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论文-(1)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论文-(1)

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学号:14111206 姓名:龙长文
摘要:通过分析微生物与食品、医药卫生、工业及农业的关系来说明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关键词:微生物人类健康食品医药卫生
引言比起搏击长空的雄鹰和遨游大海的鲸鱼,微生物对多数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除了生病
的时候,平常很难会想起它。

实际上,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绝不比高等生物疏远,甚至更加密切。

微生物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他们清洁环境并使土壤肥沃,他们在食品工艺学中起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在我们的身体里制造维生素。

它们能够在体内外与我们和平共处,其中一
些甚至还保护我们免受别的有害微生物的侵犯,当然这也并不排除有些微生物也会对我们的身
体健康造成一定伤害,甚至是致命的。

微生物与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和对于人类文明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贡
献潜力,都有着光辉的记录并将继续创造者新的功绩。

在现代科学中,对人类健康关系最大、
贡献最为突出的应该算是微生物学了。

所以现代微生物学时一个具有许多不同专业方向的大学科,它对食品、工业、农业生态环境及医药卫生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一、微生物在食品中应用
你能够想象依靠微生物解决温饱问题吗?你能够想象细菌会成为我们的重要食品吗?随着
人类的基因图组绘制的日趋完善和克隆技术的不断改进,上面所提出的假想真的有可能在某天变为现实。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曾预言:“微生物有可能帮助我国过农业关。

”现代微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可使人类告别向土地要粮的历史。

当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应用并不只是有利的一面。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主要有有益、有害、有益和有害相互转化几种情况。

有益分为直接有益和间接有益,又可进一步分为有益于人体健康和有益于生产;对于食品有害的微生物,有些是微生物自身是病原菌、致病菌,可以引起食品污染,有些是因为这些微生物并无危害,但是其代谢产物有毒性,危害人体健康;还有一些微生物自身不会致病也不会产生有害代谢物,但是其生长繁殖会给生产带来一些影响。

一些微生物对生产和健康的影响较小,而另一些微生物在一些情况下有利于生产和健康,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则不利于生产,有害于健康。

我们日常食用的很多食品都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生产的。

如食醋是用粮食等淀粉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制曲、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阶段酿制而成;发酵乳制品是用良好的原料乳经过杀菌作用接种特定的微生物进行发酵作用,产生具有特殊风味的食品;啤酒是以优质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大米、酒花等为辅料,经过制麦、糖化、啤酒酵母发酵等工序酿制而成的一种含有二氧化碳、低酒精度和多种营养成分的饮料酒。

像这类食品还有很多中,可见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受微生物的污染。

二、微生物检测技术与人类健康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快速检测技术来检测食品受微生物的污染情况。

如:气相色谱法、“既用胶”测定法、以生物化学手段建立的快速检测技术、以免疫学方法建立的快速检测技术、活细胞计数检测、PCR检测技术、生物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流式细胞术FCM和基因探针技术在食品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等。

微生物在食品中存在着很大的不安全性,会产生很多不安全因素,食品因微生物污染而腐败变质不仅对食品造成损失浪费,同时也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食品中病原菌的快速检测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益亦有害。

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新的研究、新的技术完成有害到有益的转化或是将有害方面减少到最小,从而使微生物对人体健康起到积极作用而不是相反。

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 食品、药品、化妆品、其他产品及物品、生活饮用水及污水、环境空气及生物体内外等也均存在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在我们体内有利有弊, 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及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微生物包括存在于自然界的所有微生物, 生存所涉猎到宇宙空间中已知乃至未知的微生物, 都可能对人类带来影响; 包括了对人类致病与非致病性微生物, 对人体有害和有利的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可引起人类患各种疾病, 影响人的健康、生活和生存质量, 乃至致命, 这些体现出微生物的有害作用方面。

另一方面, 微生物对人体和生产生活有有利的一面, 人作为微生物的宿主,是其最大的微生态空间, 是其繁衍的最佳领地之一。

人一出生, 体表及与外界相同的体腔中的就有微生物并伴随到人生命的终结。

人肠道中的细菌依靠消化道提供生存环境, 同时宿主可以从胃肠道的正常菌群获得营养物质, 如B 族维生素( B1、B2、B6 和B12) 、泛酸及烟酸及维生素k 等, 碳水化合物[ 微生物几乎有与宿主同样多的碳水化合物酶, 其中有些酶( 如溶纤维素酶) 宿主( 反刍动物) 缺乏, 依赖细菌酶降解多糖为营养物质] , 蛋白质( 细菌参与蛋白质代谢, 某些菌体蛋白也可为宿主利用) ; 细菌参与宿主代谢和吸收( 细菌的B- 葡萄糖醛酸酶、硫化酶, 对多种化合物的肝肠循环起重要作用; 肠道菌参与了胆红素、胆汁、雌激素、胆固醇等肝肠循环的大部分; 微生物生长繁殖中合成自身结构组成部分的营养物质最终会被宿主消化、吸收和利用) ; 参与宿主免疫( 正常微生物群具有对人和动物不可少的免疫刺激作用) ; 发挥生物拮抗作用( 对抗外籍菌群定植) 。

从上述事实也可看出在宿主环境下正常微生物群和外来微生物群等之间要竞争生存空间和食物, 要从其所在环境中捕食, 它们寄居于宿主又与宿主合作, 主要是一种互利共生关系, 可以说人和动物离开了微生物就不能生存, 反之, 相关微生物也亦然。

四、微生物在医药卫生中的应用与人类健康
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 这是众所周知的自然法则。

自有人类历史以来, 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和与大自然搏击的生存斗争中积累了同创伤、病痛和瘟疫抗争以促进健康的丰富经验, 创立和发展了预防保健医学和临床医学。

医学是现、诊断、治疗、预防、控制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的技术和科学。

现在有不少微生物一杯用来生产各种药物,如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酶制剂、酶抑制剂、菌体制剂和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等都是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合成代谢产物或由微生物本身制成的。

在生物毒素危害人类健康的同时我们还应用它作为药物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

如肉毒梭菌产生的肉毒神经毒素是第一个被用于治疗人类斜视、斜颈、面部痉挛等肌肉障碍症的微生物毒素药物; 一些海洋生物毒素如河豚毒素、芋螺毒素等也在呈现良好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毒素是一把“双刃剑” , 它既是人类的敌人, 也是人类的朋友。

因此,即使微生物病原菌在肆虐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在与微生物的较量中我们总希望一举消灭所有的病原微生物,但不可否认我们与微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得我们无法将其彻底消灭。

所以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契合点——让微生物减少对人类健康的损害,甚至为人类健康服务。

结语:面对21世纪,展望微生物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微生物基因组和后基因组研究将全面展开,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也将广泛深入的发展,微生物和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更加受重视,微生物致病性和寄主免疫机制的研究将继续受到重视和加强,了解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其他生物和和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更有效的控制污染,更深入地了解微生物与高等动物的共生关系,而且能够改善植物、家禽和人类健康的状况。

可以预计,在21世纪的今天,微生物学仍将是领先的学科,也将为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永梅,刘建中 2012 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ASPT
[2] 赵晓宇,张先成,王佳龙,孟立强 2009 土壤微生物资源在农业中的开发和利用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3] 张国香,费香球,张文骥 2012 以微生物为核心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效益现代农
业科技
[4] 赵勤瑞,常婷婷,王春芳,王伟娜,陈竞楠,邵孝侯 2012 有效微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与展望江苏农业科学
[5] 赵超敏, 车振明 2008 工业有益微生物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食品研究与开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