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浆砌石挡土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

浆砌石挡土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

上林县城区南环路道路景观工程BT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施工平面布置四、施工用地计划五、主体工程施工(一)、施工工艺流程(二)、主体工程施工方案1施工导流2、土方开挖3、人工修整4、浆砌石砌筑5、土方回填六、施工总进度(一)、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原则(二)、施工总进度计划指导思想(三)、主要项目工期控制(四)、施工总进度计划保证措施七、施工组织机构及主要人员(一)、施工组织机构(二)、主要施工人员表八、工程施工设备(一)、机械设备配置原则(二)、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三)、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九、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一)、质量标准(二)、质量管理措施(三)、质量保证措施1、思想教育保证措施2、技术管理保证措施3、施工保证措施4、施工过程监督及检查十、工程安全管理措施(一)、安全承诺和目标(二)安全保证体系(三)、安全保证措施十一、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一)、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二)、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附: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图质控系统框图质量管理体系框图安全管理机构框图安全保证体系框图一、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一)、编制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基建程序和遵守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妥善协调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衡施工。

1、全面安排,突出重点关键,合理衔接,确保工期留有余地。

2、保证质量,除低成本,提高效益,创造信誉,树立形象。

3、采取各种保证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护环境。

(二)编制依据1、上林县城区南环路道路景观工程BT项目招标文件、补充文件;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82-2012 ;3、《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其他有关规范标准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5、《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J252-2000;6、《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7、《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3-20029、本总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二、工程概况及施工场区条件(一)、工程概况1、建设地点和规模上林县城区南环路道路景观工程BT项目担负着上林城市生活及工农业用水的疏水任务,该工程自1投入运用以来,为缓解上林县工农业及人民生活用水紧张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主要工作内容土方开挖、砌石工程、土方回填、伸缩缝处理、混凝土排水管DN800安装。

3、工程质量本工程质量要求为合格工程。

(二)、对外交通条件及弃渣场本工程对于挖边线区域内的树木、树根、杂草、垃圾等要进行清理,并要运到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方。

对表层不能用于回填的含根须草本植物及含有机物的土壤,按监理工程师指示的表土开挖厚度进行开挖并将开挖的有机土壤运到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区堆放,对其他的开挖弃土则运到指定弃土场。

(三)、工程段合同项目和工作范围1、主要工程项目:市政工程、土方工程约58830n3、绿化工程约50120r3。

2、临时工程项目:(1)、场内施工道路由承包人根据现有的施工道路条件,在满足工程施工的前提下,根据施工的需要,自行确定施工道路的级别与布置,并负责设计、施工、维护和养护。

(2)、施工用水、电系统施工中生产、生活用水与工程所在地的居民协商解决,现场设置一个5vm的水罐满足生产用水,一个 3 m3的水罐用于保证生活用水。

生产、生活用电与工程所在地的村委会协商解决,就近接引供配备电系统确保安全用电。

现场配置一台30kw发电机作为应急备用电源。

(3)、生产、生活临建根据现场实地情况综合考虑施工用料及场内道路等因素合理布置砂浆拌合系统,砂、石料场,机械设备停放场地,仓库等;搭建工程项目部,职工宿舍、食堂、警卫室、办公室等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施工平面布置根据本标段工程施工连续、集中的特点,依据因时制宜和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快速安全、经济可靠、易于管理的原则。

力求做到设施完善、层次清楚、井井有条,尽量避免出现重复性施工的现象。

(一)、施工道路在道路两侧修复临时便道,与附近的现有道路相接,做到外界交通运输的畅通,确保场内外材料的运输。

场内修筑循环便道确保生产、生活的方便运行。

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道路的维护保证道路通行的良好条件。

(二)、生产、生活用水、电系统1、水在砂浆拌合机处设一个5m3水罐,生活区设置一个3m3的水箱,并分别将其安放在1.5米咼砖砌座上,以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2、电首先考虑有附近接引用电线路,现场设置配电室并配备30KVA发电机一台作为备用电源以确保生产用电。

主要保障夜间施工照明和施工排水以及砂浆拌合系统用电。

现场设置配电专柜、照明电杆、漏电保护器等并设置夜间施工照明专用线路,做到安全合理用电。

(三)、块石料场在道路两侧根据施工用料与临时道路情况,分别布置1-2块20-30卅场地作为块石料场。

以保证施工用料,避免浪费材料经济合理安排材料进场计划。

(四)、拌合场主要负责砌筑砂浆的拌合任务。

综合考虑现场用料、场内外道路等因素,在建设方提供的施工现场河道一侧布设砂浆拌合系统。

布设搅拌台2om, 中砂料场4om,水泥堆放场地2om.,水罐一个。

以满足材料堆放要求和砂浆搅拌。

水泥采用临时工棚遮护,防止雨露淋湿造成失效,浪费材料。

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五)、完工清场及撤离1、完工清场(1)、在本工程完工后按建设单位、监理要求进行现场清理工作。

将施工现场等地的废弃物及施工垃圾等清理至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2)、施工临建设施等按要求日期全部拆除完毕,并配推土机进行临建设施的场地平整,尽可能恢复原地貌。

(3)、施工设备及剩余的建筑材料按计划撤出工地,并将施工中的废弃物进行处理并清理出施工现场。

2、人员撤离本标段工程完工检验合格后,我单位在规定期限内(除经监理同意继续完成尾工工作的人员、设备和临时工程外)将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全部撤出施工现场,并配推土机进行场地平整,做好环境恢复工作。

四、施工用地计划(一)、施工用地本标段工程施工的临时占地项目有:填筑料堆放,砂、块石、块乱石堆放场地,砂浆拌合系统,共计建筑面积i8om。

具体施工用地计划详见下表(二)、用地恢复1、在本工程完工后按建设单位、监理要求进行现场清理工作。

将施工现场等地的废弃物及施工垃圾等清理至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2、施工临建设施等按要求日期全部拆除完毕,并配推土机进行临建设施的场地平整,尽可能恢复原地貌。

3、施工设备及剩余的建筑材料按计划撤出工地,并将施工中的废弃物进行处理并清理出施工现场。

五、主体工程施工(一)、施工工艺流程:我单位认真研究工程结构进行科学的项目划分,合理安排各工序进度计划,严格控制各工序施工质量。

土方开挖、回填工程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 浆砌石工程人工为主机械为辅的施工方案,以实现机械与人工的最佳配合,项目部组建土方施工班组一个,浆砌石班组二个,机械维修班组一个。

并根据各工序的特点、分部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各施工班组之间,各工序之间安排采取穿插施工,流水作业,各工序、分部工程平行推进的总体施工工序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二)主体工程施工方案1、施工导流根据招标资料及其附属资料及现场勘测,本河道段渠道上下游游两侧和河底冲刷破坏严重,由于河道两侧及部分河底需要浆砌石砌筑,考虑施工期间临近枯水期河道内水量较小。

计划在两侧护坡段采取河道中间导流、河底护砌段采取将河道水全部导流到河道的一侧,采用半幅施工方案。

由于本工程建筑物施工挡水围堰高度不大,围堰挡水时段不长,经综合考虑,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采用下限标准即5年一遇洪水标准。

河道两侧护砌段导流布置图:河道护底段导流布置图为防止围堰渗水在迎水面铺设防渗塑膜,围堰顶宽3m防渗塑膜设在迎水面。

膜底平铺在导流渠底下,水平铺宽度不小于im以提高防渗效果,防渗塑膜厚0.4mm搭接接头搭接宽度o.5m (或热熔焊接宽0.1m)。

回填时应注意填料的选择使用以土为主,以免顶破塑膜,降低防渗效果。

3m2、土方开挖(1)、对挖边线区域内的树木、树根、杂草、垃圾等进行清理,并运到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方。

对表层不能用于回填的含根须草本植物及含有机物的土壤,按监理工程师指示的表土开挖厚度进行开挖并将开挖的有机土壤运到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区堆放,对其他的开挖弃土则运到弃土场。

(2)、设计边坡开挖前,必须做好开挖线外的排水等工作。

在已有建筑物附近进行开挖时,施工单位的施工措施必须保证其原有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并做到不影响其正常使用(3)、采用挖掘机由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土方开挖,并做到安全放坡,开挖过程中避免边坡的稳定范围内形成积水。

(4)、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设计开挖图的要求,浆砌石护底、浆砌石挡土墙基础范围内严禁超挖,预留10-20cm采用人工开挖。

(5)、开挖过程中边坡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采取应急措施并通知监理工程师和做好记录。

(6)、机械开挖土方时,实际施工的土质边坡坡度应适当留有修坡余量,保证修整后满足设计开挖图的要求。

冬季施工的开挖边坡修整宜在解冻后进行,防止造成超挖。

(7)、在开挖前规划好开挖区域内的临时性排水措施,并备好临时性排水设施。

(8)、在雨季为了保护开挖边坡免受雨水冲刷,应在边坡开挖前先期开挖截留沟,并要对开挖出的边坡及时进行护面施工。

所有建筑物额的基础开挖均保证干场作业。

3、人工修整主要土方开挖由机械开挖,在距设计基面20cm范围内及挖掘机无法作业的部位采取人工开挖。

以避免机械扰动基础面。

开挖过程中测量仪器跟踪监控,确保开挖基面高程及开挖宽度,然后夯实机夯实平整后采用人工再次修整做到一次成型。

4、浆砌石砌筑(1)、石块筛选石块在堆料场地进行筛选筛选原则:石料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块石,材质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石块最小边尺寸不小于25cm表面的石材色泽均匀。

(2)、砌筑1)、砌筑前先清除表层的泥土和水锈等杂质,并精心选取砌筑面良好的块石,砌筑前浆石料表面冲洗干净,保证石料表面湿润。

2)、砌石采用铺浆法砌筑,铺浆厚度控制在30mm-50mm砂浆稠度应为20-30mn,砂浆标号M7.5,当气温变化时,应适当调整,砌筑砂浆用砂浆搅拌制,随拌随用。

3)、块石砌体采取分皮卧砌,并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的方法,不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

4)、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不采用先摆碎石块后填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方法施工,确保石块之间不相互接触。

5)、砌筑时以一层与一层错缝锁结方式铺砌,砌石砌筑达到边缘顺直、砌筑密实、平整、搭压牢靠整齐,确保砌体外露面平整美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