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生角度来说,电解铝是典型的高耗能产业,从再生角度来说,电解铝又是特殊的高耗能产业,尽管当前其高耗能特性还没有显现出来,而其高耗能和高速发展却引起了社会的极度关注。
一方面,铝因其具有特殊的化学、物理特性,是当今最常用的金属之一,不仅在建筑、交通运输、电力等国民经济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国防军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撑材料;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它的高耗能和高速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在现实中,电解铝生产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目前,不管是我国还是世界上许多其他的国家,比如美国、法国、加拿大等,以电解铝企业为核心环节,通过产业链的前后延伸,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再生铝产业链体系。
随着能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强,通过产业链不同环节的组合、废物循环或梯级利用以及基础设施的共享形成的有利于节能降耗、减少飞舞排放的铝业共生题日益受到关注。
尤其是近几年,伴随铝工业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及铝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铝工业生产相关的原辅材料、产品、废弃物之间产业共生环节逐步增多,共生系统也逐步复杂化。
对于整个铝工业而言,已经形成了典型的行星系共生网络,而这个网络的主体是煤炭资源和铝土矿资源,而且近几年,随着资源问题及能源问题的加剧,这种向上游延伸谋求生产的结构特征发展更加明显。
这些产业链之间的不同组合形式及附生关系,形成了复杂多样的铝工业网络共生体系。
铝产业共生题成长遵循如下特征:
第一,完善的星系电解铝共生网络具有明显的圈层性,但主体产业具有明显纵向一体化发展特征。
完善的星系电解铝共生网络包括釆矿业、冶炼、加工业以及辅助再生企业四大系统。
其中资源(煤、铝土矿)开采企业是整个体系的核心,涉铝产业围绕资源相伴而生,形成如上所述的各种共生模式。
以电解铝环节为例,国内目前电解铝产能大大过剩,原材料氧化铝的获取成为企业存活的关键,再加上电解铝生产有着难以停车的特性,因此电解铝企业经常遭受原材料企业的利润挤压,因此具有强烈的向上游拓展的倾向。
第二,主体产业各环节共生性依赖度逐步减弱,越到外圈层,共生关系越松散。
铝工业的主产业一般有两条,一条是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另一条是煤-电-电解铝-铝加工,这种共生链依下上游依赖程度成逐级下降。
由于电与铝
土矿、电与氧化铝成本分别占氧化铝、电解铝生产成本的70-80%,因此氧化铝生产对铝土矿和电的依赖程度是最大的;同样,电解铝生产依赖氧化铝和电,在电力充沛价格可行的情况下,电解铝企业依傍氧化铝企业而生,但如果电力供
应成本成为决定性因素时,铝电联营或铝电煤联营成为铝工业的发展诉求。
在全国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矿山-氧化铝共生度接近90%,氧化铝-电解铝企业共生度约为42%,热电-氧化铝企业共生度约为60%,电解铝-加工企业共生度约为20%。
国信期货有色金属高级分析师顾冯达表示,国内铝价近期高位徘徊,部分铝企业采用直供电,电力成本大幅下降,虽然氧化铝原材料价格亦小幅跟涨,但电解铝综合生产成本不升反降。
据综合统计测算,截至4月底,国内电解铝企业算数平均生产成本11552.08元/吨,较上月降低65.4元/吨,行业平均盈利383.92元/吨;加权平均生产成本10949.47元/吨,较上月降低441.64元/吨,行业平均盈利986.53元/吨。
同时4月份电解铝运行产能3104.9万吨,亏损产能710.6万吨,亏损产能占比22.89%。
截至4月底,仅剩福建、河北、河南、宁夏、青海、云南省份未能实现扭亏,其余地区炼厂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综合来看,国内电解铝行业受益于前期供给侧改革等政策性利好提振突出,目前在有色金属中基本面偏强,但今年以来铝价涨幅超过两成,目前沪期铝在万三附近将面临较大压力,考虑到电解铝成本下滑及铝厂利润复苏,行业产能复产和产业链空头保值需求渐浓,铝价回调整理威胁加大,建议持续关注行业政策变化和市场资金流向,对短期追涨保持谨慎,产业空头保值客户宜优先介入。
”顾冯达说。
国泰君安期货则认为,从基本面上看,铝厂复产不及预期,产能修复有限,阶段性供应相对偏紧的现状仍将持续,供需错配继续成为支撑铝价的主要逻辑。
从市场情绪上看,当下商品市场资金活跃,铝供应短缺亦能形成吸引做多资金的炒点。
当然,目前4月消费旺季已过,5月需求端是否转弱,尚需宏观层面进一步验证,短期看上方仍有空间。
(中国证券报)
电解铝在2015年四季度跌出历史大底之后,产能出现急剧收缩,开工率跌至80%,运行产能曾跌至2015年12月2912万吨的低位。
而目前,虽然价格出现了20%左右的上涨,但笔者发现,供给收缩仍在继续,复产难以构成主流。
供给收缩仍在继续复产全面低于预期
据了解,目前电解铝运行产能增加非常少。
2016年4月份的运行产能仅升至3012万吨,仅比去年底低点增加100万吨。
运行产能的下降,已表现为2016年以来产量实实在在的负增长,这对原先动辄在10%左右的铝产量增速,非常不易。
根据笔者调研,未来半年之内,有可能复产和新增的产能的理论值为500万吨,但由于受到电力供应、资金限制等因素制约,供给投放的进程将大概率低于预期,估计只有60%的新增供应能顺利释放。
下游需求出现回暖库存持续下滑
目前我国电解铝下游需求出现回暖,下游铝加工企业开工率提升。
包括铝型材、铝板带、铝线缆、再生和原生铝合金等方面,开工率提升后,加工企业备货提升。
今年4月份,上海、无锡、南海、杭州、巩义五地现货库存拐头下降,验证需求
回暖和产量收缩的现实。
上述五地的铝锭库存数据显示,从2月份开始,现货库存就已经出现低于往年水平,并在4月份开始拐头下降,这进一步验证了需求回暖和产量收缩的现实。
复产和新增产能投放不足供给缺口显著
据了解,目前运行产能仍不足以满足消费。
2015年四季度以来,国内电解铝大量减产,目前产能没有回复至减产前水平,目前运行产能为3100万吨左右,而目前预计铝消费为3350万~3400万吨,至少还有300万吨的产能达产以后才能平衡。
另外,受电力成本、资金等因素制约,电解铝复产和新增产能有限。
一是部分省份考虑下调电价补贴,提高复产成本。
近期青海省已开始考虑取消电价补贴,政府和电网认为铝价已经涨至12000元/吨附近,之前的政策需要取消,对未能复产的企业意味着复产成本上升,盈利空间压缩,复产难上加难。
二是资金因素压制明显。
供给侧改革趋势下,银行对有色行业信贷收紧,也将压制电解铝复产。
三是新增产能投放有限。
2016年新疆新增产能35万吨,主要体现在山东和内蒙,其他区域没有太多新增产能。
山东地区仅魏桥仍有空间,但环保等因素对魏桥发展也有限制。
笔者预计,未来半年之内,有可能复产和新增的产能在500万吨(理论值),实际上收到电力供应、资金等因素制约,只有60%的产能能够运行。
未来半年内,电解铝市场仍将明显短缺。
交易所库存持续下降市场看涨情绪高涨
笔者预计,未来电解铝价格下行空间有限,上涨动力依然强劲。
一是电解铝价格成本支撑显著。
今年以来随着氧化铝、煤炭等原材料价格上升,电解铝成本已逐步上移至11790元/吨,为铝价提供坚实支撑。
二是现货维持升水,铝锭持续紧俏。
自2016年以来,随着供给去化和需求恢复,海外和中国铝现货市场均出现了明显好转,LME铝现货逐渐由贴水转向升水格局,最多时一度升水20美元/吨。
上海现货则从4月以来持续升水,目前已升水15元/吨。
三是交易所库存持续下降,全球库存消费比已处于历史低位。
LME铝库存由2014年最高的547万吨下降至目前的271万吨,下降幅度近50%,已降至近6年来最低水平。
(安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