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及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及解析

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里,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A.只有Ag B.Fe、Zn C.Fe、Ag D.Ag、Zn、Fe2.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矿石资源3.为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各组试剂不可以的是( )A.Fe、Ag、Cu(NO3)2B.Fe、Cu、AgNO3C.Fe、CuSO4、AgNO3D.Fe、Cu、Ag、HCl4.为探究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B.C.D.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得到铁B.铁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氢气C.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和水D.镁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6.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工业上可以利用H2 和 FeCl2 在高温反应器中制备,同时得到 HCl。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制备纳米级铁粉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纳米级铁粉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 Fe3O4C.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D.纳米级铁粉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是因为物质种类不同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中原子没有发生改变C.该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D.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8.某不纯的铁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18克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不可能是()A.锌B.铝C.碳D.银9.如图所示,在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个等质量的铁球,调平后将分别浸没在稀H2SO4和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A.右端上翘B.左端上翘C.保持平衡D.无法判断10.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丙不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表面有银析出,而乙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丙>甲>乙D.乙>丙>甲11.将一定质量的铝粉和锌粉加入到硝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定有锌和铜B.若滤渣中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一定为无色C.若滤液中有硝酸锌,则滤渣中一定没有铝和锌D.若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锌和铜12.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图中一定错误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A.B.C.D.13.用实验探究Al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若提供的试剂只有:CuCl2溶液、AlCl3溶液、Al、Cu和稀盐酸。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两种合适的试剂即可实现实验目的B.CuCl2溶液是不可或缺的试剂C.最多只能设计一种实验方案D.AlCl3溶液中加入Cu不能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14.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对Cu-Zn合金、Fe-Cu合金、Fe-Zn合金、Fe-Al合金进行研究,他们取其中一种合金的粉末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38g气体。

则该合金可能是()A.Cu-Zn合金B.Fe-Cu合金C.Fe-Zn合金D.Fe-Al合金15.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

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丁>丙B.丙>丁>乙>甲C.丙>乙>丁>甲D.乙>丁>丙>甲16.下列事实不能说明Zn比Ag活泼的是()A.Zn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B.Zn能与稀硫酸反应,Ag则不能C.自然界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Zn,而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AgD.Zn的熔点为420℃,Ag的熔点为962℃17.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金属R活动性比Cu强C.金属R可能是铝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18.先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

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丁>丙>乙>甲D.乙>甲>丁>丙19.如图所示实验内容为探究铁、铜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铁银铜B.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有气泡产生C.三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D.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附着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20.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质量减轻;④溶液的质量增加。

以上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21.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①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Fe③溶液中只有Cu2+,不溶物为Fe ④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为Fe、Cu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22.向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有气体生成B.溶液中有氯化铜C.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D.溶液质量一定减小23.仅用下列各组试剂无法完成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A.Zn、Ag、CuSO4溶液B.Cu、ZnSO4溶液、AgNO3溶液C.Zn、Ag、稀硫酸、ZnSO4溶液D.Zn、Cu、稀硫酸、AgNO3溶液24.自从央行公告第四套人名币1角硬币从2016年11月1日起只收不付后,“菊花1角”身价飞涨。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菊花1角”材质特殊导致日渐稀少,其使用了铝锌材质。

铝、锌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则说法正确的是()A.铝比锌的金属活泼性更弱B.相等质量的铝和锌和足量稀硫酸反应,铝产生的氢气多C.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铝多17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B.铁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最大C.锌一定过量D.镁一定过量26.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化学学习中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B.Ag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C.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l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27.分别向50gFeSO4和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Mg粉恰好完全反应。

随Mg粉消耗,Mg粉与溶液中FeSO4、CuSO4的质量变化见图。

请读取图象信息并结合金属活动性服序分析,下面说法不合理的是A.反应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FeSO4<CuSO4B.反应后,两溶液底部分别析出的金属是Fe和CuC.反应后,两溶液底部析出金属的质量:Fe<CuD.反应后,若FeSO4和CuSO4对应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则A>B28.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铝制品表面应常用钢刷擦洗B.可用铁桶盛装农药波尔多液C.焊锡(锡铅合金)的熔点低,常用来焊接金属D.钢因为比生铁的含碳量高,所以应用范围更广29.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滤液中最多含有两种溶质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C.滤渣里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一定没有Zn30.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

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c>b>aB.b>a>cC.a>c>bD.b>c>a【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里,搅拌,因为铁的活动性大于银小于锌属于能置换出银,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Fe、Ag。

故选C.考点:金属的活动性2.B解析:B【解析】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正确;B、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错误;C、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正确;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节约了金属资源,减少的冶炼金属产生的污染,保护了环境,正确。

故选B。

3.D解析:D【解析】D选项中铜,银都不与盐酸反应,所以不能区分铜银的活动性4.A解析:A【解析】A、铜不能将硫酸亚铁中的铁置换出来,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银不能将硫酸亚铁中的铁置换出来,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银的强。

但没有比较出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错误;B、铜不能将硫酸亚铁中的铁置换出来,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铜能将硝酸银中的银置换出来,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的强,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是铁、铜、银,正确;C、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银不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的强,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是铁、铜、银,正确;D、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铜位于氢的后面;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铁位于氢的前面;铜能将硝酸银中的银置换出来,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的强,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是铁、铜、银,正确。

故选A。

点睛: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最简单的方法有两种:用中间的金属和两边金属的溶液或中间金属的溶液和两边的金属。

如判断铁、铜、银的活动性顺序,方法有:硫酸亚铁溶液、铜、硝酸银溶液或铁、硫酸铜溶液、银。

5.A解析:A【解析】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得到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B、铁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氢气和硫酸亚铁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C、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和水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D、镁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和氯化镁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置换反应概念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反应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6.D解析:D【解析】A.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制备纳米级铁粉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正确;B. 纳米级铁粉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Fe3O4,正确;C. 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被氧化,正确;D. 纳米级铁粉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是因为物质颗粒大小不同,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不同,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