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一、教学内容: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3、掌握键盘的使用,熟练掌握标准指法操作;4、了解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编码。
5、计算机病毒诊断及防范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发展史(包括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史)、类型、应用领域及前景;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及硬件系统构成,了解微机的硬件系统,包括掌握微机系统硬件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
了解微机的软件系统,包括掌握机器指令与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概念;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包括了解二进制数概念、计算机内采用二进制数的优点。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史和应用领域,计算机软件系统及硬件系统构成,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难点: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
四、教学方法:讲授(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讲、计算机概述(2学时)1、什么是计算机(概念)2、计算机发展过程3、计算机的分类: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机、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4、计算机的主要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注:记住一些专用名字的缩写5、鼠标的基本操作包括:指向、单击、右击、双击、拖动、滚动。
指向:指向操作是指移动鼠标,使鼠标指针指向目标;单击:单击操作是指单击一次鼠标左键,一般用于选择对象;右击:右击操作是指单击一次鼠标右键,一般用于打开快捷菜单;双击:是指连续快速两次单击鼠标左键,一般用于打开文件夹或运行可执行文件;拖动:拖动操作是指按下鼠标左键不放,移动鼠标,一般用于移动对象;滚动:滚动操作是指滚动鼠标的滑轮,一般用于浏览对象。
6、主要功能键介绍回车键<Enter>:一般表示命令的确认,在文字录入时表示结束一段,光标移到下一行。
删除键<Delete>:删除光标右边的一个字符或选定的对象。
退格键<Back Space>:删除光标左边的一个字符或选定的对象。
大写锁定键<Caps Lock>:对26个英文字母起作用,当<Caps Lock>指示灯亮时,输入大写字母;当<Caps Lock>指示灯不亮时,输入小写字母。
数字锁定键<Num Lock>:对数字键区的数字键起作用,当<Num Lock>指示灯亮时,实现数字输入;当<Num Lock>指示灯不亮时,实现编辑功能。
上档键<Shift>:对主键盘区的双字符键起作用,当按下<Shift>时,输入的是双字符键的上字符;当不按下<Shift>时,输入的是双字符键的下字符。
控制键<Ctrl>:与其它键组合使用,实现控制功能。
插入键<Insert>:编辑文档时用于在“插入”和“改写”之间进行切换。
光标移动键<→、↑、←、↓>:光标按箭头方向移动一个字符。
第二讲、计算机系统(2学时)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辅相成,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统一体。
1、计算机硬件系统硬件系统组成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1) 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单元,简称CPU。
CPU的作用是处理数据、存取数据或指令、协调各部件工作等。
2) 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数据和程序。
存储器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内存又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外存分为软盘、硬盘、光盘、磁带它们的特点和缺点存储器的有关术语简述如下:*位(Bit):存放一位二进制数即0或1。
位是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
*字节(Byte):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
为了便于衡量存储器的大小,统一以字节(Byte简写为B)为单位。
字节是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地址:整个内存被分成若干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一般可存放8位二进制(字节编址)。
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放数据或程序代码。
为了能有效地存取该单元内的内容,每个单元必须有唯一的编号(称为地址)来标识。
*读操作(Read):按地址从存储器中取出信息,不破坏原有的内容,称为对存储器进行“读”操作。
*写操作(Write):把信息写入存储器,原来的内容被覆盖,称为对存储器进行“写”操作。
*主频主频是衡量CPU运行速度的重要指标。
它是指系统时钟脉冲发生器输出周期性脉冲的频率。
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目前的奔腾Ⅵ微处理器的主频已高达1.5GHz、2.2GHz。
*字长字长是CPU可以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
如64位微处理器,一次能够处理64位二进制数据。
常用的有16位、32位、64位微处理器。
3)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将它们转变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形式存放到内存中。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数字化仪、麦克风等。
4)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存放在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所能接受的形式。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等。
2、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1). 系统软件(1)操作系统(2)语言处理程序(3)数据库管理系统(4)网络管理软件(5)常用的服务程序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在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为解决各类专业和实际问题而设计开发的一类软件。
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多媒体制作工具、各种工程设计和数学计算软件、模拟过程、辅助设计和管理程序等。
3、掌握正确的打字方法•(1)打字姿势•开始打字之前一定要端正坐姿。
如果坐姿不正确,不但会影响打字速度的提高,而且还会容易疲劳,出错。
①脚平放,腰部挺直,两臂自然下垂,两肘贴于腋边;②身体可略倾斜,离键盘的距离为20—30厘米;③打字稿件放在键盘的左边,或用专用夹夹在显示器旁边,打字时眼观文稿,身体不要跟着倾斜。
打字姿势归纳为:直腰、弓手、立指、弹键(2)打字指法打字的指法非常重要,掌握正确的指法是提高打字速度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讲、数据编码和进制转换(4学时)•1、编码指采用少量的基本符号按照一定原则,用以表示大量的、复杂多样的信息。
•1)字符编码•字符编码采用的是“ASCII码”,即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
•2)汉字编码•输入编码主要分为四类:数码、音码、形码、音形码。
•我国的汉字编码规范采用的是1981年5月国家标准局颁布的GB2312-80标准,称为国标码,包括按拼音排序的一级汉字库3755个,按部首排序的二级汉字库3008个,还有682个字母和图形符号,共计7445个汉字及符号等。
把区位码转换成国标码和机内码的方法是:首先把十进制的区位码按区位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数并分别加上2020H,即为国标码,再加上8080H,即为机内码。
•2、常用进制及其转换•1)常用进制: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2)主要概念•基:某种数制所使用的全部符号的集合。
•基数:基的个数。
•位:每个符号在数中的位置。
•权:每个数位对应的单位值。
3)不同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数)下标•4)不同进制数的分解表示法5)不同进制转换(1).非十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求和法] 对非十进制数按权展开求累加和即可。
(2).十进制转换为非十进制例:将十进制数105.125转换成二进制。
1)整数部分[取余法] 用r进制的基数逐次去除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直到商为0,取其余数。
2)小数部分[取整法] 用r进制的基数逐次去乘十进制的小数部分,取其整数。
第二步:将十进制数0.125转换成相应的二进制。
本节主要讲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转换,其它进制制作了解。
第四讲计算机病毒诊断及防范(2学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有两台相同配置的计算机,经过两个月的使用却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其中一台性能依然很稳定,而另一台却出现经常性死机现象,并且其运行速度非常慢,由此向学生提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经验来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一位代表发表一下观点,然后由教师逐一记录每一组的观点,并进行整理和总结,根据总结开始逐步导入新课:1、计算机的工作环境①温度②湿度③清洁度④电磁干扰⑤电源2、正确使用计算机,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①经常性使用计算机②正确开关机③安装拆卸计算机硬件设备时,必须断开与市电的连接,并确认身体不带静电④在触摸内部部件或电路板前要先释放人体所带的静电⑤在计算机工作时不要搬动或打开机箱⑥严禁带电插拔外设接头和板卡⑦使用外来软盘或光盘前,要先查毒,再使用⑧系统非正常退出重新启动后,要进行硬盘扫描,即使修复可能的错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病毒的概念:是人为编制、对计算机系统具有破坏作用的程序。
(1)计算机病毒的特点①潜伏性②隐蔽性③激发性④破坏性⑤传染性(2)计算机病毒的分类①引导型病毒②文件型病毒③复合型病毒④宏病毒⑤网络蠕虫病毒(3)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4)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5)计算机病毒的预防(6)常用杀毒软件目前比较优秀的杀毒软件有瑞星杀毒软件、江民杀毒软件、金山毒霸等。
目前,每天都有新的计算机病毒的出现,因此,必须及时升级杀毒软件。
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如何维护好个人计算机有了更深的了解,能基本掌握微机的软硬件维护,并对病毒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学会也如何使用杀毒软件对各种病毒进行查杀。
第二章Windows XP操作系统一.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分类及发展,常见的微机操作系统及其发展;微机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用户界面的概念;中文WindowsXP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Windows XP资源管理;Windows XP文件和文件夹操作;Windows XP控制面板与环境设置;Windows XP常用附件的使用(系统维护、记事本、写字板、计算器、画图、录音机、媒体播放器)。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分类及发展,常见的微机操作系统及其发展。
熟练掌握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操作。
了解Windows XP控制面板与环境设置。
掌握Windows XP常用附件的使用。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操作。
难点: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操作。
Windows XP控制面板与环境设置。
四、教学方法:讲授(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讲、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2学时)1、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用于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硬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方便用户充分而高效地使用计算机的一组程序集合。
2、操作系统的分类操作系统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标准,常用的分类标准有:1)按与用户对话的界面分类2)按能够支持的用户数分类3)按是否能够运行多个任务为标准分类3、Windows XP的新特性1)个性化的欢迎界面和用户间快速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