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讲 几种常见的空间数据模型

第八讲 几种常见的空间数据模型

位置数据用矢量和栅格数据表示; 属性数据存储在一组数据库表格中; 通过空间和属性数据的连接实现对空间数据的查询、分析和制图 输出。
ARC/INFO数据模型
ARC/INFO的数据模型支持六种重要的数据结构
Coverage 矢量数据表示的主要形式 GRID 栅格数据表示的主要形式 TIN 适合于表达连续表面 属性表 影像 用作地理特征的描述性数据 CAD图像 用作地理特征的描述性数据
GeoDataba se的结构
ARC/INFO数据模型 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
要素类(Feature class) 同类空间要素的集合即为要素类。如:河流、道路、电缆等。 要素数据集(Feature dataset) 要素数据集由一组具有相同空间参考(Spatial Reference)的要素 类组成。 专题归类表示 当不同的要素类属于同一范畴(如水系的点线面要素) 当不同的要素类属于同一范畴(如水系的点线面要素) 创建几何网络 在同一几何网络中充当连接点和边的各种要素类 (如配电网络中,有各种开关、变压器、电缆等) 考虑平面拓扑 共享公共几何特征的要素类(如:水系、行政区界等) 共享公共几何特征的要素类(如:水系、行政区界等)
拓扑关系的建立可以由面向对象技术解决(记录在对象中) 硬件的发展,不再将存储空间的节省与否作为考虑问题的重心 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已经可以实时地通过计算直接获得分 析结果。
空间数据不能很好地与其行为相对应; 以文件方式保存空间数据,而将属性数据放在另外的DBMS 系统中。这种方式对于日益趋向企业级和社会级的GIS应用 而言,已很难适应(如海量数据、并发等)
事件(Event)
定义为基于基本线特征基础上离起点或终点一定距离的一点。 如要找高速公路上200公里处的事故点不需直接求出这一点的坐 标,同时对线路或事件点修改不会造成不一致问题。
路径(Route)
定义为基于基本线特征基础上的路由。如在道路网上划分出 的公共汽车线路,不同的公共汽车线路公用部分道路时不用重复 输入线特征。路径的起点或终点可不与线特征起始点或终点重 合,可定义为线路上离起点或终点一定距离的点,这样就不用断 开线特征。
多边形
位置数据:由一组弧段和位于多边形内的一个标示点来定义。 它不直接存储坐标信息,坐标信息存储在ARC文件和LAB文件中。 Cover#,Cover_ID,Lab#,Arc#1…Arc#n。 属性数据:存储在结点属性表AAT中,它包含7个标准数据项。 Cover#,Cover_ID,FNODE#,TNODE#,LPOLY#,RPOLY#, LENGTH 。
ARC/INFO数据模型
ARC/INFO的数据空间特征
ArcInfo的主要基本空间特征

定义为空间的一套XY或XYZ坐标;
线
定义为一系列有顺序的空间点;

由一组或多组线围成的多边形;
注记
ARC/INFO数据模型
ARC/INFO的数据空间特征
ArcInfo的高级空间特征 区划(Region)
定义为一组相互不重叠的多边形,用于描述具有相同属性单 元的不连续多边形。如行政区划上的群岛、地籍上的飞地。
ARC/INFO数据模型
地理相关模型(GeoRelational model, Coverage)
在Arc/Info 7.X及更早期的版本中使用; 强调的是空间要素的拓扑关系。 要关心点、线和多边形这些几何类型,几何与拓扑储存 在二进制文件中,而与之相关的属性数据位于关系数据库 (DBMS)中。
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
ARC/INFO数据模型 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
GeoDatabase中并不实际保存拓扑关系 GeoDatabase的拓扑属性 容限值
指落在以此值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的所有点被看成是一致的,会 被捕捉(snap)到一起。
精度级别
每个参与拓扑约束的要素类都可以人为地赋予一个精度级别,精 度级别越高,在容限值范围内需要移动时就越稳定,即:级别低的 要向级别高的靠拢。当不同的要素类数据精度不一致时,通常应将 精度较高者设定为较高级别。
ArcView数据模型
Project
Theme(Layer)
ARC/INFO数据模型
ARC/INFO是ESRI开发的GIS软件 ARC/INFO采用一种混合数据模型定义和管理地理数据 在ARC/INFO中, “ARC”是指用于定义地物空间位置和关 系的拓扑数据结构, “INFO”是指用于定义地物属性的表 格数据(关系数据)结构 支持空间目标的矢量表示和栅格表示;
ARC/INFO数据模型 地理相关模型(Coverage)
新技术条件下Coverage的缺陷 Coverage模型拓扑结构不够灵活,局部的变动必须 对全局的拓扑关系重新建立(Build)
“牵一发而动全身”,且费时
在不同的Coverage之间无法建立拓扑关系;
河流与国界 人井与管道
ARC/INFO数据模型 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
栅格数据集(Raster Datasets)
用于存放栅格数据。可以支持海量栅格数据,支持影像镶嵌,可通过建 立“金字塔”索引,并在使用时指定可视范围提高检索和显示效率。
TIN Datasets Locators
ARC/INFO数据模型 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
ARC/INFO数据模型 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
ARC/INFO数据模型 地理相关模型(Coverage)
数据组织 弧段
位置数据:Cover#,Cover-ID,FNODE#,TNODE#,LPOLY#, RPOLY#,坐标串,存储在ARC文件中。 属性数据:存储在结点属性表AAT中,它包含7个标准数据项。 Cover#,Cover-ID,FNODE#,TNODE#,LPOLY#,RPOLY#, LENGTH。
矢量数据间的拓扑关系得以保存
由此拓扑关系信息,我们可以得知多边形是哪些弧段 (线)组成、弧段(线)由哪些点组成、两条弧段(线) 是否相连以及一条弧段(线)的左或右多边形是谁?这就 是通常所说的“平面拓扑”。
ARC/INFO数据模型 地理相关模型(Coverage)
新技术条件下Coverage的缺陷 Coverage模型可取的方面,有的已经可以不再继续作为强 调的因素;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邬国锋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guofengwu@
第八讲几种常见的空间数据模型
1. MapInfo数据模型 2. ArcView数据模型 3. ARC/INFO数据模型
MapInfo数据模型
其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是分开存储的。属性数据存储在 关系数据库的若干属性表中,而空间数据则以MapInfo自 定义格式保存于若干文件之中,两者之间通过一定的索引 机制联系起来 为了提高查询和处理效率,MapInfo采用分层结构对空间 数据进行组织,即根据不同的专题将地图分层,每个图层 存储为若干个基本文件。表和层是MapInfo中两个重要的 表和层 概念
GeoDatabase是ArcInfo8之后引入的一个全新的空间数据模 全新 GeoDatabase是ArcInfo8之后引入的一个全新的空间数据模 型 是建立在DBMS之上的统一的、智能化的空间数据库。 统一的 智能化 是建立在DBMS之上的统一的、智能化的空间数据库。
ARC/INFO数据模型 地理相关模型(Coverage) 描述
ARC/INFO数据模型 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
域( Domain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定义属性的有效取值范围。可以是连续的变化区间,也可以是离散的 取值集合。
有效规则(Validation rules)
对要素类的行为和取值加以约束的规则。如:规定不同管径的水管要连 接,必须通过一个合适的转接头。规定一块地可以有一到三个主人。
ARC/INFO7.X以前版本以Coverage作为矢量数据的 基本存储单元。一个Coverage存储指定区域内地理要素 的位置、拓扑关系及其专题属性。每个Coverage一般只 描述一种类型的地理要素(一个专题Theme)。位置信 息用X,Y表示,相互关系用拓扑结构表示,属性信息用 二维关系表存储。 GIS GIS RDBMS RDBMS ID 几何空间数据 几何空间数据 存储子系统 存储子系统
ArcView数据模型
ArcView采用一种混合数据模型定义和管理地理数据,空 间数据采用无拓扑关系的矢量数据,属性数据采用关系 数据库表示。 Layer
一个Layer只能表示一种几何类型的空间目标。对于矢量层由三 个文件组成shp文件,shx文件,dbf文件,sbn、sbx文件和ain、 aih文件。Shp文件存储无拓扑关系的几何数据,shx包含几何数 据索引,dbf文件存储属性数据,sbn、sbx文件包含空间索引, ain、aih文件包含属性索引。
ARC/INFO数据模型 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
关系类(Relationship class) 定义两个不同的要素类或对象类之间的关联关系 如:我们可以定义房主和房子之间的关系 几何网络(Geometric network) 几何网络是在若干要素类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类。定义几 何网络时,我们指定哪些要素类加入其中,同时指定其在几何网 络中扮演什么角色 如:定义一个供水网络,我们指定同属一个要素数据集的“阀门 如:定义一个供水网络,我们指定同属一个要素数据集的“阀门 ”、“泵站”、“接头”对应的要素类加入其中,并扮演“连接( ”、“泵站”、“接头”对应的要素类加入其中,并扮演“连接( junction)”的角色;同时,我们指定同属一个要素数据集的“供 junction)”的角色;同时,我们指定同属一个要素数据集的“供 水干管”、“供水支管”和“入户管”等对应的要素类加入供水网络, 水干管”、“供水支管”和“入户管”等对应的要素类加入供水网络, 由其扮演“边(edge)”的角色。 由其扮演“边(edge)”的角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