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果汇总.

成果汇总.

(6)不同比例尺的接边,应依据大比例尺调查结果 进行接边。以小比例尺图幅理论面积为控制,以大 比例尺调查单位图幅界线内本方控制面积为“真值”, 小比例尺调查单位图幅界线本方控制面积等于该图 幅理论面积减去大比例尺调查单位图幅界线内控制 面积。
一、数据汇总
2.汇总
在县级土地统计基础上,对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 调查成果逐级开展市(地)级、省级和全国汇总。
一、数据汇总
2.城镇土地统计
在城镇土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县为单位,对城镇 土地调查获取的土地利用分类和权属性质进行统 计,
一、数据汇总
(1)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一级、二级分类面积统 计
城镇土地调查完成外业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和数据建 库后,对调查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数据进行统计,统 计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一级、二级分类面积。
统计时,行政区域总面积应等于省或县下达的相 应行政区域控制面积。各一级分类面积之和应等 于行政区域控制面积。
一、数据汇总
(2)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 质统计
依据农村调查确定的国家所有(G)、集体所有(J) 土地性质,统计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国家所 有(G)土地面积+集体所有(J)土地面积应等于行 政区域土地总面积。
一、数据汇总
要求:
(1)各级土地调查使用的行政界线必须是国家或省提 供的行政界线,调查中不允许对国家或省提供的行政 界线随意调整。
(2)将相邻行政界线两侧标准分幅矢量数据成果叠加, 检查行政界线两侧的线状地物及地类界线,以及地类 属性等内容是否衔接。
一、数据汇总
(3)当行政界线两侧明显地物接边误差小于图上 0.6mm,不明显地物接边误差小于图上2.0mm,双方 各改一半接边;否则双方应实地核实接边。
一、数据汇总
(2)图斑地类面积应为图斑面积减去实测线状地物、 按系数扣除的田坎和其它应扣除的面积。
(3)面积统计是对调查区域范围内所有的图斑地类 面积、线状地物面积、按系数扣除的田坎面积和其 它应扣除面积的统计。
(4)面积汇总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为单位进行,统 计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类土地的面积。飞入地面积统 计在本行政辖区内,飞出地面积统计在所在行政辖 区内。争议区按划定的工作界线范围统计汇总。
(6)内容的选取和表示要层次分明,符号、注记等正 确,清晰易读。
二、图件编制
2.图件编绘的准备
地图投影 成图比例尺选择 编图资料收集 拟定编辑设计书
二、图件编制
3.编绘方法
缩小套合 综合取舍 主要整饰内容
二、图件编制
(1)缩小套合
将下一级挂图(或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缩小与地 理底图套合,当主要地物,如铁路、公路等与底图相 应地物目视不重合(大于0.2mm,新增地物除外)时, 应以地理底图为控制,对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纠正。
(2)体现土地调查成果的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和 现势性;
(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按《规程》执行。地类图斑应 有统一的选取指标,定性、定位正确;
二、图件编制
(4)广泛收集现势资料,对新增重要地物,要根据有 关资料进行修编,提高图件的现势性;
(5)在土地调查数据库基础上,采用人机交互编制, 形成数字化成果。
一、数据汇总
原则、要求 县级面积统计 各级数据汇总 面积校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数据汇总
(一)基本原则和要求
1.基本原则
以调查数据为基础原则 以辖区面积为控制原则 逐级汇总原则
一、数据汇总
2.基本要求
(1)农村土地调查面积的计算,应严格按 照《规程》要求,采用椭球面积计算公式计 算图斑面积。城镇土地调查面积计算方法, 应根据地籍测量采用的方法确定。
有条件的地区,可叠加地貌。
二、图件编制
(二)土地利用挂图编制
土地利用挂图分为县级、市(地)级、省级、全 国土地利用挂图。县级挂图是基础,上一级土地 利用挂图应在下一级土地利用挂图基础上编制。
二、图件编制
1.编绘要求
(1)全面反映制图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分布规律、 利用特点和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一、数据汇总
一、数据汇总
面积统计汇总是在全面完成外业调查和内业 数据建库工作的基础上,对调查数据进行统 计、汇总,形成各级、各类土地调查面积数 据成果。通过统计汇总掌握调查区域内土地 总面积、各地类面积、分布和权属状况,统 计汇总是土地调查的关键环节,分为县级调 查成果统计和县级以上数据汇总。
一、数据汇总
主要内容:
(1)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二级分类面积汇总; (2)飞入地一级、二级分类面积汇总; (3)海岛土地利用线状一级、二级分类面积汇总; (4)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汇总; (5)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汇总;
一、数据汇总
(6)基本农田情况统计汇总; (7)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一级、二级分类面积汇总; (8)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汇总; (9)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结合图表汇总; (10)专项调查数据汇总等。 (11)第二次土地调查有关情况统计表。
一、数据汇总
(1)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二级分类面积 统计
农村土地调查完成外业调查和数据建库后,对调 查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数据进行统计,按《规程》 附录I中,所列统计表的格式,分别统计农村土地 利用现状一级、二级分类面积。
农村土地调查中,按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 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五个单一地类统计。
成果汇总
全国土地调查办
土地调查成果汇总,是在全面完成县级土地 调查内外业、建库工作的基础上,对调查取 得的图件、数据和文字等成果分别进行整理, 逐级汇总的工作。
成果汇总包括农村土地调查成果汇总和城镇 土地调查成果汇总。汇总内容主要包括数据 汇总、图件编制、文字报告编写和成果分析 等。
数据汇总 图件编制 报告编写和成果分析 主要成果
一、数据汇总
(5)农村土地调查行政区域内各地类面积之和 (不含海岛)等于本行政界线范围内的辖区控制 面积。
( 6)城镇土地调查的范围应与农村土地调查确 定的城镇范围相衔接。
城镇土地调查将农村土地调查中的单一地类图斑,按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进行细化调查,各地类面积之 和等于城镇调查区总面积。
依据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各级土地利用挂 图,可派生出耕地坡度分级图、基本农田分布图 等各类专题图,各地可根据需要编制。派生图件 应与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土地利用挂图比 例尺一致。
二、图件编制
(四)城镇图件
在基本比例尺分幅地籍图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库 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制图等技术,编制市、县城镇 土地利用现状图件。
接边 汇总
一、数据汇总
以县级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开展各级数据汇 总,数据汇总分为地市级汇总、省级汇总、 全国汇总。通过汇总获得市(地)级、省级 和国家级不重不漏的各级行政区域面积和各 土地分类面积。
一、数据汇总
1.接边
二次调查采用统一提供行政界线和辖区控制面积的方 法进行,在调查之前就对行政界线和辖区面积进行了 严格的控制,减少了数据汇总的大量工作,因此在各 级数据汇总之前的接边仅对相邻的行政区域界线两侧 的线状地物及地类界线,以及地类属性等内容进行衔 接。
一、数据汇总
(7)海岛面积应以岛屿为单位分地类单独进行 面积统计汇总。有县级归属的海岛,以县为单位 在县级汇总时填写海岛面积汇总表;无县级归属 的海岛,由省级进行汇总,以省为单位填写海岛 面积汇总表。
(8)各级行政辖区地类面积应由本行政区域内 下级行政单位各类土地面积汇总形成。县级填表 至行政村,统计至乡镇和县;市(地)级填表至 乡镇,汇总至县和市(地);省级填表至县,汇 总至市(地)和省。
《规程》规定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m²),面积 统计汇总单位采用公顷(hm²)和亩。在数据汇总时, 由于单位换算造成的数据取舍误差,应强制调平。
一、数据汇总
(二)县级面积统计
农村土地统计 城镇土地统计 专项统计
一、数据汇总
1.农村土地统计
以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为基础,按省(区、 市)确定的县(区、市)行政区域调查界线、调 查区域控制面积、《规程》规定的具体内容和格 式,在完成本县(区、市)与相邻县(区、市) (包括外市(地)、外省(区、市))之间地类 接边的基础上,由数据库自动汇总出本县(区、 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土地利用数据及基本农田 数据。
在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 有关资料,对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 业服务用地、开发园区用地,以及房地产用地进 行统计,分析各类用地利用状况。
此外还要对二次调查有关情况如:调查底图使用 情况,权属单位及权属纠纷解决情况,人力、物 力、财力投入情况进行统计。
一、数据汇总
(三)各级数据汇总
城镇土地调查各地类面积应等于城镇调查区控制面积。
一、数据汇总
(2)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 质统计
依据城镇调查确定的国家所有(G)、集体所有(J) 土地性质,统计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国家所 有(G)土地面积+集体所有(J)土地面积应等于城 镇调查区控制面积。
一、数据汇总
3.专项统计
三、报告编写和成果 分析
三、报告编写和成果分析
基本要求 报告种类 报告主要内容 成果分析
三、报告编写和成果分析
(一)基本要求
1.具体反映各级调查单位土地调查的组织实施、 技术路线、成果质量等全部情况;
二、图件编制
(2)综合取舍
综合取舍的原则是,上图图斑应与调查图斑的地类面 积比例保持一致,形状相似;道路、河流等应成网状, 充分反映不同地区分布密度的对比关系及通行状况。
二、图件编制
(3)主要整饰内容
图名 、比例尺、图廓四角、经纬网注记经纬度坐标 、 编制单位 等等。
二、图件编制
(三)派生图件
一、数据汇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