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习题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习题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是A a B b,右图是其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了2种不同基因型的细胞 B.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可能出现基因组成为A a BB的细胞 D.该细胞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2.如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核DNA分子数目为2a)分裂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①③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一述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分离发生在细胞①和②中
B.不考虑交叉互换情况下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 B、ab、AB
C.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分子数目为4a
D.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分子数目为2a
3. A和a、B和b分别代表两对同源染色体,若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是A b,则同时生成的三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
A.A b、ab、ab
B.a B、A b、AB
C.A b、a B、a B
D.A b、A b、A b
4. 先天性夜盲症为伴X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父母视觉正常,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 的孩子,不考虑基因突变,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孩子视觉正常,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源于父亲
B.若孩子视觉正常,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源于母亲
C.若孩子患先天性夜盲,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源于父亲
D.若孩子患先天性夜盲,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源子母亲
5.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的比例为1:2
B.①②③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均有同源染色体
C.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②→③→①
D.着丝粒数与染色体数的比例为1:1的细胞是
①②③④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则赤道板存在于上一时期的细胞中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该阶段没有发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表示某动物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b组细胞分裂时可能出现四分体
7. 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等位基因进入卵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D.♀、♂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8.基因型为A a B b C c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类型有()
A.1种
B.2种
C.8种
D.16种
9.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含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同时含15N和14N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是
()
A.0
B.25%
C.50%
D.100%
10.人类的并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的一种遗传病,在一个并指患者(他的父母有一个是正常指)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①神经细胞②成熟的红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次级性母细胞⑤成熟的性细胞.
A.①②④
B.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11.下列有关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摩尔根在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运用了类比推理方法;
②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③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 a B 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 aa BB bb,为四倍体细胞;
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⑤囊性纤维病、苯丙酮尿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均为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其中只有囊性纤维病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A、B、C 都不对
12. 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培育转基因抗虫棉。

下图表示两个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的三种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A.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丙
D.配子中可能含两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的子细胞
13.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患白化病兼抗维生素佝偻病的儿子。

下图为双亲中某个体生殖细胞中两对染色体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佝偻病基因B)。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一定是来自于父亲的
B.该细胞中存在两个四分体
C.该夫妇所生儿子的佝偻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来自母亲
D.该患病孩子体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14. 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及有关基因示意图。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染色体形态看,图2细胞可以是图1细胞分裂产生的
子细胞。

B.据图可以推断,图1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图2细胞
可能无等位基因。

C.从基因a和基因b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判断,一条染色体
上为a,另一条染色体上为b的原因是其中有一条发生了基
因突变。

D.图1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15.某动物的精原细胞(2N=32)的基因型为A a T t,该精原细胞通过减
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 a T的精子,如图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
体数/核DNA数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ef段
B.异常配子形成的原因是de段染色体分离异常
C.cd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32条
D.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 a T、t、t
16.已知三对基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型为A a D 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 D 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
现型,比例为3:3:1:1
C.如果基因型为A a B 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
种配子
D.基因型为A a B 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17.果蝇的X、Y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Ⅰ片段)和非同源区段(Ⅱ­1、Ⅱ­2片段)。

有关杂交实验的结果如下表。

下列对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通过杂交组合一,可直接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
B.Ⅰ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C.通过杂交组合二,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1片段上
D.减数分裂过程中,X、Y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Ⅰ片段
18. 下图甲、乙分别代表某种植物两不同个体细胞的部分染色体与基因组成,其中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卷叶(B)对直叶(b)为显性,红花(C)对白花(c)为显性,已知失去图示三种基因中的任意一种都会导致配子死亡,且甲、乙植物减数分裂不发生交叉互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植株均可以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若要区分甲、乙植株,可选择矮茎直叶白花植株进行测交
实验
C.由图判断图乙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因此两植株基因
型不同
D.甲、乙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茎卷叶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
9/16和1/4
二、非选择题
19.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性腺为材料进行了下列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上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__________。

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______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2)该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实验,结果如下:
由实验一可得出推论:_______含有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

由实验二可得出推论:这种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促成熟因子”的化学成分是_____;孕酮在实验二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图1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象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细胞甲、乙、丙、丁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此器官是______ ,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图______ 的变化特征.此器官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______ 条.
(2)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的有______ ,具有2个染色体组的有______ .
(3)曲线图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_____ 段,CD段对应于甲、乙、丙、丁中的______ 细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