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读后感
其次在教学目标上也应体现“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知识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互渗透,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中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
过程中。
课程标准关注幼儿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幼儿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服
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
《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读后感
做为一名教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始终谨记着这样一句话“我会做好这份
工作”,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寻找乐趣,为之
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与汗水,这才是一名优秀员工最明智最正确的选择。
我读了《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里的“幼儿园本研修”部分,这部分内容使我了解
到为进一步发展幼儿教教育事业,我们国家进行多次幼幼教改革,所有这些努力使我们对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幼儿教育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同时也进一步掌握
了教育规律,对教师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知道要做好一个好老师,好班主任,应该
做到“三心二意”。
所谓“三心二意”,是指爱心、信心、恒心这“三心”,真情实意、
深情厚谊这“二意”,能做到三心二意的老师一定是热爱孩孩子,善于研究孩子、会呵护
孩子心灵、受孩子喜欢的好老师。
书中谈到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诸方面的问题都是通过不断的实
践研究,摸索出来的,以往的一日活动中存在着六多现象,即集体活动多于自由活动,教
学活动多于游戏活动,室内活动多于户外活动,等待时间多,控制时间多,班级人数多。
联系自己的教学,虽然仅是不同往日,幼儿教育更多体现的是以幼儿为本,更具科学性,
但不可否认有些时候在教育活动中,因急于求成,过多的干预了孩子的自由学习。
老师讲
的过多,限制了孩子思维的发展。
让孩子失去了自由探索的空间。
生活教育中有时缺乏耐心,不是去教孩子做,而是过多的帮孩子做,导致孩子们的自理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一个教师不管他唱的有多好,弹得有多棒,也不管他的课上的有多创新,如果没有很
好的师幼关系作基础,课堂上没有师幼良好融洽的情感交融,那么,他的教育也是失败的,只不过是一个人的表演罢了。
什么才是好的课程,好的教育?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一切以
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时刻把孩子放在心中,蹲下身子,用一颗童心与孩子交流,倾听他
们的声音,顺应孩子的年龄特点,说他们听的懂得话,把教育融进游戏盒生活之中,还给
他们自由的天空,让他们在快乐中健康的成长。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活得个体,同时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不能做控制者,一定要
在了解孩子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教育,灵活的教育个体,促使我们教师在教育
孩子的同时也要不多的学习,不断的向专业方向发展。
《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读后感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便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工作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全新的环境,全
新的人际关系,最初的新鲜过后,面对工作,总感觉自己在学校里学的那点理论知识怎么
也不够用。
我们的工作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教育对象是活的,
便注定了教师也必须“活”起来,怎样才能使我在面对幼儿时如鱼得水?怎样才能更快地
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胜任这份工作?班里的孩子怎样才能更好的成长?这些疑问尝尝萦绕心头。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每当我疑惑时,除了向同事、领导请教,我还从书中寻找答案。
工作后接触的第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是《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经别人推荐便
买了一本回来看,看后受益匪浅。
这一段话给我的教学路程上点燃了一盏明灯。
回顾自己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孩子。
当孩子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希望他们安静。
可是这种“约束” 对孩子
们没有任何作用。
相反孩子们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
因为在此时我是“主人”,
而孩子们是“服从者”。
所以他们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外人强加的,所以孩子们
的安静时一时的,只要我一离开,他们便会很快的开始交谈起来。
本书作者站在幼儿教师的角度,以一个幼儿教师的视角去看待幼儿教育工作中出现的
种种关系和问题,是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策略汇集。
内容包括: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三部分,用52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展示了当前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教育
技能,特别是书的第二部分:教师与家长,其中就怎样做好家访?怎样进行有效的家长约谈?怎样组织召开家长会?怎样与家长一起处理幼儿在园的意外事件?等问题进行了事例分
析与理论的概述,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书中举了大量的案例,其实这些案例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是经常会碰到的,所以
看着就很能引起共鸣,当我们遇到这些状况的时候是怎么在想的,怎么在做的,而书中的
作者又向我们传达了哪些教育理念和策略,看着看着总能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案例《依扬又笑了》,主要的内容是这样的:依扬是大班的一个女孩子,平时非
常开朗,但是在国庆节之后老师便发现她的情绪非常低落,而且有了一些以前并不会出现
的行为,比如在和小朋友闹矛盾时打了小朋友,老师也因此批评了她,依扬的情绪因此更
低落了,后来在一次无意间教师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起因是家长之间闹矛盾,老师就顿感
自己对孩子的不理解和缺少关心,于是就想了一些办法让依扬的脸上再次绽放笑容。
这样
的事例再寻常不过了,很多老师也都会碰到,忽然发现班上的某个孩子有了一些异样的行
为和表现,我们也许也会关注,给孩子一些安抚,过后就淡忘了,缺少了对孩子这一表现
的原因剖析和深入引导,暂时的安抚能给孩子带来一些快乐,但只有深入沟通和引导才能
彻底改变孩子的现状。
书中在案例的描述后有一个“分析和提示”,就是对这个案例的剖析,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分析孩子之所以产生这一行为的原因。
读了这本书,真的是受益匪浅,我一定会怀着“我孩子一起跳舞”的情怀投入到以后
的工作中。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保持一颗童心,学会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
接下来一个内容是“教育策略”,也就是我们老师可以怎么做,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教
育策略帮助孩子改变这一现状,很具体,比如就这个《依扬又笑了》的案例。
书中给予的“教育策略”是:1、要善于接纳和识别幼儿的各种情绪;2、帮助幼儿摆脱不愉快的情
绪;3、帮助幼儿学会控制情绪;4、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看了这些
建议后茅塞顿开,知道自己今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处理了。
本书分为四辑:“放在心上”、“墙外白杨瑟瑟摇”、“当下,我们怎样做教师”以
及“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书中所述既有作者从事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又有对小学教
育的看法,还有读书笔记和关于亲友的杂记,体裁上有随笔、对谈、日记、书信、散文等。
还有很多其它的案例,看了之后都很有用,她就像我的一个老师,在我耳畔娓娓道来,使我在不断有共鸣的情况下看完这本书,它也成了我的一个“智囊团”,在遇到问题的时
候就去问它。
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前方的路还很长,要打开的门还很多,我要做的,
就是不断去寻找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文章的“细节透视”从幼儿的生理、心理及发展规律进行深入剖析,又对教师的教育
理念和教育行为进行了分析阐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策略,读后给人豁然开朗的启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