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调研
苯乙烯(SM)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随着世界跨国石油公司投资战略的东移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强劲,极大的推动了国内苯乙烯行业的健康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苯乙烯需求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苯乙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苯乙烯(SM)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ABS树脂、SAN离子交换树脂、丁苯橡胶、不饱和聚酯树脂等。
其中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SBC)是目前世界上需求量最大发展最快的产品。
苯乙烯热塑弹性体具有强度高、柔软、永久、变形小的特点,并具有橡胶弹性,适用于作为热熔加工的胶粘剂和密封材料。
在液封材料、电线、电缆、汽车、医疗器械部件、家用电器等领域广泛应用。
物化性质:
苯乙烯(Phenylethylene;Styrene)是芳烃的一种,分子量为104.14,分子式C6H5CH=CH2 。
存在于苏合香脂(一种天然香料)中。
无色、有特殊香气的液体。
凝固点-30.6℃,沸点145℃。
相对密度0.9059。
闪点31.11℃。
自燃点490℃。
折射率(nd20)1.5467。
相对密度0.9060(20/4℃),爆炸极限1.1%~6.1%。
不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混溶。
化学性质活泼,极易自聚,受热、阳光照射,接触空气或过氧化物时可加速聚合,聚合时释放热量,并能引起爆炸。
苯乙烯在室温
下即能缓慢聚合,要加阻聚剂(如邻苯二酚)才能贮存。
苯乙烯自聚生成聚苯乙烯树脂,它还能与其他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生成合成橡胶和树脂等多种产物。
例如,丁苯橡胶是丁二烯和苯乙烯的的共聚物;ABS树脂是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的共聚物;离子交换树脂的原料是苯乙烯和少量1,4-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
苯乙烯还可以发生烯烃所特有的加成反应。
在工业上,苯乙烯可由乙苯催化去氢制得。
苯乙烯的产品用途:
苯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合成丁苯橡胶、工程塑料(ABS,AS等),苯乙烯还可用于离子交换树脂、医药等。
苯乙烯用于制造聚苯乙烯(PS)、发泡苯乙烯(EPS)、丙烯腈-苯乙烯二元共聚物(SAN)用于生产不饱和树脂(UPR)、合成树脂及防护涂料等。
苯乙烯也可用于生产丁苯橡胶(SBR)、丁苯胶乳(SBL)、热塑性丁苯橡胶(SBS)等产品。
用于生产聚乙烯、丁苯橡胶工程塑料(如ABS、AAS等)、离子交换树脂、医药等的原料。
市场情况:
苯乙烯是重要的聚合物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的单体,近年来无论是单体及聚合物我国需要量都很大,国内装置能力和产量严重不足,因此苯乙烯及下游产品进口量都比较大;从表观需要来看,苯乙烯国内产量仅能满足约1/4~1/3,从当量消费来看仅能满足1/5左右;受下游产品需求旺盛的拉动,我国正处于苯乙烯
及下游产品的扩建、新建高潮,发展势头强劲。
与此同时,下游产品聚苯乙烯、ABS树脂等也在扩建及新建装置。
但就规模和能力来看,又不得不受到生产苯乙烯原料——乙烯及苯的来源制约,因为乙烯和苯的产量我国也是短缺,因此,预计近几年,苯乙烯及下游主要产品,仍须保有一定量进口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鉴于以上原因,苯乙烯及下游产品现在及今后3~5年都是国外产品倾销受害的高发期,为了保护国内高速增长的市场需要,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环境,有利国内现有装置的技术更新,产能扩建,新建装置的顺利建成投产,应加强对苯乙烯系列产品的预警监测工作。
随着2005年上海赛科石化50万t/a苯乙烯生产装置的开车成功,使我国的苯乙烯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行业装置已呈大规模化发展态势。
截止2005年底,我国规模以上苯乙烯生产企业达15家,总产能为205.5万t/a,约占世界总产能的8%左右。
其中,引进设备10套,产能为183万t/a,占国内总产能的89%左右。
苯乙烯的年产量也由1999年的76万吨增至2005年125万吨,同比增长26.81%。
在产量增长的同时,国内苯乙烯的表观消费量也呈不断增长态势,2005年表观消费量达到了404.95万吨,同比增长4.74个百分点。
2007 年全球苯乙烯生产能力达2952.5万吨/年,产量为2609.3万吨,平均装置开工率为88.4%,开工率与2006年基本持平。
目前,全球苯乙烯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西欧地区。
2007年以上三个地区产能分别占
世界总产能的44%、24.4%及21.5%;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46.3%、22.8%及20.5%消费量则分别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1.8%、19.5%及18.7%。
2007年我国苯乙烯生产能力为287.4 万吨/年,产量269.5 万吨。
同年苯乙烯净进口量达310.1万吨,表现消费量为579.6万吨,自给率降至46.5%, 当量消费量达850万吨。
2010~2015年间,国内还将有多套苯乙烯拟建、扩建计划,到2015年新增能力约423万吨/年,达71O万吨/年。
预计到2015年,我国苯乙烯需求量将达800~950万吨, 而当量需求量将达1030~1150万吨。
苯乙烯自给率将大幅提高, 缺口保持在100万吨左右。
消费结构如下:聚苯乙烯占58%、ABS树脂占21%、生产丁苯橡胶、丁苯胶乳占10%,离子交换树脂、不饱和树脂、医药、农药占13%。
从我国苯乙烯的发展现状来看,国内需求的持续强劲增长势头和产品供应的巨大缺口,是我国苯乙烯生产不断增长的原动力;同时受国内苯乙烯新建装置开工较晚、开工率较低以及对国内没有形成有效的供应的影响,使得我国的苯乙烯市场仍呈产不足需的现状,虽然我国苯乙烯的产能和产量增速明显,但依然没有改变我国苯乙烯供不应求的局面,使我国的苯乙烯进口依存度高达69.2%,虽然同比下降了5.3个百分点,但供需缺口依然较大。
价格分析:
目前苯乙烯价格在8000元/吨左右。
最低价格在7000元/吨,最高价格在8500元/吨。
原油价格终止跌企稳,亚洲苯乙烯市场迫于成本高,价格上行。
供应方面:亚洲乙烯以及纯苯价格居高难下,东北亚生产企业盈利困难,包括东南亚SMI、台湾国乔以及因故障而停车的台湾化学纤维等多套装置停车、降负,整体对市场供应量缩减明显。
需求方面:亚洲地区下游ABS、PS企业开工尚可,对苯乙烯保持接受能力,且贸易商基于对远期市场的乐观预期,对远期货物存在建仓意图,因此整体需求状态正常。
进口市场外商依然是主要买家,而亚洲与中国市场的强势状态成为助力进口市场上行的动力。
供应方面:国内商家获利了结盘依然是市场主要的可售资源,因亚洲市场自供应商的直接报盘罕见,从而自外商的可售货物稀少。
需求方面:以韩国商家为主的外商是近期进口市场采购的主力。
苯乙烯的下游产品:
1)、聚苯乙烯(EPS·PS):广泛用于制造家用电器等硬质塑料品,如收音机、电视机和洗衣机外壳等,也可以制造泡沫塑料制品和薄膜。
2)、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聚合物(ABS):可用作工程塑料,主要用于制造塑料制品如齿轮、轴承、仪表壳、冰箱门框衬里、电视后壳、汽车零件、电话机、行李箱、日用品、家具、水
管、工具零件等。
3)、丁苯橡胶(SBR):主要用于制造轮胎,以及胶带、胶管、胶鞋输送带、医疗用品、机械制品和各种工业制品。
4)、丁苯胶乳(SBRL):用于与天然胶乳混合制作海绵制品,也可单独使用制作泡沫橡胶。
5)、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主要用于制鞋、沥青改性、聚合物改性、胶粘剂等方面。
6)、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是SBS的姊妹产品,同为ABC《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重要品种。
SIS具有优异的波纹密封性和高温保持力,配制成的压敏胶和热熔胶用途广泛。
特别是热熔压敏胶具有不含溶剂、无公害、能耗小、设备简单、粘接范围广的特点,属于环保型SBC粘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