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非正规回收处理现状调查面对数量巨大的报废电子产品,我国回收处理产业却严重滞后,电子垃圾已成为困扰环境的大问题。
有近一半的电子垃圾流入非正规渠道,不正当拆解的元件带来毒素,成为危害环境的“定时炸弹”。
天津:回收处理无序发展无资质作坊缺乏监管在天津北辰区青光镇、天穆镇的一些村庄,聚集着大量来自安徽、河南等地的外来人口,他们在这里从事电子垃圾回收拆解生意。
记者在现场见到,大量的废旧冰箱、电视机、洗衣机、DVD等电子产品在这里进行人工拆解和分离,拆解不仅产生大量的烟尘,而且一些冰箱保温泡沫之类的没有,再利用价值的废物,以及一些线缆也在此被当街焚烧。
在一家从事废旧电视回收拆解的作坊记者见到,几百台废旧电视摆在一边,几个拆解工人正在进行拆解,将其中的射极管等电子元件拆解出来,碎玻璃已经堆成了小山。
该网点主人、来自安徽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拆解的废旧电视来自山西、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等许多地方,他们将其中的一些金属、塑料、线路板、芯片、电子器件、玻璃等有用的东西拆解出来,没有用的则当垃圾扔掉。
当被问及拆解下来的含有危险物质的电子废弃物流向何处时,他告诉记者,“只要有人收,我们就卖。
目前,这些东西都卖到南方一些厂子里了,人家有技术能从里面提炼出一些贵重金属。
”天津绿天使公司是天津市环保局批准的从事废旧家用电器收集和拆解的专业公司。
据该公司调研统计,仅位于青光镇的旧物交易市场就有190多家废物收购点,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电子垃圾回收拆解作坊,这还不包括周围两个村子里大量的散户。
该公司郑经理介绍,现在电子垃圾回收拆解市场十分不规范。
由于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极低,市场中绝大部分电子废物都是被游走于大街小巷的小商贩收走卖给一些没有任何资质的拆解作坊。
这些拆解作坊往往技术落后,对一些电子产品仍旧采用火烧、人工拆解的办法,造成了大量可再生资源流失及二次污染,更重要的是再生后的资源质量得不到保证。
因为它只是拆解,从政策管理部门角度看,只要它没有排放污染就无法进行干预。
天津市环保局有关人士表示,我国虽然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但还缺乏实施细则,还没有针对电子废物回收处理的专门法规,使得电子废物的回收处理与污染控制无章可循,导致监管乏力。
上海:环保正规军难敌破烂王铅酸电池被我国环保部门列为“危险废物”,随意处理废电池中的酸液、铅会严重污染环境,甚至诱发儿童恶性肿瘤。
2001年,上海飞轮厂取得了“上海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长期)”,成为上海惟一一家合法的专业从事含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环保型企业。
然而,总投资6500万元、技术和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环保型含铅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全年的开工时间仅有20天,实际处理量不到设计能力的1/13。
与此同时,每年有数百万吨报废铅酸电池被“破烂王”们私收、偷运,流向外地……记者近日来到上海飞轮厂实地采访时却发现,偌大的厂区出奇安静,机器不转、马达不响、烟囱不冒烟。
车间内空无一人,几十只废铅酸电池堆放在角落里。
“其实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车间都处于停工状态。
”顾秀峰说,目前工厂一年能够收集到的废铅酸电池只有3000吨左右,按照4万吨的年处理能力计算,只够用20天。
根据原先循环利用的设计方案,废电池处理所得的再生铅还可作为原料进行精炼,生产出附加值更高的铅合金,但现在工厂不得不花钱从市场上购买矿铅。
“一套破碎分选机花了100万美元,冶炼炉花了350万美元,机器不用锈得特别快,每年的维修保养费就要近80万元。
”事实上,随着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产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上海的报废铅酸电池正快速增加。
以电动自行车为例,目前上海每年大约新增电动自行车80万辆,一组铅酸电池的重量为12.6公斤,使用寿命为1-2年。
照此计算,仅电动自行车一项,申城每年报废的铅酸电池就超过30万套,重量达4000吨,而上海飞轮厂每年回收到的报废电动自行车铅酸电池仅有一两百吨。
“上海每年报废的绝大部分废铅酸电池处于非受控状态,被个体户、‘马路游击队’私自收购、随意转移,流向外地的土法炼铅点。
”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余世光告诉记者,经济利益驱动、缺乏政策约束是导致环保“正规军”难敌“破烂王”的重要原因。
一些无证小厂、个体商贩钻政策的空子,不开增值税发票,偷漏税;“马路游击队”上门收购,3只一组的电动自行车废电池开价50元左右,一组汽车废电池能卖25元左右;而上海飞轮厂等正规环保型企业,由于回收冶炼与污染控制设备运行成本较高,收购价格明显缺乏“竞争力”。
“‘土法炼铅’的利润很高,其生产成本仅为有环保处理装置的专业厂家的30%左右。
”余世光介绍,废铅酸电池中铅的含量约为60%,加上铅价不断上涨,如果年回收处理量达到5000吨,利润可达100万元。
但“土法炼铅”对环境的破坏力很强。
不少小冶炼厂采用国家早已明令取缔的落后工艺设备从事铅矿粉冶炼,产生大量有害废气、废水、废渣,且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
在一些小冶炼厂较为集中的区域,当地儿童的每毫升血χ党 ?00毫克,有的甚至达到500毫克,数倍于国家颁布的血液含铅安全指数,导致严重铅中毒。
北京:回收环节鱼龙混杂后八家村,离北京中关村大街仅3公里,满眼随意搭建的平房,堆积如山的废旧电器,空气中弥漫着塑料烧焦和生锈金属混合着的刺鼻气味。
偶尔几个抄近路上班的“白领”夹着公文包从这里穿行,急匆匆掩鼻而过。
傍晚5点半,隐藏在巨大的垃圾山阴影下的小村子亮起了灯光。
不一会儿,这儿的常住人口便陆续从不同方向回来了。
这是一群蹬着平板三轮车的废品收购者,车头都挂着一个“专业回收家电”的牌子,车上载着各种外壳发黄的电脑、电视机和电冰箱。
小饭馆里,劣质烟草、汗味儿、脚臭味儿与饭菜的味道搅和在一起,几个忙了一天的废旧家电收购者埋怨着当天碰到的倒霉事,河南安阳的刘水(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31岁的刘水与这个行当打交道6年了。
他和妻子、8岁的儿子在村里租了一间平房,月租250元。
因为“村子里有人做这个发了财”,2000年,刘水从老家来到北京,落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辆旧三轮车,回收旧电器。
这是个男人干的活儿,几乎没有女性会选择这种要求四肢力量超强的工作。
废品收购者终日骑着三轮车,在各个胡同、街道、社区里穿进穿出,寻找他们的目标。
他们常从楼上扛下重达上百公斤的旧冰箱,还要冒着危险,拆下卖主安装在窗外的旧空调。
在后八家村里,收购废旧电器者几乎都来自河南,他们的作业面遍布北京城所有主要街道和社区,并划分了各自的收购地盘。
如果有不识趣的“外省人”想加入进来,等待他们的往往是白眼、辱骂甚至找碴儿揍一顿。
运气好的人,一天能收到几台旧电器,如果还能用,就卖给临近的中关村二手电子市场,每台能赚50~100元钱,不能用的,就拆解后按废品处理。
“我经常去那些写字楼,这些地方的废旧家电通常会很多,大不了被他们赶出来。
”用这样的方法,刘水第一年就赚了两万多元钱。
后八家村里,像刘水这样的收购废品者,不过是这个行业链上的第一个环节。
手头资金雄厚的“大户”,会在村里租上一个仓库,做一些货品的囤积和仓储。
他们多以家族作坊式的方式经营,各有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专做电视的,有专做打印机的,还有专做旧电脑的。
在后八家村口的一个仓库里,占地五六百平方米的地方,堆放着小山一样高的旧电器。
几个女人坐谛∩蕉阎校将各种旧电器的塑料外壳和线路板分开。
仓库外,分类堆放着大量的线路板和旧电脑主机,两个工人在成堆的电脑键盘中翻检,将一些塑料外壳部件归拢到一起,看上去都是些被淘汰下来的老式电脑?每天从早到晚,后八家村的这些仓库前,都会停满各式各样的货车。
车厢很严实,外人很难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刘水说,每天,至少会有一辆满载电子垃圾的大货车从这里起程,开往南方的电子垃圾集散地。
他估计:“要是没车来了,用不了两天,村子就得被这些‘破烂’给淹了。
”和后八家村的废品收购者一起,北京的废品收购者散布在各小区的街道,蹬着旧三轮,挂着“回收家电”价目牌,成为一直“马路游击队”。
北京市阳春光华小区的王华女士刚买了液晶电视,当天就将旧彩电以60元的价格卖给了“马路游击队”。
在北京东四环外的一个旧货交易市场,记者看到很多店铺都堆满了各种型号的旧冰箱、旧洗衣机、旧彩电。
一位店老板说,这些家电都是通过“马路游击队”回收来的,每天弄个二三十台没有问题。
这些旧电器有的经过修理、翻新和组装,几乎以翻倍的价格卖出。
“流入非正规渠道的电子垃圾绝大部分都进了‘地下作坊’。
电子废物在那里被重新组装,没用的元件则被随意丢弃。
”刘福中说。
街头一些回收旧家电的小贩也承认:“对于那些特旧的,我们就把它拆了,该卖的卖,该扔的扔。
”外壳、塑料、玻璃等卖到附近废品收购站,废品收购站再作为生产原料卖给生产厂家,电路板等核心部件通过中间商辗转卖到广东的一些加工厂。
北京市通洲区地方税务局副科长肖松明说,经过这种途径流入市场的电子设备就像报废汽车经过翻新后成为“马路杀手”一样,危害很大。
在回收环节,目前基本上都是由鱼龙混杂的回收公司在主导市场。
广东贵屿、浙江台州:简陋的拆解造成地区污染广东省汕头市的贵屿镇是一座“著名”的电子垃圾城。
这个不到50平方公里的小镇,每天有100多辆满载废旧电器零件的货车进出,村庄前后遍布着大堆大堆的废旧计算机等电子产品。
人们忙着把电子垃圾中所有值钱的零部件取出来;把金属和塑料外壳送去重新融化;将所有的电线集中在一起燃烧,把烧完之后剩下的铜收走;用榔头敲下管颈上的偏转线圈。
由于市场的驱动,贵屿镇各个村专业分工已十分明确,其中包括塑料、五金加工利用村,电子及线路板拆解村,电器拆解村,电线电缆拆解村等。
从回收、拆解到加工、销售,贵屿已经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
遍布贵屿的300多家企业保障了现有6万多人的就业和10万多人的生存,还吸引了诸多外来民工,是当地经济支柱和税收的主要来源。
国家环保总局和海关总署明确规定,禁止进口废电视机、废计算机、废复印机、废摄(录)像机、废家用电话机等11类废旧电器。
这11类废旧电器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电子垃圾,但是这样的走私电子垃圾在贵屿80%人家的门口都可以看到,每年贵屿镇回收处理的电子垃圾都在百万吨以上,回收的塑料在15万吨以上,回收的铁、铝、铜、锡等常用金属在20万吨以上。
正是这样的规模使贵屿成了目前国内最大的走私电子垃圾集散地和加工中心。
这是一个被称为“用19世纪工艺处理21世纪产品”的悲剧。
一家境外媒体在报道中将贵屿人称为“机器堆中的鬼魂”。
这里空气窒息,河水污染,土壤中毒。
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对贵屿外来人口体检后发现,88%的人患有皮肤病、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等疾病。
电子垃圾的倾倒地还不只贵屿一地。
“浙江的台州地区正在成为发达国家倾倒有毒电子废料的新地点。
”在“电子废物与生产者责任国际研讨会”上,巴塞尔行动网络及绿色和平组织公布了它们的一项调查报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垃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