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电气信息学院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实验内容:实验二:LG_10系列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三:重合闸继电器特性实验二 LG_10系列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继电器的原理及构造(采用整流式原理,嵌入式结构)2. 掌握继电器的检验方法(主要部分)3. 掌握移相器和相位表的使用方法二、结构原理继电器的原理接线图如下:三、实验步骤1、按图接好实验电路2、电流潜动和电压潜动的检查,要求电流和电压均无潜动a、电流潜动:电压回路⑦、⑧端经20Ω电阻端接,电流回路⑤、⑥端子通入额定电流5A,测量极化继电器线圈上的电压(即⑨、⑩端子上的电压),测得的电压应接近于0V(或不大于0.1v),如电压不为零,可调整电位器Rp1使电压为零。

b、电压潜动:电流回路⑤、⑥端开路,在电压回路⑦、⑧端子加电压100v,测量极化继电器线圈上的电压,测得的电压应接近于0v(或不大于0.1v),如电压不为0,可调整电位器Rp2,使电压为0。

反复调整电压及电流潜动,使极化继电器线圈上的电压均接近于0,然后突然加入及切除额定电流5A及额定电压100v,继电器接点不应有短时动作现象。

在电流回路开路情况下突然加入或切除(电压回路)100v,继电器触点同样要求不应有瞬时闭合现象。

若发现触点有瞬时接通现象,可更换比较回路的电阻核电容,使制动回路电容放电时间常数不小于工作回路电容放电时间常数。

更换后应重新进行潜动调整。

潜动调整结束后,将电位器锁紧。

3、动作区和最大灵敏角检查在额定电流及额定电压下,用移相器改变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角,读出动作边界的两个角度θ1和θ2(即继电器接点闭合和断开的两个边界交度)如图一或图二所示,按下式求最大灵敏角:φm=(θ1+θ)/2式中:θ1、θ2——加在继电器端子上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角,电流滞后电压时,角度为正值,电流超前电压时,角度为负值。

对于LG-11型继电器,当连接片HP接到-45°位置时,要求Φm=-45°±5°,当HP改接到-30°位置时,要求Φm=-30°±5°。

如上述要求达不到,可以改变谐振绕组的抽头及加减一小绕组来达到。

如改变匝数仍达不到要求时,则应检查谐振回路。

测量电容上电压和电感上电压,要求Uc-UL=10v~15v,如电压差过大则允许在电容C1上并联0.1uf ~0.47uf耐压为400v的电容。

4、动作电压检查在灵敏角及额定电流下,测量继电器的动作电压,要求动作电压不大于2v,返回系数不小于0.45,如发现动作电压过大,则应检查谐振回路电感线圈,有无短路匝存在,在正常情况下,在电压回路加100v电压时,电感线圈上电压UL应达到80v~90v,如发现返回系数过小,则应检查潜动是否调好,以及极化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及返回电流。

5、记忆特性检查在灵敏角下突然加0.5倍额定电流和10倍额定电流,电压自100v突然降到零,继电器应可靠动作。

做此项检验,模拟突然短路,因电流大,故需折除相位表,为能做到10倍的额定电流,可采用升流器来调节电流,可以减轻调压器负担。

四、实验数据1、电流潜动和电压潜动的检查结果:电流潜动:测出⑨、⑩端子上电压V=0.02V。

电压潜动:测出⑨、⑩端子上电压V=0.01V,接近于0,表示电压无潜动。

分析:V=0.02V,接近于0,表示电流无潜动。

V=0.01V,接近于0,表示电压无潜动。

2、动作区检查结果:相电压线电压φm =-30°0.3V 灭灯0.52V 灭灯0.6V 亮灯 1.039V 亮灯φm =-45°0.2V 灭灯0.346V 灭灯0.5V 亮灯0.866V 亮灯分析:当连接片HP接到-30°且接相电压时,动作区为0.3V-0.6V 当连接片HP接到-45°且接相电压时,动作区为0.2V-0.5V 3、最大灵敏角检查结果:分析:依据公式:φm=(θ1+θ2)/2可以计算出,同时从图中也可以读出当连接片HP接到-30°时,最大灵敏角为-30.23°;当连接片HP接到-45°,最大灵敏角为-42.93°。

4、动作电压检查结果:分析:从图中可以读出,在最大灵敏角-42.93°和额定电流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V=1V,满足动作电压不大于2V的要求;而返回电压V=0.5V,那么依据:返回系数K=返回电压/动作电压,得出返回系数K=0.5,也满足返回系数不小于0.45的要求。

五、实验思考1、为了检验继电器在正方向出口短路时,是否能可靠动作,在灵敏角下,必须使加入继电器的电流由某一电流(例如额定电流)突然增加至另一电流(例如10倍额定电流),与此同时,电压由100v突然降到零,继电器应可靠动作。

答:功率方向继电器在出口正方向短路时有电压死区,在电压为零时继电器拒动。

所以要用90°接线方式或加电压记忆回路来弥补这个缺陷,使在出口正方向短路时继电器也能正确动作。

在在最大灵敏角-42.93°下,继电器在正方向出口短路时,继电器会动作。

因为出现短路时电流会达到动作电流,而电压本来数值不大,影响就很小了,使得|KiIj+KuUj|>|KiIj-KuUj|,那么继电器会动作。

2、为了检验继电器在反方向出口短路时,是否能可靠不动作,在灵敏角反向处,所加电流、电压同于a,继电器应可靠不动作。

答:在在最大灵敏角-42.93°下,继电器在反方向出口短路时,继电器会动作。

因为出现短路时电流会达到动作电流,而电压数值不大,而虽然是反方向出口短路,但是仍然使得|KiIj+KuUj|>|KiIj-KuUj|,那么继电器会动作。

3、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通过实验有何收获,体会及改进的意见。

答:功率方向继电器对保护范围有方向性的区别,正方向短路时应可靠动作,反方向短路时应该安全不动作。

其原理是电压电流的相位差是否在整定范围内。

但是出口短路的情况会出现电压死区,导致继电器不能灵敏动作。

弥补措施为90°接线方式和加装电压记忆回路。

六、实验总结和体会在本次试验中出现的问题,一是指针超出了0—9 0 o 范围。

主要原因是象限开关选择不对,应立即切换象限开关,使指针在读数范围内。

若相位表指针过9 0度,象限开关就进行不同端的切换;若相位表指针在零点以外,则进行同一端的切换。

二是电压与电流的实际相位差角测量错误。

主要原因是测角与读角间的关系没搞清楚。

当象限开关处于不同位置时,只要将实际测量的电压、电流问的相位差角与表针指示角问的关系搞清楚,就能正确测量相位差。

从本次实验了解继电器的原理及构造,及采用整流式原理和嵌入式结构,掌握了继电器的检验方法,掌握了移相器和相位表的使用方法从本次实验,我还了解到,新型继电保护测试仪在现场的应用,给继电保护检验工作带来了方便,利用测试仪对功率方向继电器进行检验更加简便。

无论采用综合测试仪还是分立仪表对继电器进行检验,只要掌握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熟悉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就能做到快速准确地完成试验,充分发挥继电保护的作用,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实验三 DCH-1型重合闸继电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DCH系列重合闸继电器的结构及各元件的作用2. 掌握DCH系列重合闸继电器的调试方法二、继电器的构造及用途用途:DCH-1型重合闸继电器用于输电线路、变压器及母线的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中,作为主要元件。

DCH-1型重合闸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如下图所示:继电器各元件作用如下:时间元件SJ:DCH-1型重合闸继电器内采用DS_32C/2型时间继电器作为时间元件,用于整定重合闸继电器的动作时间。

中间元件ZJ:DCH-1型继电器内采用DZK_226型快速中间继电器作为装置的出口元件,用于发出接通断路器合闸回路的脉冲。

继电器有二个线圈,电压线圈靠电容放电时起动,电流线圈与断路器合闸回路串联,起自保持作用,直到断路器合闸完毕,继电器才失磁复归。

电容器C:用于保证重合闸装置只动作一次。

充电电阻4R:用于限制电容器C的充电速度,防止一次重合闸不成功时而发生多次重合。

放电电阻6R:在不需要重合闸时,电容器C经6R放电,起放电作用。

电阻5R:用于保证时间元件SJ线圈的热稳定。

信号灯XD:用于监视有无直流操作电源;用于监视重合闸继电器的所有元件及控制开关的接点是否完好。

电阻17R:用于限制信号灯XD上的电压。

电位器3R:用于调整充电时间的大小。

三、实验步骤按图接好实验电路1、时间元件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检查(1)增大输入电压,直到SJ铁芯可靠吸下时的动作电压,要求动作电压不大于70%的额定电压。

记录数据,填入记录表中。

(2)减小输入电压,直到SJ铁芯完全返回时的返回电压,要求返回电压不小于5%的额定电压。

记录数据,填入记录表中。

2、中间元件的动作电压和最小保持电流的检查输出电压为额定电压,手按中间元件衔铁,使其在动作位置,增大电流,松开衔铁,直到中间元件应自保持,记录最小保持电流。

重复上述步骤,测出中间元件电流线圈的最小保持电流。

3、充电时间的检查电压为额定电压,经15~25s后,短接⑤⑦,时间元件SJ线圈励磁,中间元件ZJ电压线圈因时间元件的延时接点闭合,电容C对中间元件电压线圈放电,而使中间元件可靠动作并能自保持住。

断开K1后,重合闸复归;再重复测定冲电时间。

4、检查放电电阻输出电压为额定电压,充电60s后,瞬间短接③、⑥端子,使电容C放电,接着短接⑤⑦,此时中间元件ZJ不应动作。

5、重合闸整定时间检查电压为额定电压,待电容C充电25s后,短接⑤⑦,电秒表起动并计时,待时间元件SJ的延时接点闭合,电容器C对中间元件的电压线圈放电,使中间元件ZJ动作,其常开接点闭合,停止计时,即电秒表上的时间为重合闸的动作时间。

试验应重复三次,要求每次实测值与整定值比较的误差不超过±0.1s。

四、实验数据重合闸继电器型号规范型号规格规范D C H— 1 220V1 A内、外部检查情况正常时间元件动作电压(V)返回电压(V)动作时间(s)整定值一次二次三次平均值129 18 2.2235 2.2211 2.2771 2.2498 2.2493 中间元件自保持电流(A)0.6T1- T=2.2211-2.2235=-0.0024(s)> (-0.1)sT2- T=2.2771-2.2235= 0.0536(s)< 0.1 sT3- T=2.2498-2.2235= 0.0263(s)< 0.1 sT均-T=2.2493-2.2235=0.0258 (s)< 0.1 s七、实验结论根据资料1. 在额定电压下,当环境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不大于70%时,电容器充电到使中间元件动作的电压值所必须的时间为15~25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