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成长之路
校本行动研究的特征
主要包括: 一、广泛参与:发扬民主,使用“参与式”; 二、科研与改进教学、管理融为一体; 三、系统性:包括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四、公开化:包括研究过程、评价结果等等; 五、促进教师专业化、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
广泛参与(1)
• 教师进行校本行动研究就是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为自主发 展的主体,学校应为教师授权、并提供条件;
二、校本行动研究
• 何谓校本行动研究? • 基本特征; • 校本行动研究的条件; • 校本行动研究的过程; • 研究的途径、结果与评价; •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何谓校本行动研究(1)
• 校本(School-based):立足学校教师工作的实 际,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结合学校发展与改进 的需要,解决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反思与评价
• 在学校中、为了学校、基于学校; • 与教师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 不仅注重研究结果,而且重视研究过程; • 广泛参与,使用参与式; • 有利于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 • 重视教师的经验、实践知识、个人知识、本土知
识、缄默知识; • 促进教师反思、改善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水平,
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 后来:研究重心转向对自身工作经验教训的回顾 与反思,清理出一批过去在引导学生学习关心自 己、关心他人、关心周围环境的典型事件。大家 围绕这些鲜活的案例,展开交流与探讨,提升了 认识,终于投入到研究之中。
• 教例研究类似医师的“病例研究”、律师的“案 例研究”、军事学上的“战例研究”。教例研究 将教师的工作与研究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 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 中心:
• 以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为根本; • 以学校的战略发展为目标。
何谓校本行动研究(2)
•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在行动中研究,对行动 进行研究,把行动与研究合二为一。教育实践者(学校管 理者、教师等)应系统而公开地在实践中解决教育实践 (包括教学)问题。 重心: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 基本科研模式
一、问题研究 二、校本行动研究 Nhomakorabea一、问题研究
• 发现问题与界定; • 分析问题的成因,通过调查、咨询或文献研究等
途径; • 问题的解决,包括提出有关的设想或方案; • 方案的实施,搜集系统的证据说明措施的具体效
果; • 反思与讨论:自我反思、与同事讨论,吸纳他人
的意见。 (附件:《关注课程中的性别问题》)
教例研究过程
• 首先,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 的全过程写成“鲜活的教例”;
• 围绕“教例”展开集体研讨和分析,形成 “教例研究报告”;
• 通过对特殊“教例”的分析获得新的发现, 将新的发现总结,或通过对同类“教例” 的研究,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
小结
扬名中心小学的探索表明:教例研究能 够充分尊重和吸纳教师已有的经验,唤起 教师研究教育问题的兴趣,鼓励教师长期 从事教育研究。这种方式不失为促进教师 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 (这种研究就是校本行动研究的一种)
• 教师不再是研究成果的使用者或教育行政指令的执行者, 在行动中提出并解决遇到的问题,收集并分析有关的数据 和资料,在自己的反思性实践、观察研究的进程中,改变 自我,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
• 教师从事校本行动研究也意味着教师由往日被忽视的弱势 群体逐步转换为促进自身发展、学校发展的中心人物。
广泛参与(2)
• 以管、教、学的主体---管理者、教师、学生为研究者; • 以管、教、学的动态过程为研究对象; • 以管、教、学的行为改变为重要特征; • 以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主要的评价目标。
何谓校本行动研究(3)
校本行动研究是“复杂的”、“多样的”、 “不稳定的”和“独特的”的,常常存在于现有 的理论和方法之外,并非“在书中”、“在已有 的理论或案例中”。如果要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 学、科研,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就不得不要求教 师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用个体的、现实的、尝试 性地去进行探究,并不断地体验、反思,提升自 己的各种能力。
• 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学校、关心环境、 关心他人。
• 该校从已经发生的教育行动的调查入手,以大量 原始资料为根据,撰写了《无锡市郊区扬名中心 小学“五助”活动考察报告》;
续上页
• 考察发现:1991-1996年间,活动超出了“五助” 的范围,超出了“助人”的含义,学生在“助人” 的过程中学会了“关心别人”;
优秀教师成长之路
--- 校本行动研究理论与实践解析
有关调查、访谈表明
1、所有教师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优秀教师; 2、很多教师感到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管理能力存在很
多困难; 3、观念上:许多教师认为,科研是学者们的事情,我们怎
么能进行研究; 4、行动上:“就是让我们提升教学能力、做研究,也不知
道从何处着手呀!”; 5、造成的结果:年复一年,教学没有改变、科研没有提升,
管理水平落后,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发展等严重受限。
那么,要提升教师的教学、科 研、管理能力,同时促进教师专业 化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教师应如何 行动呢 ?
在现实的学校工作中,有没 有值得教师进行研究的问题呢?
(见附件:《关注校本教研》)
案例: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学会 关心”课题研究
• 从1984年起,该校开展“助残”活动。其对象包 括:老、幼、寡、残、贫等。在此基础上,该校 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并于1996年开始,将其 设立为专项课题,进行了“学会关心”课题研究。
• 强调:教师参与整个研究过程,在行动——观察——研 究——反思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教师的声音。参与和改进一 起肩并肩地构成校本行动研究的核心;
• 参与还深层次地蕴涵着“自下而上”、“可持续发展”、 “团队精神”;
• 课题组明确“学会关心”的重心:“关心别人” 的活动----从活动中受到教育,从关心同伴入手, 养成关心别人的品行,包括自然地关心别人与善 于关心别人。
• 研究过程:教例描述---教例分析---新教例创设--撰写研究报告 这就是科研,被称为:教例研究。
教例研究
• 初始:该校教师们模仿理论研究,但缺乏动力, 且无所适从,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