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高支模板施工方案)工程名称:XXXXXXX 年厂区扩建工程工程地点:广州经济开发区XX 电机厂内施工单位:XXXX 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单位:XXXXXXXX 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审批单位:技术负责人:XXXX 审核负责人:编制人:XXXX 审批负责人:编制日期:04 年6 月9 日审批日期:一、工程概况1.1、基本说明工程名称:XX 电机XXX 年厂区扩建工程;兴建单位:在XXX 机(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广州****区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建筑面积约12400m2,分为1 栋矩形二层的钢筋砼框架结构,建筑物总高度+21.3 米。
主要编制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中第二章模板工程和附录一的有关条文。
《建筑施工和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000)《木结构设计规范》(GBJ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J 17)粤建监字[1998]027 号颁面《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工程设计图上级的有关文件及标准等1.2、支模层概况本工程厂房,二层标高+8.9 米,框架梁截面尺寸为500×1200mm,次梁为300×900mm,最大梁截面为500×1300mm,板截面为120mm,最大的梁跨12 米,板跨度12 米。
1.3、混凝土的输送方法砼的浇筑采用砼泵管输送,柱的浇筑利用安装好的脚手架作为工作面,楼面砼的浇筑由东向西进行,砼的浇筑宽度取5 米。
在砼浇筑前,对模板及支架必须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砼。
在砼长短筑前,对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及孔洞应予堵严,对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1.4、现有运输条件及作业保护条件周转料的运输机具采用塔吊、钢井架进行运输,外脚手架采用全钢管由地面起搭设开始,距离外墙边线0.15 米,立管间距1.8 米,平桥宽度1.8 米,平桥高度2 米;外脚手架搭设总高度35 米。
二、模板设计2.1、材料准备80×80 木枋、18 厚大夹板、φ48 钢管支顶、扣件、交叉杆(剪刀撑)、连结杆、水平拉杆、直边板拉水、可调上托、可调下托、脱模剂。
2.2 超高楼面板支模楼板模板采用18mm 厚1830×915mm 优质建筑大夹板,梁侧模板采用18mm 夹板,梁底模板采用18mm 夹板。
楼板厚度为120mm,龙骨采用80×80mm@350mm,跨度控制在1200mm 内,主龙骨采用80×80mm,跨度(即支撑间距)控制在915mm 内。
支撑采用门式架,由标准架4个、1/4 架1 个组合,并在门式架(上)架可调支托调整至合适高度。
2.3、梁的支模1)梁侧模板用18 厚建筑夹板,梁底模板用18 厚建筑夹板,梁侧压脚以及梁侧支撑(俗称斜拉水)用短钢管支顶,用钢管夹锁紧,斜支撑间距为400,水平角度不大于45°。
2)梁模板截面在300×1000mm 内,次龙骨采用80×80@400mm,主龙骨采用80×80mm1条,放在门式架上,跨度(即门式架间距)在915mm 内。
支撑采用门式架(上)架3 个、1/2 架1 个、1/4 架1 个组合,并在门式架(上)架可调支托调整至合适高度。
3)梁模板截面为500×1300mm 的,梁底龙骨采用80×80mm 木枋@300mm,次龙骨采用80×80 4 条排数,主龙骨采用80×80 2 条钉板叠合成80×160 木枋,放在门式架上,跨度(即门式架间距)在615mm 内。
支撑采用门式架,由标准架3 个、1/2架1 个、1/4 架1 个,并在门式架(上)加可调支托调整至合适高度。
4)矩形截面的受力木枋应竖向放置。
5)模板支撑体系用料质量要求。
○1 支撑用多功能门式脚手架配件,有交叉支撑、驳心、锁臂、可调支托以及钢管等,对折曲变形、严重锈蚀,配套不全的不能应用。
○2 所有木板、木枋的规格尺寸应保证,废烂、檐边、疤节、严重扭曲开裂的不能用在受力部位。
2.4、支顶安装在多功能门式架上加平水钢管(φ48×3),用铁夹与水平拉杆连结,水平拉杆顶紧墙柱边。
门架之间彩剪刀撑连接,高度4.5 米内用二道纵横水平拉杆,高度4.5 米以上,每增高1.5 米应相应加设一道φ48 钢管水平拉杆,水平拉杆两边顶紧柱子,纵横水平拉结。
另设置剪刀撑纵横连结间距为6000。
梁跨大于4 米时,模板按全跨的0.3‰起拱,梁截面高度为900mm的用一道φ12 穿芯螺栓沿梁高设置,水平间距700mm;梁截面高度为1300mm 的用两道φ12穿芯螺栓沿梁高设置,水平间距700mm 螺栓用塑料套管保护,以便拆除后再使用。
2.5、大跨度梁的支顶超过8 米的梁独立进行支顶,不跟随楼面模板一同拆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再进行拆除。
本模板支顶设计适用于泵送混凝土连续浇筑情况使用。
2.6、模板系统构造及安装的技术措施1)满足于模板支撑系统防跑模变形(压脚、支撑、对拉螺栓)、刚度、稳定性(水平拉杆、大交叉支撑、借助构件支顶等)要求的构造措施。
2)支撑基础,模板安装与钢筋安装的程序(大截面的梁或其他无法用架空绑扎梁钢筋的特殊位置),模板模板与梁模板的拼接(一般采用楼面模板盖梁侧模板),模起拱,模板安装的质量标准等。
3)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4)采用楼面模板盖梁侧模板,且比梁侧模板凹入2~3mm。
5)有较大的集中重或施工荷载的支点应选择在门式架支顶上,或另加支撑增强。
6)支撑宜采用先弹墨线后搭设的方法,保证沿在一直线上。
7)每步门架均设不少于一度钢管纵横水平连杆,与竖向混凝土结构箍(顶紧)牢。
8)钢管剪刀撑应在建筑物支撑外侧及内间@≤10m 设置,剪刀撑宽度4~8m,角度在45°~60°,以保证支撑的稳定性。
9)可调节底座螺杆伸出长度不应超过底座螺杆长度的1/2。
可调支托螺杆伸出长度不应超过支托长度的2/3。
10)模板需按规范的要求扫脱模剂,模板的拼缝应严密不漏浆,模板安装要求和标准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11)模板(高支撑)体系完成后由施工员组织班组、质量检查员参加有量化的验收。
三、模板安装3.1、安装顺序安装门式架、水平拉杆、剪刀撑,在可调上托上安放木枋,钉梁底板、梁旁板,安装斜支撑,最后安装者楼面模板,浇筑完柱混凝土后,安装楼面钢筋,浇筑楼面混凝土。
3.2、安装工艺及质量要求3.2.1、梁板安装工艺(1)在楼面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在柱子上定出水平线,安装柱模板。
(2)梁底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顶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底板跨大于及等于4 米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3‰。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3)支顶在楼层高度4.5 米以下时,应设扫地杆,水平杆距离≤2m,剪刀撑每增加1.5 米应相应加设一道φ48 钢管水平拉杆。
(4)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斜支撑等。
梁侧模板制作高度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来确定。
(5)楼面模板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代龙,支顶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6)通线调节楼面支顶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
(7)铺楼面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牢。
(8)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3.2.2、安装质量要求(1)模板及其支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承部分就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2)木枋、木模板、材质应符合规范的有关标准,表面顺直无弯曲、扭转、平面几何尺寸的截面尺寸符合的施工要求。
(3)可调上托在使用时,其端头必须紧贴木枋。
可调上托在钢管支撑内必须保持有一半的长度。
(4)拆卸较大跨度的梁下支模系统时,各个体的拆卸体系应从中间开始,向两端展开。
跨度在8 米以上的连续梁及框架梁、飘梁的支模体系,必须在其强度等级达到100%设计值,才可拆除。
(5)模板安装允许偏差按现行规范及有关规定执行。
3.3、模板系统构造及安装的技术措施1. 满足于模板支撑系统防跑模变形(压脚、支撑对拉螺栓)、刚度、稳定性(水平拉杆、大交叉支撑、借助构件支顶等)要求的构造措施。
2. 支撑基础,模板安装与钢筋安装的程序(大截面的梁或其他无法用架空绑扎梁钢筋的特殊位置),楼板模板与梁模板的拼装(一般采用用楼面模板盖梁模板),模板起供,模板安装的质量标准等。
3.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4. 梁侧模板采用80×80mm 木枋作龙骨,直边板压脚,直边板25mm@450 斜支撑。
5. 一般采用楼面模板盖梁侧模板,且比梁侧模板凹入2~3mm。
6. 有较大集中重或施工荷载的支点应选择在门式架支顶上,或另加支撑增强。
7. 支撑宜采用先弹墨线后搭设的方法,保证沿在一直线上。
8. 每步门均设不少于一度钢管纵横水平连杆,与竖向混凝土结构箍(顶紧)牢。
9. 钢管剪刀撑应在建筑物支撑外侧及内间@≤10m 设置,剪刀撑宽度4~8m,角度在45°~60°,以保证支撑的稳定性。
10. 可调节底座螺杆伸出长度不应超过底座螺杆长度的1/2。
可调支托螺杆伸出长度不应超过支托长度的2/3。
11. 门架组装超过5 个支架高的,必须加强上下(驳心与臂必须设置)、纵横(除钢管扫地杆外,每榀门架两侧均设管水平拉杆)、交叉(双钢管剪刀撑)的联系构造,门架接头上下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垂直度控制在0.3‰,且≤15mm。
12. 本层支撑当直接支承在砼面上,除做好排水措施,设置扫地杆。
13. 模板需按规范的要求扫胶模剂,模板的拼缝应严密不漏浆,模板安装要求和质量标准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204—2002)的规定。
14. 跨度大于4m 的梁、板结构的模板要设置3‰L 起拱。
15. 模板(高支撑)体系完成后由施工员组织班组、质量检查员参加有量化的验收。
16. 边梁、电梯进周边的模板必须加强支撑,注意保护边角位置的混凝土质量。
17. 变形缝的梁按大梁支撑间距支顶,如有需要可再局部加密支顶的间距。
18. 梁支座,梁与柱、梁与梁相交处的支撑应认正真检查,保证各向支顶紧密,如有需要可再局部加密支顶的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