洋边缘海,成功首航东北航道。
(1、0分)A、“雪龙”号B、“永盛”轮C、“天恩”号D、“白濑”号29、()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同时也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
(1、0分)A、可持续发展B、阶段性发展C、绿色发展D、永续发展30、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不仅要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与近期影响范围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与远期影响范围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与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这属于生态文明意识中的()意识。
(1、0分)A、发展B、全球C、公众参与D、环境道德1、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包括()。
(2、0分))A、项目地址B、项目类型C、生产工艺D、生产管理2、人类面临的自然资源困境包括()。
(2、0分))A、水资源短缺、能源与矿产资源濒临枯竭B、森林锐减、草地退化C、湿地减少、土地荒漠化D、水土流失3、我国实现依法治理环境与管理资源的有效经济调节手段包括()。
(2、0分))A、环境保护税B、绿色金融C、环境收费D、绿色资本市场4、近40年来,国际社会制定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包括()。
(2、0分))A、《生物多样性公约》B、《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C、《京都议定书》D、《巴黎协定》5、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的具体形式包括()。
(2、0分))A、现场检查B、“三同时”验收C、限期治理D、环境行政处罚6、重建经济秩序的措施包括()。
(2、0分))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有害物质的国际间流动,减少在贫困地区设置污染性工业B、消除贫困C、制止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削减核武器数量,把核力量对全球生态环境进行毁灭性打击的可能性控制到最小限度D、加强对生物基因的保护,建立全球性的生态保护区,设置以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的贸易限制,划分生态环境脆弱类型,规定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成本核算的级差标准7、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推进绿色发展的内容包括()。
(2、0分))A、加快建立绿色生产与消费的法律制度与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B、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C、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与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与绿色出行等行动D、推进资源全面节约与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与生活系统循环链接8、我国面临的国土生态安全问题包括()。
(2、0分))A、水污染、大气污染B、重金属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C、森林锐减、草地退化、湿地减少D、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9、国土空间就是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地域空间,包括()及其底土与上空。
(2、0分))A、陆地B、陆上水域C、内水D、领海10、应对生态安全问题的对策包括()。
(2、0分))A、正视全球气候变化、严防绿色恐怖主义、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类公约B、建立强有力的生态安全协调机构、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注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C、重视周边相邻国家的生态安全问题、参与消除全球异地污染的经济一体化D、发展非政府性的生态组织、促进生态治理全球一体化结构的形成11、关于风能,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2、0分))A、蕴藏量大B、分布广泛C、永不枯竭D、多集中在沿海与开阔大陆的收缩地带12、中国颁布的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文件包括()。
(2、0分))A、《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B、《“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C、《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D、《“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13、生态保护红线包括()。
(2、0分))A、生态功能保障基线B、环境质量安全底线C、自然资源利用上线D、自然资源利用下线14、法家()的思想,为生态文明的政治建设提供了一个思想渊源。
(2、0分))A、法布于众B、依法办事C、刑无等级D、保持法律稳定15、土壤污染的特点包括()。
(2、0分))A、累计性B、隐蔽性C、滞后性D、超前性1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完善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2、0分))A、源头保护制度B、损害赔偿制度C、责任追究制度17、我国的环境标准由“五类”“三级”组成。
其中,“五类”指五种类型的环境标准,包括()。
(2、0分))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基础标准D、环境监测方法标准E、环境标准样品标准18、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包括()。
(2、0分))A、涵养水源B、保持水土C、改善环境D、保持生态平衡19、生态安全的特点包括()。
(2、0分))A、生态危机影响深远化B、生态危机后果严重化C、生态安全“代际”化D、生态安全全民化20、从人类环境权的主体来瞧,环境权包括()。
(2、0分))A、公民环境权B、法人环境权C、国家环境权D、人类环境权1、管仲学派把天、地、人瞧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有共同的基本生存法则,其以“人与天调”、“天人相因”为基础的生态智慧,对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1、0分)2、生物多样性减少将严重破坏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基础,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气候、土壤肥力、空气、水与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及其她活动,直接影响人类的文化多样性。
(1、0分)3、环境风险就是指在经济建设与生产及相关环节中,所遭遇的突发性事故对环境产生破坏、损失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