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一.方案概述 (3)
1.1引言 (3)
二.设计原则 (4)
2.1运行平台和数据库平台可选择 (4)
2.2健壮性 (4)
2.3易用性 (4)
2.4扩展性 (4)
三.技术路线 (5)
3.1管理系统技术 (5)
3.2系统化的业务流 (5)
四.系统特点和创新点分析 (5)
4.1特点和创新点概述 (5)
4.2系统网络结构图 (6)
五.模块功能介绍 (7)
5.1基本功能管理 (7)
5.1.1芯片上号处理 (7)
5.1.2柜台借还书功能 (7)
5.1.3自助借还书功能 (7)
5.2安全监测管理 (8)
5.3系统安全管理 (8)
5.3.1借阅安全 (8)
5.3.2利用RFID ESA功能实现防盗 (8)
六.运行环境要求 (8)
一.方案概述
1.1引言
图书管理系统,能进行图书馆管理系统能实测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管理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图书馆管理系统合运用了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
可以通俗的简化的描述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三要素: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以及计算机的应用。
图书管理系统方便图书管理员的操作,减少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并使其能够更有效的管理书库中的图书,实现了传统的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二.设计原则
2.1运行平台和数据库平台可选择
软件可以运行在不同的操作平台之上,以实际应用的需要,但一般运行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
数据库平台具有可选择性,增加使用方便性,减少重复投资
2.2健壮性
由于系统应该能够安全有效地长时间地运行,故该系统的重点就是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这主要体现在严格的断电保护和密码保护,确保数据在操作过程中不会被窃取、丢失及被篡改。
该软件应具有高强度的容错容灾能力、完善的系统纠错自恢复安全机制和自动诊断告警能力,保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2.3易用性
易用性,是使目前建立的软件系统,管理功能满足实际管理的要求,同时操作简单、运行速度快;系统在总体上采用先进的、开放式的体系结构。
系统操作符合销售人员的操作习惯,用户界面基于采用基于Windows风格的
操作界面,采用中文界面,方便用户的操作,减轻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量,提高管理水平。
2.4扩展性
软件系统应具备软硬件扩展能力。
我们从系统总体架构到硬件选型到软件开发技术路线,都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
系统硬件平台也将采用具有良好扩展性的设备,有效保护用户投资。
系统软件的选择则考虑其通用性和流行性,方便今后升级,保证系统能容纳更多新应用软件增加系统功能。
系统的设计有足够的伸缩性,可扩大管理规模
三.技术路线
3.1管理系统技术
本管理系统以RFID技术为基础。
以RFID中间件为媒介实现了先进的RFID技术和图书管理方法的有机结合,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
与其他RFID系统相比,其优点在于RFID 设备和RFID标签数据以RFID中问件模块为接人和导人媒介。
通过中间件这一媒介,RFID 系统在与现有的图书管理系统得以完好融合的同时,能够保证现有图书管理系统和RFID系统的独立性和健壮性。
3.2系统化的业务流
业务流程技术从出现发展到现在,已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已成为信息化建设方案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从简单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到企业ERP系统的实施,再到为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而出现的BPR及BPM系统,工作流技术都发挥了相当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工作流技术为实现应用层而的集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从故障维护的角度来看,使用目标、业务功能、限制等来代替流程所需资源信息对故障流程进行描述是非常重要的。
在流程设计过程中,需要用户与流程设计人员之间经常进行交流,以保证流程管理的顺利实施。
业务流程技术为故障流程维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决策辅助方法,保证流程的灵活性和一致性,而不必考虑更多的细节问题。
能够迅速使流程调整通过流程概念和流程目标等形式付诸实施,并且这些实施几乎可以是实时进行。
能够从领导管理的角度对任何业务流程的调整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流程中的瓶颈点。
四.系统特点和创新点分析
4.1特点和创新点概述
RFID是指采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通信,以达到识别并交互数据的一种快速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的物理组成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应答器(电子标签)、阅读器、计算机处理和控制部分。
应答器中一般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应答器附着在待识别物体上。
阅读器又称为读装置。
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应答器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
阅读器的射频模块主要用于通过无线射频可在一定的距离内自动捕获应答器中的数据。
RFID其重要特征之一是系统的工作频率。
按照工作频率可以分为低频、高频和超高频系统。
低频系统一般指其工作频率小于30MHz。
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13.56MHz等,其基本特点是应答器的成本较低、标签内保存的数据量较少、阅读距离较短(10cm一50cm)、高频系统一般指其工作频率大于400MHz。
RFID的第二个重要特征是应答器的供电。
有源应答器内装有电池,为微型芯片的工作提供全部能量。
有源应答器距离阅读器较远时,阅读器也能读出其无线数据。
不足之处是电池的寿命有限(3年一10年。
与读写次数和耗电有关),需更换电池,且易形成电磁波污染j无源应答器自己没有电源,它工作的所有能量必须从阅读器的电磁场中感应获得,服务距离势必受影响。
本系统采用的是符合ISO/IECl5693标准的疏耦合RFID标签芯片,通信频率为13.56MHz±7kHz,基本功能包含:具有不可改写的64Bit、唯一序列号(UID)、电子商品防盗功能(EAS)、防冲突功能支持特有的快速读写模式、支持应用类型识别(An)、指令控制自毁功能、16位CRC校验
4.2系统网络结构图
五.模块功能介绍
5.1基本功能管理
5.1.1芯片上号处理
提供馆员进行芯片粘贴时,将馆藏数据输入芯片内存的功能。
5.1.2柜台借还书功能
在流通作业上,取代原先使用条形码阅读器读取馆藏登号的功能。
让馆员在执行流通作业时,不需要查寻条形码所在,再读取它,使用RFID时只要将馆藏放置在天线范围内即可读取。
在借书与还书时,同时处理RFID芯片上的EAS 功能,借阅时关闭,还书时开启,软件自动处理,达到防呆功能。
5.1.3自助借还书功能
让读者可以自行处理借书及还书程序,同时在借书及还书时运行馆藏RFID 的安全机制;让读者在执行借还书作业时,不需要寻找条形码所在,只要将馆藏书放置在天线范围内即可读取。
5.2安全监测管理
侦测馆藏上RFID芯片的安全机制的状况,来决定是否启动警报。
实时侦测,馆员可以实时处理异常状况。
采用数字式处理方法,避免因误报而误会读者。
5.3系统安全管理
5.3.1借阅安全
在以往的图书流通环节中存在图书被恶意借阅的情况。
如读者借书证在丢失后因没有及时挂失而被他人冒用进行恶意借阅。
学院为了解决该问题,利用校园一卡通系统发放校园卡(里面存有持卡人的指纹)当借书证,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读者进行自助借书操作时按指纹进行身份校验,只有本卡的合法持有人才能进行借书的操作;如果不是本卡的合法持卡人,系统将发出警报,提醒图书馆管理人员有非法卡进行借阅。
防止了恶意借阅。
5.3.2利用RFID ESA功能实现防盗
用RFIDEAS功能代替以检测现有的18.2MHz或58kHz的磁条检测报警系统。
克服了磁条报警系统误报、漏报率较高的缺点。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物品防盗功能。
防盗工作在借还书流程中完成,通过在借书流程中加入对EAS功能位的置位的操作以使借出图书的EAS功能失效,通过在还书流程加入对EAS功能位的复位操作以使EAS功能启动。
六.运行环境要求
1、硬件最低要求:
CPU:奔腾三代以上。
OS(操作系统):Windows2000/windows98以上。
内存:64MB以上。
硬盘:30G以上。
2、数据库:
本系统的开发利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作为本系统的数据库,它是一个支持多用户的新型数据库,适用于大中规模的数据量需求。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