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消逝中”话题作文指导与讲评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忙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
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读了上面的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已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个字。
⑤不得抄袭。
1、注意提示段(第四段)读了上面的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已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你的感想应该来自于阅读前面三段文字的感想,准确地说,来自于对前面三段文字的理解。
那么,该怎么理解前面三段文字的意思呢?2、准确理解“这段文字”的意思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忙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
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第一段是对人生而言的,第二段是对历史文化而言的,第三段是就我们对此的情感态度而言的。
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画线部分),要抓住整体意义。
注意:○1无论对于人生还是历史文化,“消逝”是否就一定是坏事?○2对此可以“怅惘”或“旷达”,那么可不可以“悲伤”或“怨恨”?○3文中的“消逝”究竟是指什么现象?“行走”究竟指的是什么?○4可以把话题确定在哪些方面来写?3、紧扣“这段文字”的意思来正确理解话题的意义。
(参考:在告别中进步;在失去中拥有;在远离中前进……)4、选定文体,按照要求作文。
1、立意正确且把“消逝”与“行走”结合得较好,才可以上48分。
2、立意无方向性错误,但二者结合得不好,则只能打在48分以下。
3、立意之外,参考篇幅、书写、文采、结构、材料等方面情况,酌情给分。
4、无标题,标题上有错别字、语病或墨疤,均扣2分。
5、文中(尤其是首尾段)一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不计)。
6、差一行(20字)扣一分;差5行以上视为残卷,打在30分以下。
1、审题不严,立意偏离。
2、偏写“消逝”或“行走”,不能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3、文意含混,中心不明。
4、标题生硬牵强、含混费解;有错别字,或有语病,或有墨疤。
5、议论文逻辑不严,条理性差。
6、文采不足,味同嚼蜡。
1、加强审题立意训练。
2、加强层次结构训练。
3、写有提示的话题作文时,不要抓住话题就写,一定要研究提示语的意义。
为保险起见,要尽量让作文的中心与提示的意义一致。
4、要拟一个好标题。
(若实在拟不出,或对自己拟的标题没有把握,不妨就以话题做标题。
)5、要先对自己拟的标题进行审视、推敲、查改,拿稳了再抄上去,千万不要生硬牵强或含混费解,不要有错别字、语病或墨疤。
6、用字要谨慎,在文中尤其是在首尾段尽量不要写错别字。
7、增强文采。
8、提高书写水平。
9、在文体上,首选议论文;实在不行,选别的文体也无妨。
消逝的童年,流动的美梦祝瑞霞童年,似乎是流水,在流动中渐行渐远;它流进了大海——成长的必经阶段。
于是生命便有了波涛汹涌,飘荡不平。
童年,在不知不能中失去;少年,在时刻地叩问心灵。
在变化中,我们失去了许多,也获得了许多,此所谓“痛并快乐着”。
2001年10月星期一心情:感伤(批注:12岁生日)12岁——从童年的美梦中清醒的日子。
今天,母亲送给我一个漂亮的日记本,叮嘱我在未来的日子里记下心事。
“你已不再是个小孩子。
”母亲的话语让我怅然。
我明白,“童年”已渐渐远去,我不能再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在母亲怀里嬉戏;不能再撅起个嘴巴,为零用钱的事向父亲付价还价;不能再仗恃自己是个小孩子而肆意妄为……“不再”“不能”“不许”……无数的限制,无限的约束,突如其来地扑向我,我感到无法呼吸。
童年的快乐,虚幻的美梦。
“我还能获得快乐吗?”我开始疑惑:“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河畔的春暖花开,等待着去山上采摘野菊花,等待着儿童节丰盛的礼物……这一切等待都已消逝,因为童年已远去。
亲爱的日记本,未来将是怎样的?你能告诉我吗?”我哭了,毫无掩饰地在“你”面前哭了,我用抖动的笔写下:“童年,再见。
”我知道,我真地失去了许多……2007年10月星期三心情:平静(批注:18岁生日)18岁——一个成年的日子。
在流水落花春去也,闲着云淡风清的过去,我渐渐地长大,当翻到12岁写的那篇日记时,我笑了,笑我的幼稚,笑我的无知,笑我的杞人忧天。
成长,并非痛苦而恐怖的旅程,童年与成年也没有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这6年来,我确实失去了许多快乐和美好,不再有轻松的周末,不再看漫山的野花,不再上学时就在路上欢歌,不再放学后便去河畔嬉戏……密密麻麻的日记本里有无数泪痕,一堆堆的试卷里有无数钩叉,我不再喜欢仰望天空去揣测云朵的距离,也不再喜欢闲站在阳台张望四处的风景。
我习惯了挑灯夜战,习惯了埋头苦读,习惯了专心致志。
我可以面对的不只是快乐,也学会了接受痛苦。
我开始面对现实,开始变得坚强,开始认识社会的善恶美丑,开始体会人间的酸甜苦辣。
我虽然失去了不少,但也收获了很多。
欢迎你,我的18岁!消逝的童年,我失去了天真与淘气;流动的美梦,我获得了成熟与坚强。
生命注定是一个由激烈到平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在消逝,又不断地在消逝之后获得,我们能做的是:有一个快乐的心态!【点评】本文审题立意比较稳。
中间主体部分以两则极具典型意义的日记连缀而成,文章首尾点明主旨,写法新颖、巧妙。
行文比较自然流畅,表明作者有较高的表达水平。
“流动的美梦”一说有点费解。
日记显得不“真实”,尤其是第一则。
个别语句尚需推敲。
文章首尾与日记之间缺乏自然衔接。
文章末句偏离全文主旨。
行走在消逝中石巧苍茫丛林间,玛雅文化消失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成人宣誓旗下,童年消逝了;漫漫人生路上,青春不再了……可是,玛雅的逝去却迎来了现代文明的崛起;高昌楼兰的湮没却是中原兴盛的开篇;童年的失去却见证了我们的成长;青春的不再却是思想成熟的颠峰。
消逝绝不仅仅意味着失去与怅惘,有失必有得,行走在消逝中,要的就是那一种境界,一种旷达。
回首时间的简史,谁能说后人的家园不是建筑于前人的废墟之上。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有曰:“人们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也许,河流在消逝,每一次踏进都是一次与众不同的际遇。
历史长河不也是如此吗?文明绝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滞留,它要前进,它要成长。
倘若没有沧海桑田的演变,倘若没有时代更迭,文明被禁锢在那一潭死水之上,早就发臭腐烂了。
当周口店取代河姆渡,当汽车取代铿然作响的马车牛车,当亚里士多德成长为伽利略,当跳过牛顿的肩膀越过爱因斯坦的头顶,我们逝去了太多太多,可我们却要大声高叫着,欢呼着,赞美着,因为我们的文明在成长,诺亚方舟在历史长河中前行了,人类的车辙碾过前人的脚印,我们进步了!回首再看,我们不应该感谢上帝,不应该感谢他让我们行走在消逝中吗?行走在消逝中,才有机会品味回首的快意,记忆的美好。
当眼前铺开那些久远的已经有些泛黄的照片,你的心不知有没有被拨动的温柔;当你放下手机,想象着鸿雁以那种古老的方式飞越大江南北,飞过千山万水的妙不可言的美丽,你的心是不是也有一丝怀念的渴望?当听到考古专家们找寻出那沉睡千年万年的古物时的欢呼雀跃,目光触及那些原始的美丽,你的心是否也跟随它们穿越时空隧道,去见证那些久远的故事?行走在消逝中,所有的故事已不再称为“故事”,所有的回忆也不再是“回忆”。
时光留下的或许只是无趣的现在,就连未来也无权去憧憬,这该是多么悲哀的世界!我庆幸,我们行走在消逝之中。
行走在消逝中,不再着眼于那远离的痛苦,不再凝滞于那“坚守”的固执。
追随着时间的风,航行于漂逝的河,去寻找那消逝的美丽与意义,人生才会永远前行,生命之花才能长开不败!【点评】站在历史变迁的岸边,作者联想丰富,就如历史的浪花飞溅在作者的心头,从玛雅到河姆渡,从赫拉克利特到爱因斯坦,一次次历史的潮涨潮落,一次次历史的消逝,恰如一江向东流去的春水,洗却历史的尘垢,让传统和感动永存。
本文抒发的感慨由古至今,仿佛在历史的沙砾中寻找真金,语言清新。
少许语句有些生涩,不够圆转。
消逝中繁花似锦周虹宇一春的消逝,唤起了时间的脚步,匆匆前行。
推开历史的大门,那些浅浅深深的脚印,蜿蜒盘旋,带领人类行走在消逝中。
思绪飘飞浮沉,生命丝丝缕缕,如指尖滑过的沙粒一般,匆匆消逝地穿过遥远的时光,生命在延续,而希望在茁壮地萌芽。
生命的消逝,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是生命行走的另一种方式。
当石器消逝在历史的演进中,铁器诞生了;当北京猿人消逝在记忆中,一个新兴的帝国建立了……历史总是以消逝为前提,而创造出一个更美丽的新世界。
曾经雄霸地球的恐龙消逝在不知原因的灾祸中,于是这颗沉寂的星球不再寂寞,于是千百万年后诞生了人类。
赤壁之上,睥睨天下的曹孟德,“破荆州,下江陵”,当那“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消逝在历史的洪流中,苏轼说,“天地曾不能一瞬”。
扬州十里,春风和融,曾经的二十四桥却只剩下冷月和相顾无声。
繁华消逝了,曾经的美丽荒芜了,却拦不住人类前进的脚步。
一个新的朝代诞生,一种新的文化诞生,那些消逝让人类学会了前行,而不是沉迷在过去的美丽。
轮回尽头,是另一个轮回的开始。
生命就是以这样一种消逝的方式举行着永久的盛筵。
行走在消逝中,文明之珠更加璀璨。
甲骨文的消逝并没有挡住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曾经的亭台楼阁换成了高楼大厦,有了现代化的高科技发展。
帝制消逝后,人类却迎来了和平民主的新时代。
丝绸古道,曾经盛极一时的高昌古国消逝了,一种文化覆灭了,但驼铃幽幽,人来人往的繁华却更胜从前。
每一天都有无数叶子消逝,这消逝却唤醒了整个春天;每一刻都有无数星球消逝,这消逝却推动了整个宇宙的裂变。
行走在消逝中,我们摒弃了一些东西,却赢得了另一些东西。
有了消逝才会有创生,就如同凤凰撼人的涅槃。
行走在消逝中,何必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何必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黯然神伤。
我们只需仰天长笑,只需苏子“物与我皆无尽藏”的豪情。
行走在消逝中,春天在叶子的消逝中繁花中繁花似锦,历史在朝代的消逝中繁花似锦。
大江东去,留不住的是滔滔江水,但我们却可以在消逝中找到美丽的春天。
【点评】这篇文章是对生活和生命的真切感悟,写得深情而动人。
主体部分将文学形象、历史画面和现实图景结合在一起,材料丰富,内容充实。
以“行走在消逝中”扣紧材料及文题,显示出结构上的和谐之美。
结尾处诗意与哲理凸现,突出“行走在消逝中”给人的生命启迪,余韵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