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与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一.背景
1.政治:18世纪的法国处在波旁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
2.阶级:国王、教会教士和贵族为享有特权的统治阶级;资产阶级
等被统治阶级深受压迫,矛盾尖锐
3.思想: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启蒙思想的传播启发
了反抗意识,成为大革命的先导
二.过程
1.开端: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2.纲领: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3.1791年短暂君主立宪
4.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三.《人权宣言》
1.通过: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2.内容:1)核心是人权、民主和法治
2)承认人生而自由、权利平等
3)国家最高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可以担任一切公职
4)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3.影响:1)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揭示了人权、自由和平等原则;宣告了全新政治制度的诞生
2)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激发了法国民众的革命热
情
3)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亚洲的革命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了民主化的进程
(二)法兰西第一帝国
一.拿破仑崛起
1.大革命时期:1)支持雅各宾派革命2)1793年收复被保王党攻占
的土伦,展现杰出军事才能督政府时期:
2.督政府时期:1)1795年,平息保王党人的巴黎武装叛乱,被视为
“共和国的救星2)1796年拿破仑出任总司令远征意大利,击败反法同盟军3)1798年远征埃及
3.雾月政变: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任政府第一执政-实际
上进行军事独裁
4.《民法典》(《拿破仑法典》)
1)时间:1804年颁布
2)影响:a.法典宣告实行法律上的平等和财产权的保护-维护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b.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立法的蓝本和经典,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二.法兰西第一帝国
1.拿破仑称帝: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对外战争:1)背景: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俄国等欧洲君主国
组成反法同盟2)过程:拿破仑多次击败反法同盟;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以少胜多;击败俄国、奥皇帝联军,摧垮第三次反法同盟-世界军事史上杰出地位
3.确立霸主地位:1810年,拿破仑控制了欧洲大部分地区-确立了在
欧洲的霸主地位
4.远征俄国:1812年,远征俄国失败
4.退位与复辟:1)1813年,拿破仑与第六次反法联盟在莱比锡大战失败2)1814年,拿破仑退位,帝国覆灭3)1815年,借助国内对波旁王朝的不满,拿破仑重登皇位,建立百日政权4)1815年,英、俄、普、奥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向法国进攻;拿破仑滑铁卢战败,再次退位5)波旁王朝复辟
*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
1)革命性: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和资产阶级的利益;维护独立自由的民族战争性质
2)争霸性:与英国、俄国争夺霸主地位
3)侵略性:确立霸主地位后有扩张侵略性;但客观上打击了当地封建势力
(三)18、19世纪法国政体变迁
18世纪封建君主专制
1791年,短暂君主立宪
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1830波旁王朝复辟
1830~1848年七月王朝-大资产阶级建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通过新宪法,规定路易·波拿巴担任总统
1852~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51年波拿巴发动政变)
1870年普法战争战败后,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三)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一.背景
1.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皇帝被俘,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
2.1870年,共和派宣布建立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3.法国各派政治力量激烈斗争
二.确立
1.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
共和政体-标志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2.宪法颁布后不久:共和派赢得议会选举,掌握总统职位等实权-巩
固共和制
三.法国共和制的内容(宪法确定)
1.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议员通过选举产生-参议院议员由间
接选举产生,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
2.行政权归总统掌握;总统由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
选连任;为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3.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向议会负责;经参议院同意,
总统可解散众议院
四.意义
共和制的确立为法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