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思考题解题技巧及例题分析首先,全面审题。
审题时要注意以下方面:审材料,把握材料的层次及关键词、主要内容;审问题,把握问题的条件、范围及其他方面规定性的要求,避免答非所问;审要求,观察与思考题比较灵活,形式多样,要求各异,因此要审清题目的要求,避免答错方向。
其次,组织、构思答案,找准、找全要点。
可以围绕知识体系,逐层分析材料,从多个方面组织、构思答案。
最后,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答题方法。
观察与思考题类型比较多,主要有文字类材料、图表类材料、漫画类材料,每类题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在答题时,要在把握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
例.小江是某校八年级学生,在他的成长记录袋里,记录了下面两件他亲身经历的事情:成长记录一:我在学校附近利民超市买东西,营业员多找给我30元钱。
我没有贪小便宜,当时就把钱退还了营业员。
成长记录二: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校举办了图片展、征文评比、歌咏比赛、观看影片等一系列活动。
我写的《电影〈长征〉观后感》获得学校一等奖。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对小江“退钱”的行为进行评析。
(2)我们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有何意义?参考答案:(1)小江“退钱”的行为值得大家学习。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也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
(2)参加这些活动可以培养我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培养不怕困难和不怕牺牲的品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扬民族精神;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等。
解题技巧:试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跨度比较大。
表现在截取学生小江生活中的两个不同片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试题具有很强的引导性,通过学生小江的表现,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回答第一问时,要掌握评析的要求,即既要表明观点,还要阐述原因。
在回答第二问时,要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多角度分析问题。
活动与探索题解题方法及例题分析活动与探索类试题是近几年来比较流行的题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活动与探索类试题日益涌现,形式新颖,灵活多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活动与探索类题具有很强的活动性、探究性、开放性、引导性等特点。
活动与探索类题以活动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运用等多种能力,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受、理解知识,培养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解答活动与探索类试题时,要根据不同类型试题特点,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
例。
2006年3月 4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为学习和实践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某校开展了以“知荣辱、明事理,做文明小公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已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明事理〕请你说说开展“知荣辱、明事理,做文明小公民”主题活动的意义。
〔知荣辱〕在主题班会上,小华出示了两幅漫画,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对这两幅漫画所反映出来的现象分别进行评析。
〔辨是非〕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对当前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归纳并填写在表中。
(每栏至少填写两项)2013中考政治解题技巧:辨析、观察、活动与探索市场见闻放学偶遇参考答案:〔明事理〕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净化校园风气,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知荣辱〕《市场见闻》:销售者见利忘义、欺骗顾客、缺乏诚信,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
诚实守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诚实信用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原则。
《放学偶遇》:生活中有的人法律意识强,能自觉遵纪守法;有的人法制观念淡薄,好逸恶劳。
遵纪守法是道德高尚的表现,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违法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应依法打击。
〔辨是非〕①应倡导的行为:升国旗唱国歌时严肃认真;按时完成作业,自觉做好值日等。
②应反对的行为:比吃比喝,考试作弊等。
解题技巧:试题以某校开展主题活动为载体,从明事理、知荣辱、辨是非等三个方面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掌握理解。
在设问上,由明事理、知荣辱到辨是非层层递进,由知、信到行,逐步深人。
在回答第一问时可以围绕教材内容从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等角度分析。
在回答第二问时,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角度回答。
在回答第三问时,要在仔细观察生活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名师经验:初三生如何上好政治复习课第一、要讲清目标。
具体做法是:在授课前,首先向学生出示复习提纲(主要包括知识点、重点、难点和热点四个部分)。
其次针对提纲,从识记、理解、运用和综合四个方面作一简要说明。
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听什么,记什么,哪些应该了解,哪些应该重点掌握。
第二、要讲准重点。
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集中精力和时间讲准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或喧宾夺主、主次颠倒。
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要讲透难点。
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难点,攻克难点,讲透讲懂。
采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易混淆知识相对照等方法加以讲解。
考试大第四、要讲明疑点。
讲明疑点贵在讲清疑因,学生明确了疑因,疑点便迎刃而解。
在讲解中,可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第五、要讲活时政热点。
随着中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放性试题日渐增多,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的知识去解释、分析这些问题,使课本知识与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第六、要讲出知识的规律。
这里的“规律”主要有二方面:一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解答方法与技巧。
由于每节课涉及到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纵横交错的。
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形成网络系统,并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交给学生。
如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文知识与时事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同课本之间的内容的内在联系等。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解答方法与技巧的传授。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思路的点拨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解答方法与技巧。
总之,在复习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传授方法,培养能力。
中考政治解题四步走:审—忆—析—答太原市初三学生小马问:在做政治练习、模拟题时,遇到综合分析类的题目,不是知识点答不完整,就是在答题过程中容易跑题,如何才能熟练掌握政治的解题技巧,尽量不丢分?构建完整知识体系首先要在头脑中形成一棵知识大树,然后回归课本,把每一“目题”下的知识点填充到对应位置。
所学的知识脉络清晰、全面,有利于同学们把握各年级知识之间、课与课之间、节与节之间、框与框之间、目与目之间的内在联系。
考试中,同学们才可以比较容易地多角度思考、解答问题。
应以三条主线立树干:以初一心理品质——初二法律常识——初三社会发展常识、基本国情国策立树桩,再分析初一心理品质共10课的结构,第1课(总)——第2-10课(分);初二法律常识十六课第1课《法律》(总)——第2-7课《国家与法律》(分)——第八课《宪法》(总)——第9-16课《公民与法律》(分);初三第1课《社会发展常识》——第2-4课《国情、国策》——第五课《社会责任感》的结构。
再按照“课题——节题——框题——目题”的顺序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单选先易后难答政治考试题一定要按试卷安排,以先易后难的思维顺序来答,切不可倒着做。
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记忆、理解和辨别能力,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再认能力。
在中考中,共14小题,每题2分,总计28分。
这是中考易得分的题,要先做。
解答单项选择题一般分为四个步骤:审——忆——析——答1.审题审题目要求:选对的还是选错的;属于还是不属于;符合还是不符合;单选还是复合选。
审材料或图表:找关键词、句,明确中心含义。
画出题干和分枝的关键字。
2.回忆教材根据审题结果,回忆教材相关知识,最好直接忆出答案,最起码忆出知识所在位置。
3.分析备选答案题干题枝是否相符合(正确——有关系——关系正确——完整)4.选出答案单选可直接找相关答案。
复选如果是四选三可用找错误排除法;如果不是四选三可用正误排除法。
简答不求详尽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在记忆、再现概念、原理等基础上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要求答案简洁明了,力求全面,不求详尽。
主要有材料型、图表型的概括、列举、说明。
答题思路:1.材料概括、列举、说明题:审(找全关键词、句)——忆(回归教材)——答(用书中政治术语概括材料中心)2.图表概括列举题:读(读懂、读全本意——得出引申义)——忆(回归教材)——答(政治术语概括)辨析语言精练准确辨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辨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要求精练、准确。
答题思路:审——忆——断——析。
审(找全关键词、句)——忆(回归教材,对比观点)——断(做出正确、错误、片面的判断,复合辨析题有几处判断几处)——析(观点正确,则答全理由;观点错误或片面,先提出正确观点作为依据,然后指出题中观点的错误所在,最后答应该怎么做)分析说明题是学生在中考中最容易失分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综合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题思路:审忆结合——阐——析审忆结合:先审材料,材料有几层意思,要概括全,回忆它们分别所体现书中的哪些观点,总的又体现了书中哪些观点;再审问题,明确设问指向,问什么答什么;阐:鲜明地提出和材料相关,并符合设问的观点。
析:许多学生失分之处就是缺乏必要的分析,分析时一要结合课本理论,又要始终联系材料,不能出现两层皮。
不要题题都翻书政治开卷考试的信息量一般都比较大,又必须在约70分钟内完成,考试时间根本不允许题题都翻书。
平时,要培养归纳整理相关资料的能力,有计划去翻书,查找资料,不要忙而无序,更不要成段盲目地抄书。
注意书写要求首先,答题措词用语要准确,答案虽然是开放的,但并不意味着想答什么就答什么,随心所欲,而要注意答案用语,多用课文中的观点、原理,少用白话、口语或文学化的语言。
其次,简答题答案应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分析说明题成块状出现而不是成条状出现,提炼观点——书中原理——材料分析成为一块,如同语文考试题中的小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如果是活动与探究题,还要符合一定的文体写作要求中考政治要抓好基础理论复习乔桂梅,烟台三中初中部政治学科教研组长,芝罘区初中政治学科带头人,烟台市初中政治教学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