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花炮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由于受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挤压,县花炮产业曾一度陷入
沉寂,随着近几年来全国200 多个城市相继对花炮燃放由禁改限,又重获发展商机。
然而去年以来,由于受花炮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通道不畅和全球金融危机等多重利空因素的影响,花炮发展又深陷困惑与迷茫。
如何让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花炮产业遇困扼而不折,遭重挫而不倒,重新迎来发展的春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花炮产业发展困境
1、外部发展环境堪忧。
首先,全球经济形势疲软。
由
美国次级债风波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消费者信心指数不断下降。
据统计,全县花炮出口订单锐减
20%左右,内销市场也下滑10%左右。
其次,出口运输通道不
畅。
2 月,广东佛山粤通仓储运输公司花炮仓库发生爆炸后,承担全国花炮出口量60%的三水港和南沙港退出花炮运输市
场。
上海港要求必须实行产地监装,并严禁出口礼花弹等以的产品,严禁烟花爆竹在港口停留。
运输通道的异动和单
,导致海运费用成倍上涨。
第三,原材料价格上涨加速。
近两年来,花炮原辅材料价格大幅攀升,由于花炮企业在销售渠道把握等方面的不利,加上行业自律能力欠佳,企业恶性竞争等因素,企业利润不断下降,导致不少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据统计,全县企业停产75 家,占%;半停产
企业81 家,占%。
2、传统主产区地位弱化。
在全国四个花炮主产区中,
浏阳占出口市场份额的60%,在烟花生产、燃放及出口市场
主导地位和市场竞争力遥遥领先; 上粟有花炮企业1000 多家,年产值近40 亿元; 醴陵的花炮机械和小型烟花发展处于行业领跑地位。
相比如言,花炮的比较优势不断弱化。
随着花炮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原材料不断革新,给花炮产业注入了全新的发展元素,内蒙、安徽、陕西、河南、四川等非传统产区省份又大上花炮企业,占据着“就地销售”的绝对优势, 正以年均增长15-20%的速度抢占市场。
花炮的市
场份额正受到来自各个层面的挤压,传统的手工技术优势和主产区地位在逐渐弱化。
3、自身缺陷日益突显。
一是烟花企业与爆竹企业比例
失衡。
全县现有花炮生产企业547 家,其中生产烟花的仅有
102 家,占%,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市场,仅充当贴牌加工的角色。
由于没有大型烟花企业的支撑,花炮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有限,只能生产加工一些低附加值的“大路”产品。
二是出口企业与内销企业比例失衡。
全县没有国内知名的大型花炮贸易公司,拥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只有23 家,仅占全县花炮企业的%;出口供货企业94 家,占企业总数的17%,大部
分企业以内销为主,80%没有注册商标,内销企业的管理和
产品质量也没有外销企业规范,企业的订单大都是通过三次左右转手得到。
三是产业的聚集度与主产区的称号失衡。
目前,在全国前10 位的花炮生产型企业、贸易型企业和焰火燃放企业中,没有一家是在发展成长起来的。
由于没有占据产业链高端的巨无霸型企业,花炮在整个行业没有话语权。
原材料本地化生产程度低,每年从外地购进氧化剂、合金粉等原辅材料达3 亿多元,近年来虽然迅猛发展的新型花炮材料和花炮机械也远远落后于浏阳和醴陵。
目前,花炮产业有
80%仍处于低附加值产品加工环节,产业的聚集度仍有待加
强。
另外,在全县花炮从业人员中,高中文化的占%,大专文化的占%;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仅6 人,具有初级技术职称的27 人,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和标准化生产的原动力。
、对策思考
破解花炮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困境,要在遵循其自身发展
规律的基础上,找准着力点,确立主攻方向,凝聚合力,举力突
破。
1、争取政策支持,凝聚发展合力。
目前,全世界花炮
产品90%来自中国,中国的花炮在全世界具有核心竞争力。
然而,由于花炮行业的高危特性,上级有关部门非常关注花炮行业
的安全问题,甚至有时把花炮生产简单地视为洪水猛
陵、上栗等主产区携手合作,谋求国家部委对花炮产业的政 策支持,请求国家交通运输部出面协调花炮出口受阻事宜, 同时努力协调各港口和国际船务公司减少对花炮出口的限 制,探索和寻找新的花炮出海港口,破解全国四大花炮主产 区在花炮出口运输上既无定价权,又无渠道选择权的尴尬。
同时,在出口退税和产业标准的制定上,要争取上级的政策 支持,以促进花炮产业的良性发展。
对而言,要争取把花炮 产业列为省级重点扶持产业,拓展花炮产业发展的政策空间, 实现、上粟和李渡花炮的优势互补,打造与湖南相抗衡的花 炮强省。
目前,重点要尽快促成南昌危货码头的开通,以缩 短陆路运输里程,减少危货运输节点,降低危险系数,节省 运输成本。
2、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聚集。
通过引进或扶持等
方式,弥补不足环节,完善花炮产业链,将产业链的定位逐 步提升至燃放会展、设计研发、咨询培训等价值链高端。
是完善花炮产业链下游层面——原辅材料生产。
通过各种形 式,营造良好的原料开发环境,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原材料
厂商到设立分支机构,大力支持“康安一号”原辅材料的研 销售。
按照省政府提出的烟花爆竹行业 “做强、 做优、做稳” 的总体要求,稳固原有的花炮生产、销售为核心的链条,鼓 励企业走规模化、 专业化和集约化的发展路子, 组建以资金、 技术、土地等要素为纽带的花炮企业集团。
引导各生产企业 向吸收现代科技成果方面转变,向烟花、爆竹两大类并举转 变,向出口与内销并重转变。
三是发展花炮产业链上游层面
外贸、燃放。
主动与大型物流企业合作,搭建功能齐全 的物流通道,为本地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仓储、配货、运输等 服务; 大力引进国内知名燃放企业到发展,吸收一些音乐人 才和策划人才,根据不同的燃放主题,把不同的礼花与相适 应的音乐相配,提高艺术燃放档次 ; 扶持本土花炮贸易公司 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全球知名的大型贸易集团到成立办事处, 从而直接下单到花炮企业。
i=r ?
花炮产业发展始终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县要与浏阳、醴
发与推广 ; 二是巩固花炮产业链中游层面 花炮成品生产、
3、推进科技创新,抢占行业高点。
全力推进企业与高
校、科研院所联合与合作,将花炮作为科研机构的实训基地,通过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在生产专业化的道路上实现产品的高新化,让企业自觉成为开发创新的主体。
一是花炮药剂创新。
积极与高等院校广泛开展合作,借助外力,研制和创新生产花炮的安全药剂,研制取代黑火药的无烟、少污染的发射药剂。
二是花炮机械创新。
以研制和推广花炮新型生产机械为先导,推进花炮生产从原始的手工作坊式操作转变为机械化生产; 优先研制推广混药、装药、造粒、干燥等危险工序的机械设备,减少药物对人体的危害,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三是花炮产品创新。
每年组织一次
全县花炮新产品评比,引导企业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 尽快
促成万广源礼花弹项目达产达标,生产适合大型庆典活动的各种礼
花弹,开发适合小型庆典的盆花烟花和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组合烟
花; 大力发展以华泰烟花为核心的日景烟花、日景礼花、日景玩具烟花,抢占日景烟花系列发展先机。
四是花炮包装创新。
融合全国
各地风俗习惯和世界各国的风土民情,加大产品包装的开发,以良
好的储运安全系数、美观刺激的外包装吸引消费者。
4、培育花炮文化,营造发展氛围。
从文化的角度认知
花炮、解读花炮,对花炮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精心组织挖掘。
充分挖掘光绪十年株潭街“爆竹庙”和解放前
县城“赤帝庙”花炮文化内涵,整理民间花炮传说和花炮制作工
艺,组织人员编著《花炮志》和《花炮产业发展规划》,积极申报“花炮”商标,不断完善花炮理念体系。
是要做好融合文章。
把花炮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择址兴建花炮大
楼和花炮观礼广场,使之成为集展览、燃放、现场体验于一体的国
际花炮文化展示交易中心; 着力打造以凤凰山公园为中心的320 国道花炮文化展示带或以龙珠广场为中心的龙河两岸花炮文化展示带,用烟花彩灯、花炮技艺雕塑、大型广告牌来营造花炮文化氛
围。
把花炮文化融入旅游产业,充分利用竹山洞和九龙漂流的旅游
品牌效应,将花炮的生产制作、文化创意、产品展示、燃放艺术与
钟灵毓秀的自然、
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独特的花炮旅游资源。
把花炮文化融
入企业经营理,引导花炮企业科学化与人性化管理,培育企业花炮
文化,从而形成企业独特的价值观,用花炮文化来增强员工凝聚
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三是搞活会展文化。
在成功举办首届花炮
文化节的基础上,今后每两年定期举行花炮文化节活动,围绕花炮
文化不断开展全方位学术活动。
通过举办会展活动,吸引全国各地
甚至海外的烟花爆竹厂商到参展,吸引全球烟花爆竹经销商把注意
力集中到来,努力把建设成世界有影响力的烟花爆竹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