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浇注料施工方案

浇注料施工方案

目录1. 工程概况及工程量2.编制依据及相关文件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4.施工方法及作业程序5.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预防6.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6、#7机组检修锅炉炉墙耐磨耐火浇注料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工程概况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巡检司镇巡检司电厂#6、#7机组检修锅炉炉墙耐磨耐火浇注料施工工程。

该炉炉膛膜式壁、炉膛烟气出口、旋风分离器、屏式过(再)热器、炉底风室的内衬材料设计为敷管式超薄型衬里结构;而点火风道大部分采用耐磨耐火结构;返料系统及交叉烟道等都采用多层绝热衬里结构。

对这些运行环境温度高、气流流速快、物料浓度大且对炉管和结构件有严重磨损和高温热冲击的部位,均必须进行抗磨损、防火和隔热保温的有效保护施工工作。

工期预计工期从2014年-----月-----日到-------月--------日2.编制依据:本方案是根据巡检司电厂#6、#7机组检修锅炉炉墙现场损坏实际情况、及国内有关的规范进行编写。

相关文件:《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耐火材料的保管、堆放、运输及验收规范》GBl0325-88;《火力发电厂耐火材料技术条件与检验方法》SDJ66-82《工业锅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9-92)部颁《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GBJ21 1-87)《工业锅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9-92);《锅炉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T5009.1-92;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技术准备施工图纸齐全,由工地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员进行#6、#7机组检修锅炉炉墙耐磨耐火浇注料施工现场研究施工相关实际审核,并由项目部工程管理部门组织#6、#7机组检修锅炉炉墙耐磨耐火浇注料施工相关专业进行核实研究,部位损坏严重无误。

施工方案已确定,并公司技术负责人、项目部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设备、工具、临时脚手架等现场施工措施准备工作就绪。

施工方案编制完毕。

技术人员按照施工方案,已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并进行交底双签字。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配置、资格作业人员职责分工和权限作业工机具材料和设备作业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要求:施工中所使用的油漆必须按指定的牌子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原始材料、半成品等无论何方供应,必须逐一验收,核对计划单或供货单与供货数量、品种是否相符,并做好进货登记台帐和检查、验收记录,未做检查验收,严禁签字收货。

材料的检查包括外观质量,材质、规格及证件等,发现变质或过期的、材质单不符合要求的,不得用于本工程。

喷涂过程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要立即报告,等候处理意见,不得随意使用。

对于不同牌号的油漆,应分别堆放,用标识牌(标明材质、规格)标注,防止施工过程中用错材料。

安全器具准备好安全帽、安全带、口罩、安全围栏、安全警示牌、防护目镜等。

施工条件所有设备及管道检查完毕,钢材表面不应有焊渣、焊疤、灰尘、油污、水和毛刺等。

所有设备及管道化学除锈达到标准后,施工范围内无杂物及灰尘。

对任何有破损和有缺陷的油漆必须进行清理打磨。

现场准备工作就绪。

4.施工方法及作业程序施工方法和工艺施工图搭设脚手架检查损坏部位清除旧材料焊接抓钉金属件处理及膨胀缝留设木模制安浇捣浇注料捣打成型拆模养护施工图严格遵从施工图、内衬说明书、施工规范和标准以及优化施工要领书的要求施工。

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工序均必须按Is09001:2000的标准、程序文件的要求等实施质量控制,保证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

脚手架针对该工程锅炉高度高,内衬料面积大,范围广,炉膛及旋风筒人孔少等特点,施工各部位内衬料前,由合格的脚手架工先在各施工部位搭设运料和操作脚手架平台,保证运料方便、快捷、操作安全,并要求搭建的脚手架及平台安全牢固。

、抓钉(钢筋网)焊接在焊接施工图布置的各种钩钉前,先将焊接部位的脏物及各种杂物清理干净。

按要求预先焊接好抓钉组件(必须采用直流电焊机焊接)。

按施工图设计的布置尺寸进行放样画线,对转角和人孔以及特殊部位进行加密,并视浇注料厚度进行接长和切短(该项内容,在施工中特别重要,应认真施工),对于超出销钉(抓钉)经验布置间距的部位,尤其更有必要补加金属抓钉。

由于钢筋网格在实际运行时经常产生分层劈裂作用,从而导致衬里脱落,必须在钢筋网格上补焊V型抓钉(作为应急措施措施之一,现场可手工简易制作)按施工图要求使用规定型号的抓钉,严禁代用和错用,并严格控制抓钉布置间距。

不同材质的抓钉所使用的电焊条牌号不一样,严禁代用和错用。

必须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有正规合格证的电焊条,严禁使用不符合焊接规范规定的代用焊材。

对一般电焊工而言,使用直流电焊机和使用交流电焊机进行不锈钢焊接时其焊接质量有很大的区别,直流电焊机的焊接质量远优于交流电焊机的焊接质量。

本项目抓钉的焊接工作量较大,必须使用直流电焊机焊接,焊接时要求焊材熔透,焊缝无夹渣、无超标气孔。

焊接完毕后,应按焊接规范打磨清理焊渣。

通过锤击或手工弯曲等方法逐一检查每一个抓钉的焊接强度。

金属件处理及膨胀缝留设在施工浇注料的部位,如遇有金属穿墙件和仪表管件,在制模前应在金属表面包扎2mm厚的陶瓷纤维纸,如果是钩钉并使用的耐磨耐火材料,则在钩钉末端20±5mm范围内浸渍至少lmm厚的沥青漆。

浇注料膨胀缝的留设,按东锅的设计要求执行或采用施工压缝进行。

木模制安在需预制模板的施工部位,木模按施工图设计的几何尺寸和浇注料设计厚度(适当考虑重量位移因数)进行木模放样、预制并现场拼装,要求模型尺寸准确无误,拼装牢固,保证浇捣时无移位和松动现象。

模板材料必须光洁且不易吸水,最好采用塑料板或竹夹板,在其表面涮一至二道脱模剂,以便脱模,保证浇注料施工厚度和施工后表面光洁无麻面。

施工用水本项目内衬料(浇注料)的施工用水,必须是生活洁净水,要求PH值在6~8的范围内,含氯根离子≤50PPM。

严禁使用成水和带悬浮物的其它用水。

施工前,应对现场用水进行取样分析,水质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关于施工用水,本公司施工单位应与建设单位积极协商。

考虑总用水量有限,如现场施工用水供应确实困难,万不得以可考虑采用电厂除氧水。

混合作业现场堆放的所有耐火耐磨保温材料均需符合防雨、防潮、防晒、防冻的存放要求,材料的堆放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要求。

配料、拌料施工时,严格按材料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进行过磅配料,过磅配水(或粘结剂)。

加料加水(或粘结剂)的先后顺序及搅拌和搅拌时间不允许随意变更,也不允许任意提前或延长搅拌时间。

如有钢纤维的耐火材料,应在施工操作时注意防止钢纤维扎伤手脚。

在符合要求后倒出搅拌好的料并立即运走,在料倒出搅拌料筒后,无论运走与否,不允许再回到料筒中搅拌使用。

在每次施工结束后,应将料简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记录好配料、搅拌时间各项记录。

不允许不同类型的材料在同一搅拌机中拌和(如致密浇注料、保温浇注料、可塑料、灰浆等)。

环境温度及水温:搅拌料水的温度要求不低于10℃,施工时,搅拌及施工环境温度不低于5℃,也不能大于35℃。

如果在冬/夏季施工,应采取加热/降温措施,保证施工和拌料用水及环境温度合乎要求,以保证施工质量。

最佳施工环境温度为10_-30℃。

(切记:施工用水的质与量及环境温度的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浇捣浇注料:在浇捣浇注料时,大于35mm厚部位的浇注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捣时应缓慢插入料层连续振动,缓慢拔出,以防留下孔洞和漏振,每点振动时间不宜过长。

以防粗大骨料上浮,振动过程中,振动棒不得过多碰撞模板、钩钉。

在浇注大于35mm厚的耐磨浇注料时,面积大于1㎡的部位,分两个点同时施工;大于1.5 ㎡的部位分三个点同时浇注,以保证拌好运到的料在规定的时间内浇注完;小于35mm厚部位的浇注,优先使用能自流平、自动脱气的自流浇注料施工。

如使用流动性普通的振动浇注料,在振动时,采用Φ25mm的振动棒,在棒端部焊接Φ16m园钢300mm长,将其伸入模板内进行振动,或采用木榔头沿高度方向向下轻轻的振动模板,以保证浇注料密实,不出现蜂窝麻面,但不宜过频过重的敲击,更不允许垂直模面用力敲打,以防模面泛浆严重。

在浇注料浇注前,应将模板内脏物清理干净,在浇注接头部位料时,先将原浇注料接头面清理干净,浇注润湿后再浇下段浇注料。

尽量避免在厚度太小的部位使用振动浇注料。

捣打成型耐磨可塑料的施工,原则上不需支设模板,但必须保证金属销钉的间距适中,以30-45mm为宜。

间距太大的应补焊V型抓钉,所有圆弧过渡段应补焊长的V型抓钉。

捣打成型前应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请除浮灰及杂物。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各工序间应密切配合,环境温度低于5℃时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耐磨可塑料捣打施工应连续不断地进行,一般应顺烟气流向进行(但经验表明分离器可塑料施工采用俯视逆时针方向施工效果更好).若必须中断时,需用塑料布覆盖交接面,防止表面脱水,若中断时间长而交接面干硬的话,应切割成台阶或预留成台阶,将干硬面蘸水用钢刷刷毛,然后方可接着施工。

可塑料捣打施工时,先将料坯紧密无问地填塞起来,多名施工人员联片沿同一方向或呈放射状方向施工。

捣固机、风镐或木锤的工作面操作时应至少叠加1/4左右,捣打3-5遍。

可塑料的厚度以30-90mm为宜,必须按照规定厚度一次性布料,切忌在平行于工作面的方向上出现分层施工现象。

施工段基本捣打完后,注意用平板通过锤头的敲击使工作面保持平整,凸出部分须用铲刀切除,凹部需挖掘后再填平补齐。

如表面变干,需用少量水喷雾润湿后再进行相关的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通常包括表面修整、扒毛、刺扎排湿气孔和切割膨胀缝等。

用平板找平的表面通常较光滑,需用钢刷轻轻刷毛,以露出内部气孔,便于水分的排除。

刷毛后的表面还需用Φ4mm的钢钎(即透气针)刺扎排气孔,排气孔的深度以l0-12mm为宜,排气孔的中心间距为150--250mm,原则上应避开金属销钉。

用耐磨可塑料施工的平整面原则上不需预留膨胀缝,机械性胀缝除外,有建筑缝或冷接点就可以了。

机械性胀缝可以按设计要求切割出,也可以预留,切割时用切缝刀切制,拔刀应缓慢,以防破坏炉顶衬体。

圆滑突变面的拐点部位则需预留或切割伸缩缝,宽度2-3mm,深度小于1/2衬层厚度。

拆模拆模在浇注料浇好24小时以后拆模,如果施工环境温度较低,为了使浇注料强度能达到50%以上,则在施工完后,用电弧灯、取暖器等加热设备来提高周围环境温度,以利于24小时后拆模。

拆模时不允许乱砸乱撬,不允许堆放在浇注好的浇注料面层,应堆放在操作平台上,拆下的模板应立即运走,送到木模预制间清理干净,修整后再用。

养护浇注料在浇注完成24小时后进行拆模,拆模以后进行自然养护。

施工体经表面处理后,原则上应及时组织烘炉,如不具备及时烘炉条件,应对施工体采取防潮保护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