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备课2013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备课2013

教科版语文第二册教案.doc1.《升国旗》教学设计2 .北京快乐读书屋《家》说话写话《国徽》语文七色光一北京村居3我们去植树《宿新市徐公店》《春晓》教学设计咏柳教学设计《春与夏》教学设计《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5、春雨的颜色口语交际:《春与夏》教学设计7 风《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5、春雨的颜色春天的声音7 风露珠下雨了打电话9、太空生活趣事多10、神奇的塔奇妙的“眼睛”因为有了电……语文七色光五《我们去植树》教学建议:《古诗两首》教学建议《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建议多彩的生活《让我们荡起双桨》《小乌龟笑了》教案设计做什么事最快乐送阳光11、送阳光12做什么事最快乐荷叶姐姐小乌龟笑了看望生病的小伙伴我们一起来洗澡七色光13、小松鼠找花生语文七色光(七)种鱼他们自己爬出来了14乌鸦喝水小猴子捞球16 、美丽的丹顶鹤16 美丽的丹顶鹤17、法布尔观察昆虫梅兰芳学艺科学的大门留心观察语文七色光九上学一年了留言条20、小鹰学飞语文七色光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去吧1.《升国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升国旗》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首小诗只有一节,六行,三句,25个字,却简洁形象地交代了国旗的有关知识。

诗歌短小精悍,有叙述,有描写,有抒情,凝练地传达了国旗的知识,形象地表达了爱国的情感。

二、教学理念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要感悟,就必须充分地读。

熟则能悟,悟则能化。

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熟读精思,才能真正地感悟,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培养语感。

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在读中了解国旗,热爱国旗。

三、教学目标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语言美,使学生乐读、爱读。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能借助拼音认读汉字,认识“升”、“旗“等7个字。

学写“升”、“国”等8个字。

学习偏旁“口、”。

3、了解国旗,懂得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偏旁“口”,会写“升、国”等8个字。

难点: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五、教具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国旗的资料2、生字卡片,升国旗的录像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每周一的早晨,我们全校师生都要到操场上举行什么活动?谁来说说升国旗时的情景?那么,升国旗时,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二)初读课文,探究识字1、汇的了课前收集的资料,享受成功的快乐。

(1)小组内交流(2)小组代表发言,汇总资料(3 ) 教师小结: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它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

2、自由朗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3、同桌互相读课文,纠正读音。

4、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

哪组又快又准,就可得到优秀奖。

(三)朗读感悟,激发情感1、朗读争冠。

采用指名读,分句读,小组合作读,男女生接读等方式,读出诗的韵律美。

2、学生质疑。

读了课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3、情境诵读。

出示升国旗课件,学生以立正、敬礼的姿态诵读课文。

(四)小组合作,快乐识字1、认识新偏旁,教师讲解名称,学生练写。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字形,可以讲故事,编顺口溜,猜谜语,组词,联系生活等。

3、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4、做猜字游戏。

生在前面,可做出动作,或用语言描述,其余生猜。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说说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过升国旗,要以用几句话描述,也可用笔画一画,并给画起个名字,小组内交流。

(六)教师总结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立正升国旗热爱国旗敬礼2 .北京教材分析:《北京》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比较长的课文,共五个自然段。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们的首都----北京。

文中描绘了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是一座现代化城市,也是一座古老的城市。

通过运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同时让学生明白首都是我们国家的象征,爱我们的国家就要从爱北京开始。

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是要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提倡学生用自主合作等方式,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让学生在读中感司,读中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样就赋予了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的权利,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城”“央”等6个字,学写“北”等9个字。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感情。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热爱首都的感情。

教学难点:用课后练习里的8个词语中的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听一首歌,你们愿意吗?生:愿意2、师:刚才那首动听的歌曲唱的哪儿?生:天安门3、师:它在哪座城市生:天安门在北京4、师: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走进北京,走进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页,看拼音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

2、(出示生字)看这些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现在请小朋友再读课文,找到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比一比看谁交到的朋友最多。

3、你们都和生字宝宝成为朋友了吗?现在我们来点点名吧!生:读4、师:谁能给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呢?生:组词三、再读课文,加课理解1、师:请小朋友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2、师: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生:五个自然段3、学习第一自然段师:通过刚才读课文,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北京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吗?生:美丽师:书中的第一自然段就直接告诉我们了,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师: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范读)师:模仿老师的语气自由读一读(自由读)师:谁能再读一遍(指名、齐读)4、学习第二自然段师:谁有勇气来读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师: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师:你们想看看天安六是什么样的吗?(出示图片)师:这就是天安六,在蓝天、白云不,鲜花绿草前望着它,我们好像听见一九四九年毛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天安门因此成为我们祖国的象征,你认为它美吗?生:美师:哪儿美?生:红墙、黄瓦很美师:天安门附进还有些什么呢?生: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师:谁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干什么的?生:纪念英雄的5、自学了三、四自然段师:北京还有哪些美丽的地方吗?小组合作学习三、四自然段,用笔把这些地方的名字圈起来。

生:汇报师: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生:什么是绿树成荫?什么是立交桥?什么是川流不息?什么叫名胜古迹?(解答、并给予帮助和评价)师:我们生长在这样的国家里,有这么美丽、繁荣的首都,你有什么感受?生: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和骄傲。

师:谁能带着自豪、骄傲的语气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呢?生:读(让生对其进行评价)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北京真美啊!师:北京这么美!你想对北京说些什么?生:北京,我爱你师:让我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四、总结全文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浏览了我国的首都---北京,让我们一起祝福北京,祝福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更加富强吧!快乐读书屋《家》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儿歌,题目本身就是一个比喻,因为这里的“家”已超越了“家”的本意-----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

这里的家指的是生活的空间,指的是能给人以庇护,给人以生存的条件的场所。

全诗充满了生动的想象,读来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教学理念: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体现以读为主,在读中培养学生热爱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本课2个生字。

3.培养学生热爱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家,那小鸡、小鱼有家吗?它们的家在哪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快乐读书屋”一起去看看吧。

二.指导阅读:1.稀有读文,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

2.同桌一起读,遇到困难要互相帮助。

3.指名读。

4.评一评。

: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三.朗读感悟:1.教师范读。

2.指导教师有感情朗读课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试着读出感情。

3.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

4.朗读比赛。

5.尝试背诵。

四.识字:1.出来“泥、种”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的?3.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然后用组的词说一句话。

五.拓展延伸:1.齐读课文。

2.课文中说了哪些内容?你能模仿着再说几句吗?(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六.小结:把续编的儿歌写下来。

(写在笔记本上)说话写话《国徽》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国徽。

本文的话是引导学生可以这样说。

文下除国徽外还有两副图,展示了什么地方有国徽。

龙龙的话指出了警察叔叔的帽子上有国徽,这些都是举例,还有很多地方能见到国徽,龙龙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发现。

这样为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它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徽增光添彩。

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指出:“口语实际教学要让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表达自己的见解”。

因此我在教学中主要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出示硬币,朗读诗,让学生有话可说,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目标:1.能说出国徽的样子和自己对国徽的认识。

2.通过交流对国徽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1.通过交流对国徽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激发血色怀念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具准备:5分硬币、国徽挂图。

教学过程:七.创设情境导入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硬币,观察一下它的背面是什么?2.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国徽上都有什么图案,把你观察到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3.指名汇报、评议。

4.国徽是我们国家的象征,你都在那些地方看见过国徽?学生汇报,自由发言。

5.学生汇报课前搜集有关国徽的有内容。

6.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怎样做才能为“国徽”增光添彩。

7.朗诵与国徽有关的诗。

8.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小组或同桌互说)指名汇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