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当前政府大规模减税的经济学原理及意义

浅析当前政府大规模减税的经济学原理及意义

浅析当前政府大规模减税的经济学原理及意义
根据宏观经济理论,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都有减税的内容。

其中,作为需求管理的财政政策就是指政府通过变动税收和支出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作为供给管理的收入政策就是指以管制工资—物价为主要内容的政策,其政策主张的核心就是减税。

但是,二者的作用机理不同,财政政策的减税是从需求的角度,通过减税来增加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而收入政策的减税是从供给的角度,通过提高资产报酬率、增加储蓄来提高资本形成能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十九大报告提出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下调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率,既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提质增效,也是适应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如下:
(1)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

对于广大企业来说,特别是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减税不仅有助于降低成本、减轻负担,而且有助于企业增强发展后劲,等于“放水养鱼”。

因此,减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会减少国家税收,实际上会因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而形成更强的纳税能力。

(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由于减税有利于企业增加积累,从而可以使企业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的实力去提升研发能力。

另外,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税突出支持科创企业,这就更有利于小微企业形成创新创业示范,从而可以带动更大规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

(3)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在外需疲弱、不确定性增多和经济下行情况下,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的16%的增值税税率降至13%,将交通
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的10%的增值税税率降至9%,这对制造业等一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发展是一个重大支持,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4)有利于扩大就业。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结构迫切需要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大幅度减税就等于给企业增加投入、帮助其发展,而企业发展得好,尤其是制造业、小微企业发展得好,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基础就牢,吸收就业的能力就强,社会就越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