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运动学图像专题复习2015.8
题目给我们一个图像,我们首先要看这个图像是描述什么物理量跟什么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看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
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这一步错了,那接下来所有你做的判断很有可能都是错的!
我们一定要学会从图像中尽可能多的读取到多一点信息。
给我们一个图像,我们除了要看横纵坐标外,还要看什么呢?
1、看变化趋势,看走势。
比如S-T 图像中,S 是随时间变大了,还是变小了,还是先变大后变小,等等。
2、看起点,也就是看截距。
比如S-T 图像中T=0时的位移,就代表物体的出发点离O 点多远。
再比如,V-T 图像中T=0时的速度就代表物体的初速度。
3.看斜率,弄懂图像中斜率代表的物理含义。
一般的,纵轴的单位除以横轴的单位得出来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是谁的单位,那么图像中曲线的切线斜率,它的物理含义就代表谁(不信,你试试)。
比如,从S-T 图像中切线的斜率就代表速度,切线的倾斜程度就代表物体速度的大小,越倾斜,速度就越大。
这里,还要注意速度的正负。
同样,V-T 图像中切线的斜率就代表加速度,切线的倾斜程度就代表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越倾斜,加速度就越大。
这里,要注意加速度的正负。
4.看面积,弄清图像中横纵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的物理含义。
一般的,纵轴的单位乘以横轴的单位得出来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是谁的单位,那么面积的物理含义就代表谁(不信,你试试)。
比如,V-T 图像中的面积就代表位移。
在这里,试卷对我们的要求就更高了,要求我们还要定量算出位移的大小。
追及、相遇问题常有以图像题出现的。
5.看交点。
如果时间为t 1时,两曲线有交点,那就说明,这时候两物体有相同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纵轴。
比如,S-T 图中如果图像有交点,那就说明那个时刻有相同的位移。
一、选择题
1.某物体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B.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 s
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 m
D.在t=4 s 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
2.A 、B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x-t 图像如图所示,则在0~t 0
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A 的位移最大
B.质点C 的平均速度最小
C.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
D.三质点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
3.下列图象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秒末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2 t/s O C v/ms −1 1 2 −2 s/m t/s O A 2 2 1 D v/ms −1 t/s O 2 2 1 B O 1 2 t /s s/m −2 2
A. t 1前,P 在Q 的前面
B. 0~t 1,Q 的路程比P 的大
C. 0~t 1,P 、Q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Q 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5.如图,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形式的汽车a 和b 的
(x-t )图线,则( )
A.在时刻t 1,a 车追上b 车
B.在时刻t 2,a 、b 两车引动方向相反
C.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不a 车大
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
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t =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 后位于出发点
正方向上
D.在t = 2 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7.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此可知 ( )
A. 2s 末物体返回出发点
B. 4s 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C. 3s 末与5s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8s 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8. 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下落
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则 ( )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高度为3 m
C.两个过程小球的加速度大小都为10 m/s 2
D.两个过程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9.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
其速度—时间图像如
图所示,那么在0~t 0和t 0~3t 0两段时间内( )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3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10. 在一次大地震的救援过程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
由落体运动,在t 1时刻,速度达到v 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
在t 2时刻以速度v 2着地,他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 1或t 1~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 的结论正确的是
A. 2v v ,t ~011=
B. 2v v v ,t ~t 21
21+=
C. 2v v v ,t ~t 2121+>
D. 2v v v ,t ~t 21
21+<
11.如图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 、B 两质点的x-t 图像, 则( )
A.t=0时,A 在B 的前面
B.B 在t 2时刻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 前面
C.B 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 小,t 2时刻后才大于A 的速度
D.A 运动的速度始终比B 大
12.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6s 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第二个2s 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 3s 末物体的瞬时速度为0,且改变运动方向
D. 4s 末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4m/s
E. 物体6s 内的位移为0
F. 物体前3s 内的位移为6m
G. 物体前4s 内的位移为4m
13.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做直线
运动的v-t 图像,则由图像可知( )
A.40s 末汽车在摩托车之前
B.20s 末汽车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60s 内两车相遇两次
D.60s 末汽车回到出发点
14.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 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
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
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15.如图甲所示,一小滑块m 从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由A 滑到C ,经历的时
间为t 1,如果改由光滑曲面滑到C ,则经历的时间为t 2. 关于t 1到t 2的大
小( )
A. 21t t >
B. 21t t =
C. 21t t <
D. 已知条件不足,不能判定
16.一个静止的质点,在0~4s 时间内受到力F 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在同
一直线上,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质点在( )
A. 第2s 末速度改变方向
B. 第2s 末位移改变方向
C. 第4s 末回到原出发点
D. 第4s 末运动速度为零
17.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 、B ,用轻弹簧连接,置于光滑的
水平面上,开始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 推木块A ,则弹簧在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
A 、A 、
B 速度相同时,加速度
A B a a =, B 、A 、B 速度相同时,A B a a > C 、A 、B 加速度相同时,
A B υυ> D 、A 、B 加速度相同时,A B
υυ<. B
F
A
二、计算题
18.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5秒钟速度达到6m/s后,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10秒,然后匀减速上升,经过10秒恰好停在井口,求矿井的深度?
19.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
(2)求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20. 汽车由甲地从静止出发沿平直公路驶向乙地停下。
在这段时间内,汽车可做匀速运动,也可做加速度为a匀变速运动。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S,那么要使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时间最短,汽车应如何运动?最短时间为多少?
21.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和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
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B和R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0,-L)和(0,0)点。
已知A从静止开始沿y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运动:B平行于x轴朝x轴正向匀速运动。
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在某时刻通过点(L, L)。
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运动速度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