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各单元成语解释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各单元成语解释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各单元成语解释1、气象万千:气象:情景。

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2、风云变幻:象风云那样变化不定。

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3、奇峰异岭(lǐng):形容山峰奇特,姿态万千,也形容山峰很多4、若(ruò)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5、腾云驾雾:乘着云,驾着雾。

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6、飘飘欲仙:欲:将要。

飘飞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多指人的感受轻松爽快。

亦形容诗文、书法等的情致轻快飘逸。

7、白云苍狗:苍:灰白色。

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

比喻事物变化不定8、瞬(shùn)息万变:瞬:一眨眼;息:呼吸。

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

形容变化很多很快9、有利可图:图:谋取。

有利益可谋求10、有机可乘(chéng):有机会可以利用,有空子可钻。

11、有根有底:比喻事情是有其根源和内情12、有始有终:有开头也有收尾。

指做事能坚持到底13、有口难言: 言:说。

虽然有嘴,但话难以说出口。

指有话不便说或不敢说。

14、有恃(shì)无恐: 恃:倚仗,依靠;恐:害怕。

因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

15、有求必应: 应:满足要求。

只要有人请求帮助,就一定答应。

16、有志竟成:竟:终于。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17、风华正茂(mào):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

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18、出类拔萃(cuì):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19、才思敏(mǐn)捷(jié):才:才华思:思维敏捷:反应快。

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

20、后生可畏(wèi):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

年轻人是可敬畏的。

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21、文思如泉:形容一个人才思敏捷,如泉水涌出,汨汨不止。

22、手不停挥:手不停顿地挥写。

形容不停地写作。

23、笔下生花: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24、力透纸背:力:笔力;透:穿过。

用毛笔写出来的作品,在宣纸的背后,能够看到写字运笔时笔锋留下的墨线。

形容写字、画画技巧精湛,力道十足。

25、沙漠之舟:即骆驼,因为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

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所以有“沙漠之舟”的美称。

26、自强不息:形容自己不休息,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27、忍辱(rǔ)负重:负,担当。

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28、始终如一:始:开始;终:结束。

自始至终一个样子。

指人能坚持,做事从不间断29、飞沙走石:沙土飞扬,石块滚动。

形容风势狂暴。

30、志在千里:形容志向远大。

31、义无反顾: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毫不犹豫32、坚定不移:移:改变。

指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33、坐观成败:冷眼旁观人家的成功或失败34、按兵不动:按:止住、压住。

兵:军队。

指挥官命令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战机。

指接受任务后却不执行。

35、操之过急:操:做;过:过分、过于。

处理事情或处理问题过于急躁、性急。

36、轻举妄(wàng)动:轻:轻率;妄:任意。

指不经慎(shèn)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

37、兴风作浪:兴、作:引起。

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

后比喻煽(shān)动情绪,挑起事端。

38、蠢(chǔn)蠢欲动: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

原指像虫子蠕动爬行的样子,比喻坏人准备捣乱或敌人准备进攻39、雷厉风行:厉:猛烈。

像雷那样猛烈,像风那样快。

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

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40、闻风而动:风:风声,消息。

一听到风声,就立刻响应。

41、揠(yà)苗助长:典故: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成语解释:揠:拔起。

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42、杯弓蛇影:典故:说的是一个人到别人家作客,主人赐给一杯酒,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个弓,弓的影子正好映在透明的酒杯中,好像一条蛇,客人喝下酒后因心理原因感到难受,经主人解释才明白过来。

成语解释: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4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典故:螳螂正想要捕捉蝉,却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

成语解释: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却不顾身后的祸患。

44、鹬(yù)蚌(bàng)相争:典故:赵国将要讨伐(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游说赵文惠王说:“今天我来,渡过易水时,看到有个河蚌刚刚打开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

鹬说:(如果你不放了我)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那就会有死蚌了。

河蚌也对鹬说:“(我怎么能放了你)今天你的嘴不取出来,明天你的嘴不取出来,那就会有死鹬了。

两个不肯互相放弃,渔夫看见了,就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

现在赵国攻打燕国,燕赵两国长时间相持,对两者都没好处。

我担心强大的秦国要成为渔夫了。

所以希望大王再仔细考虑这件事。

”赵惠王说:“好。

”于是取消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成语解释:比喻双方相持(chí)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45、郑人买履(lǚ):典故:有个郑国人想买(双)鞋子,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寸),然后就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

等到他去市场时,发现忘记带量好的尺码。

已经拿到了鞋子,于是就说“我忘带量好的尺码了。

”(他只好)返回家中去取尺码。

等到他回到集市上时,集市已经散了,因此他没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直接用(自己的)脚试一试?” 他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成语解释: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46、叶(shè)公好(hào)龙:典故:讲述了叶公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

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

成语解释: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

47、狐假虎威:典故:楚宣王问群臣,说:“听说中原地区的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的吗?”群臣无人回答。

江亿回答说:“老虎捕捉各种野兽来吃。

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

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现在,大王拥有五千里江山,百万雄师,都归昭奚恤掌管。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权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军队呀!就像百兽畏惧老虎一样。

”成语解释: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人的人48、黔(qián)驴技穷:典故:黔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下。

(一只)老虎看见它,(觉得它)是(一个)巨大的家伙,把(它)当做神物,(便)隐藏在树林里偷偷地看它。

(过了一会儿)(老虎才)渐渐地出来接近它,小心翼翼的(观察它),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非常害怕,(便)逃到远处,认为(它)将要咬自己,非常恐惧。

可是(老虎又)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似的;(老虎)逐渐熟悉(了)驴的叫声,又走近(了一些),出现(在它的)身前身后,(但)始终不敢进攻(它),(老虎又)渐渐靠近(驴),态度亲近而不庄重,(不断)碰撞、挨近、冲撞、冒犯驴,驴非常愤怒,(就)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于是很高兴,(心里)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的喉管,吃光了它的肉,方才离开。

成语解释:比喻有限的一点技能也已经用完了。

(讽刺一些虚有其表,外强中干,无德无才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