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中国建筑的特征》优秀ppt

部编版《中国建筑的特征》优秀ppt


3(1)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着
极其重要的位置。……它的发展成
为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 【品味】 此段采用了两种说明方法。一、作比较 说明。中国建筑中“ 当屋顶是四面坡的时候,屋 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它的壮丽的装饰性也很 早就被发现而予以利用了。在其他体系建筑中, 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通过比较,说明 了中国建筑屋顶的特征。二、引用说明。引用 《诗经》中“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说 明“ 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 顶部分的巨大的装饰性”。
各种各样的斗拱
斗 拱
斗 拱 侧 面
在图中找出立柱、橫梁、斗拱和举架。
橫梁 斗拱
举架
立柱
(六)屋顶
“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翘起如翼”的屋顶 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筒 瓦 、 戗 兽 、 脊 吻
脊 吻 和 戗 兽
彩 绘
中国建筑的九个特征 是以什么顺序展开说明的?
由整体到局部 由主(结构)到次(装饰)
一样。
• 【品味】 本段采用了三种说明方法:比喻说明, 如“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 如同不同的民族 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 一样”。举例说明和比较说明,“罗马的凯旋门 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 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 就运用了这两种说明方法。运用举例说明的方法, 要注意观点与材料的统一,也就是说,所举的例 子恰巧能说明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要按照这个顺序?
作者按这样的说明顺序介绍中国建 筑特征,原因在于这种顺序和人们 对房屋的观察顺序是相同的。
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
征中的哪几项?
• 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 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 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 (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 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 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 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 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 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 鲜明的特色。
马 来 西 亚 双 塔
Burj Al-Arab ( )
塔阿
, 唯 又 称 阿
拉 伯 联 合 酋 长 国 的 迪 拜
——


凯 旋 门
华 表
外 国 的 纪 念 柱
黄 鹤 楼
鹳 鹊 楼
滕 王 阁
小结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
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 间的“可译性”?
•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 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 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 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 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 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 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德国黑天鹅堡
德国科隆大教堂
莫斯科圣巴西利亚大教堂,是为纪念1552年“伊凡雷帝”胜利占领喀山 而建。传说1560年教堂竣工后,伊凡弄瞎了所有参与兴建该教堂的建筑
师,因为他不想让他们建出比该教堂更富丽堂皇的建筑
天堂般的法国古堡
这张照片的远 景处矗立着西班牙 巴塞罗那市中心的 圣家族大教堂。该 教堂始建于19世纪 80年代,但由于经 费和建筑风格等问 题至今尚未完工。 这件“永不完工” 的艺术品每年吸引 数以万计的游客前 来参观游览。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 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 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 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纽约联合国大厦等建筑的设 计工作,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 一、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 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
影响。(引论)(1-2)
• 二、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3-13)即:总体特征 (3-5)→ 结构特点(6-9)→外观、装饰、颜色 等(10-13)。
• 三、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 ”) (14-17)。
• 四、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 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民族优良 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18-20)
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 “文法”?
•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 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 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 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 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 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 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 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 的个性。
(2)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
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 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相同的
类型。 • 【品味】这段话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
式,运用了比喻说明的方法。如,“ 建筑的‘ 文
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 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 小品’如山
(一)讲究立体构成
要基单 部、个 分主的 构体建 成(筑 的房自
屋下 )而 和上 屋一 顶般 三是 个由 主台
(二)讲究平面布局:对称,有中轴线, 有“户外起居室”。
由立柱和横梁组 成的“间”字构 架,是中国建筑 在三千多年前就 具备了的优点。
(三)以木材结构 为主要结构方法
(四)斗拱: 减少受力 装饰性
第一节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 国 建 筑 梁的 思特 成征
• 梁思成(1901—1972),梁启超之子,我
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 新会县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
1915年至1923年(六年预科,两年大学 本科)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
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 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 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
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你一定很熟悉自己家乡的房屋 建筑吧,想想:它们在哪些方 面保留了中国建筑的“词汇” 和“文法”?
亭、水榭、一轩、一楼”,以“文章”比喻建筑, 用“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用“ 小品”
比喻小巧别致的建筑,让读者利用对文章大小的 感觉经验,来体会建筑规模大小的不同,恰切明 了。
(3)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 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 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 词汇”和“ 文法”来处理 它们的。……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作品和通俗文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