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挂职学习心得体会

挂职学习心得体会

挂职学习心得体会导读:本文是关于挂职学习心得体会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范文一:校长挂职学习心得体会】为了提高我们的业务素质、管理水平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开拓办学思路。

宿州市教育局领导给我们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在我市选派21名校干赴马鞍山市挂职锻炼,足以说明市局领导对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度重视,信念之坚定,本人也感到机会难得,因此倍加珍惜。

20XX年10月10日,在市局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我被分派到马鞍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挂职学习。

在锻炼期间,本人参与了该校的各项活动,充满好奇,肩负责任和强烈的求知欲,报着虚心学习的态度,与各位领导们对接交流,认真聆听他们的办学经验介绍,并作了详实记录,参加各种会议,询求办学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深入听课并翻阅了学校的大量有关资料,探讨兄弟学校的先进做法等,通过锻炼学习,受益匪浅,无时无处不令我敬佩和感动。

深深地陶醉在学习的收获和幸福之中。

现就自己感受最深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优美的校园环境,创造优越的育人条件。

20XX年,市政府高瞻远瞩,一次性投资6000万元,校址新迁,划拨土地50多亩,行政办公楼、教学楼、体育馆拔地而起,餐厅、食堂、学生公寓相应俱全,一万多平米的塑胶操场整齐宽敞,设有篮球、足球、网球等场地及400米跑道,教学区建有标准的康复训练和学习专业用房,教室里都配有投影仪、宽屏液晶电视机,每个教师都配备一台教学用的笔记本电脑。

生活区每间学生宿舍配有独立卫生洗浴间及饮水系统,唤醒及紧急疏散装置等。

感恩话廊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用心感悟,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室里名人名言挂图激励学生残而有为,自强不息,处处都在告诉残障学生,我要感恩惜福,彰显育人效果,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给人一种“美”和“爱”的享受。

二、加强制度建设,注重人文管理。

学校“以爱治校”,“以情治校”,高度信任和尊重广大教师,给予每个人施展才能和充分发展的空间。

领导们勤政,廉政用春风细雨般地甘甜润育着所有师生教师们以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感化学生,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有章可循,张驰有余,领导与领导之间融洽相处,互敬互爱,充分体现了和谐校园的浓厚氛围,各项制度建立健全,从校园到教室,从走廊到馆舍,从前勤到后勤,可概括为“有法可依”。

三、献身特教的敬业精神。

在挂职期间,我有幸听了几节示范课,亲眼目睹了教师们精心备课,上课的情景,他们根据聋生的特点,采用直观教学,人人都能熟练驾驭教材,个个都是教学能手,有的还发表多篇论文,收集成册子,供兄弟单位学习和借鉴。

如今二个省级课题研究和三个市级课题研究已做出结题报告。

特校的大胆尝试,探索出了条成功之路。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教师的团结拼搏科学的引领导,开拓性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科研态度,共同走向辉煌。

我在挂职期间,尽可能多倾听、多交流与自己学校的实际相比较,深度反思,寻求学校发展谋略。

今后的工作思路是:一、多读书,多学习。

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二、营造和谐校园。

要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人文管理,民主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教师舒心地工作,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使学校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走特色强校的路子,要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经济建设,发挥自己的优势,砀山特校1959年创办,要抓住历史悠久和区域文化这一特点,强化内部管理,向培智康复和职业教育扩大并延深。

把我县特教事业做大做强。

此次挂职锻炼学习,大开眼界,我将铭记终身,成为我特教生涯中最美好,最温馨的回忆。

把汲取的营养和精华哺育在特教事业上。

【范文二:培训挂职学习心得体会】20XX年5月10日至20XX年6月20日昌都地区教育局组织全区部分小学校长一行28人来到天津南开区教育中心进行了为期40天的学习培训。

期间,我们分别听了南开区教育中心董景威、孙老师、常老师、天津师大张连生教授等几位专家学者的讲授教育理论知识,去了建民里小学、艺术小学等几所小学学习访问。

最后在南开区艺术小学挂职锻炼。

天津之行,有专家讲座的理论学习,有对各具特色的小学的交流访问,有深入学校工作中的挂职实践锻炼。

让我们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获得了新的启迪。

以下就是我的心得、收获及打算。

(一)心得体会通过此次培训,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了解了作为一名小学校长我们首先要了解最先进最前沿的教育改革发展信息,还要熟悉教育政策法规;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有自己明确的办学思想、超前的办学理念、清晰的办学思路、准确的学校定位。

一个好的学校的领头人,必须以学校教育为己任,爱岗敬业,与时俱进;必须要勤于思考,经常反思,不断总结工作中的得失;要善于交流,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建议。

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挖掘每个人身上的积极因素,因材用人,培养自己和团队的创新探索精神,投身于教研教改,终身学习,不断开拓。

一名小学校长,他首先要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因为他只有通过在第一线的工作实践才能很好的锻炼自己;还要是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我们要想办好一所学校,需要学习和了解的知识很多,如果我们的知识有限是绝对没有办法来管理好一所学校的;还要是一位好的疼爱孩子的家长,小学是小朋友,小孩子成长的摇篮,我们需要的是满怀爱心的校长;任何人都离不开周围的亲人、朋友、同事,任何国家也离不开周边国家的相互支持与帮助,当然,我们学校也离不开兄弟校的支持、还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鼎力相助,更离不开家长们的关注,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强的领导能力。

(二)我的收获理论学习中让我们最受感动的是王教授。

他的精彩的演讲“真、爱、严、志、勤、俭、谐、法”师德教育八法,渊博的知识、做人的原则、对生活的热情、对工作的热爱都让我们从心灵深处为之震撼。

他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还有张教授,在他那冷酷的外表下藏着一个火热的心,他就像是一本故事汇,永远有讲不完的生动的蕴含各种深刻道理的小故事,他活跃了我们的思维。

以前,我只知道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盲目地完成任务,应付工作组的检查,所以,这些年来都是在做重复的工作,缺乏主动性和主体性。

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学校应该有一个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需要认真分析自己所在学校的现状,制定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方法;通过学习,我对学校发展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深刻认识;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作为校长必须具备胆、识、法、情。

胆,就是作为校长要勇者无惧,仁者无忧,智者不惑。

识,就是要有学识,更要有见识。

法,就是要有规章制度,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去规范管理。

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以情感人。

学习之余我们还有许多出去游玩的机会,游玩中有个性的导游:爱唱歌的王导游,他一路给我们讲幽默故事。

还有性格开朗的李(小姐)导游给我们讲解“北戴河”名胜古迹,讲的井井有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有幸在5月23日瞻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遗容,这是我一生梦寐以求的事,我将永远不会忘记,天津市南开教育中心给了我千载难逢的机会!【范文三:学校挂职学习心得体会】20xx年xx月,我荣幸地被县委政府和县教育局选派到附中挂职学习三个月。

xx月xx日,与到二附中和附小挂职学习的两位校长一道,在大学到挂职的副县长带领下,我们一起到了三所学校报到。

报到时,大学及三个学校对我们的热情接待和精心安排,让我们对即将到来的学习岗位充满期待。

回顾三个月来的学习经历,深感自己在工作能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

一、学习的基本情况鉴于这次挂职时间较短,学校没有给我安排具体工作,主要根据我的意愿,采取全面了解、有所侧重的办法开展调研、学习和交流。

三个月来,我自觉服从安排,积极争取主动,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学习好的做法,接受新的观念,较好完成了挂职锻炼任务。

(一)主动融入集体。

进入附中的第一天起,我就进入了副校长的角色,较快地参与到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育管理等的活动中,与领导、老师融为一体。

期间我重点参加了学校的党政联席会,不断学习他们的办学思想、科研意识、学习精神和管理方法。

特别是参与每周的“晨会”、教代会、教师培训成果展示会等更是受益匪浅,在其中我边看边学、边学边思,不断提升自己。

(二)积极参加活动。

只要有活动我就参加,附中是名校,基本上每周都有国内外的学校领导到校参观学习,我抓住机会,深入其中学习不同学校的办学经验。

利用一切机会聆听专家讲座,特别是利用晚上不断到大学光华楼听讲座,以此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积极参加附中教师户外拓展活动,学习他们培养团结意识与合作精神的经验。

(三)深入课堂学习。

课堂才是了解教学的主阵地,所以我抓紧时间体验课堂,听课27节,这让我对附中的教育教学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胡凌、方勇等老师的课,更是对我今后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大有裨益。

(四)交流、借鉴经验。

多数时间我深入各处室,了解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办公室等部门的运作情况,并对照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经验的取舍。

(五)多渠道学习。

认真研读学校报刊杂志、教师论文,把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收集、翻阅档案材料,学习他们的规章制度,并加以整理,做好学习笔记,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二、总体感觉附中始建与1950年。

1962年定名为“大学附属中学”。

“”以先秦《卿云歌》中“日月光华,旦兮”诗句定名,取光华日新、自强不息之意,寄托着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附中始终坚持大学办学理念,秉承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素以教风学风严谨踏实、学生基础厚实闻名。

学校在继承发扬传统特色的同时,对“基础”的内涵不断延伸拓展,遵循“以德育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宗旨,针对高中生生理心理特点和高校学习的需要,更加强调学生自主发展,给学生创设学习和发展宽松的环境;尤其重视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要求老师指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国家的主人、时代的主人”。

现在附中已逐步发展并形成了“重基础、重能力、重创新和重个性”的办学特色,成为了上海基础教育四大名校之一。

三、引发思考的体会(一)实效的德育工作德育的核心在于“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在日常生活中、在点滴小事中感受道德规范,是谆谆教诲,循循善诱。

附中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和长远发展,确立了“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新”为目标,管理制度严格,课内外活动丰富,育人方式灵活。

附中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断探索新形式下与时俱进的德育教育新途径,已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旋律,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养成为主的德育新格局。

附中校园文化建设就充分体现着学校的育人宗旨,在环境设计上,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校园静谧,环境怡人,教室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教师也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室内室外,校内校外,学生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无时无刻不在感染、教育着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