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和孟子PPT教学课件

论语和孟子PPT教学课件


2021/01/21
3
其人 其思想主张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 战国时期的思 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 轲,字子舆,邹(今山东 邹县)人。年轻时曾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学习。他 悉心钻研孔子学说,后来成为儒家第二位大师,被称 为“亚圣”。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 宋、滕、魏等国,均不被采纳。六十多岁回家乡,聚 众讲学,著书立说。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甚于于 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 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者,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 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 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 患而有不为也。是是故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 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是心心也,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自由颂
生命
2021/01/21
1
鱼我所欲也
孟子
哈九中 张拓新
2021/01/21
2
学习目标:
知识 1.重点积累:“欲、舍、甚、得”等实词 能力 2.准确、明白的翻译文句
3.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 辟的论证方法
德育 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 现实意义。
“是心”直译为这种思 想,那么这种思想到底指的 是什么思想?
舍生取义 义 羞恶之心
2021/01/21
7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 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 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羞之恶心之心,义 也;辞让之心,礼也;是非之心, 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给与),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孟子•告子上》)
2021/01/21
8
• 董存瑞.MPG
结构提纲
论点(设喻)鱼——熊掌
论证(正面)所欲甚于生
所恶甚于死 (假设·反面)莫甚于生者
结论
莫甚于死者 所欲甚于生
所恶甚于死
引申
舍生取义 义高于生 生高于义 舍生取义 义是本心
2021/01/21
11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 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 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 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还说:“ 恻隐 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 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 由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 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 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021/01/21
12
一箪食,一豆羹与万 钟在数量上孰多孰少?在 意义上呢?为什么会做出 不同的选择?
守义不辱 存有本心
见利忘义 失去本心
2021/01/21
13
请你举一些“守义不辱”或 “见利忘义”的例子,联系实际、 结合孟子的“义”谈谈你的看法。
2021/01/21
14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观看
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
2021/01/21
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