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根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教材分析
植物体的根是由根尖发育而成的。
根尖为什么能够发育成根,这与其结构紧密相关。
而根尖的结构特点又决定了根尖的功能。
根尖的功能又决定着整株植物的生与死。
所以,只有掌握了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才能更好地了解根和根的功能,为后续知识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根尖的各部分结构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把根尖的四个部分看成是界限分明的,而不是互相连续的。
这就应该在最后研究根尖的发展变化的时候,指出根尖的四部分是互相连续的,各部分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各部分是依次向前发展变化的。
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是由分生区的细胞经过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而形成的,使学生既复习了已经学过的知识,又形成了根尖是发展变化的动态观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根吸收水分的过程和原理。
了解无土栽培的原理及应用。
能力目标
确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无土栽培的原理,关注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的关系。
教学重点
根尖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识别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特点及其相应的功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提问:“根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小结,并引入新课:根有固着植物于土壤中,并且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
根为什么能够从土壤中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呢?这应与根的结构有关。
那么,根的结构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讲授新课
一、根的生长
直接介绍根的分类:
主根:由胚根发育成的根。
侧根:从主根上依次生出的根。
不定根:茎、叶等部位生出的根。
直根系:有一条比较长而粗壮的主根,在主根周围长出一些细而短的侧根。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有的停止生长),主要由茎基部丛生的许多粗细相似的不定根组成。
探究根长长的主要部位。
学生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实验成果。
得出结论:根的生长主要靠根尖。
结合幻灯片讲解根尖的结构。
成熟区(伸长区上部)
(1)结构特点:细胞停止伸长,开始分化。
分化出有根毛的表皮细胞和位于根中央导管;
(2)功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主要的吸收部位);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根冠结构特点: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太整齐。
根冠功能: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
(1)结构特点:细胞小,排列紧密、壁薄、核大、质浓;
(2)功能:不断分裂出新细胞,使根生长(属于分生组织)。
伸长区(位于分生区上部)
(1)结构特点: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
(2)功能:使根伸长,它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教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谚语吗?“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请同学们分析这句话意义?
学生回答:水分和肥料(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由简单的问题入手,充分利用
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根的吸收功能
演示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实验。
学生明白植物的生长出了需要水、光外,还离不开无机盐,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植物缺氮磷钾的表现以及氮磷钾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教师: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来自土壤,而土壤颗粒对植物主要起固着作用。
引入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中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供给植物矿物营养的需要。
无土栽培是一种不用天然土壤而采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元素的营养液来提供营养,使植物正常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栽培技术。
幻灯片展示无土栽培的图片,学生欣赏。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观察、观看图片等形式展示根的生长过程,了解根尖的结构和功能,根的生长过程,了解根尖的结构和功能,根生长的原因和过程。
通过演示实验的制作和观察,知道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以及无机盐的作用。
学生通过无土栽培植物,了解无土栽培的优点及根的吸收功能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