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更加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要求教师要转变思想和角色,变学习的主导者为引导者。
关键词:自学;激励;合作;探究;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046-01
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依靠教和学两方面。
要提高教学效率,只研究“教”是不够的,还应研究“学”。
因此,教学时应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自学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新知,获得知识。
在小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不高,特别是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及方法,依然处在被动学习的困境中,学习效率得不到显著的提高。
高效课堂如火如荼在我校展开,教师从思想上得到了洗礼,高效意识逐渐形成。
从以前的课外辅导变为从课堂要效率,从40分钟要质量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慢慢尝试从“扶”到“放”,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部分,就大胆放手;必须要讲解的知识点也做到精讲,尝试引导学生去拓展,想象。
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求知欲,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
求知欲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积极倾向,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论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主要讲了学习的三个层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
这就如同数学中的逻辑推导,层层推进。
但乐知是学习的最好状态。
要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即兴趣。
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创设求知情境,使学生自然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如故事、猜谜等引入来激发学生好奇心理。
创设问题情境来诱导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知的迫切欲望。
如通过对比提出疑问,举例引出课题,组织知识抢答比赛、讨论辩论、模拟表演、漫画图片等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悬念,造成强烈的学习气氛。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引路人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事课前必备的环节。
要求每位教师狠练内功,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备课在认真钻研和领会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的实际,认真、规范撰写教案,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注重教学过程互动的设计,做到常备常新。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重视教学过程的巧妙安排,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教师上课努力形成“新”、“精”、“活”、“实”、“巧”的课堂教学特色,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来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兴趣,学得有效果,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教师布置作业
量适度,精心设计,按照作业规范严格要求学生,并要求学生及时订正。
同时加强课外辅导,关键要落实在平时,落实在每天,认真分析研究后进生的形成原因,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一丝不苟做好辅导工作。
三、学习指导与自学指导相结合,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
(一)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属于学习主体位置。
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
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预习、质疑等具体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1.指导预习。
自主学习的预习,贵在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
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
如预习生字词可独立完成相应的看拼音写词语。
2.注重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新课程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的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就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真正体现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一直是很多教师为之努力的,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培养交际能力
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充满自信。
我在教学中,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表达自己对一句话或一件事的看法和感受。
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他们相互了解。
这种讨论发言的活动不仅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对事情的判断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总之,学生要学会学习,还必须要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才能让学生从基本上掌握自学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不断地对学习过程、方法、效果的分析,及时反思在学习中的得失,从中领悟出自己的学习规律,与此同时去获取和发展新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
制订自学计划是有效自学的重要保证,我们教师注重教会学生在自学时间里合理安排已经确定的自学内容,教师教给学生制订计划、进度的关键指导原则是:循序渐进。
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在制订和实施自学计划时做到先易后难,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