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艺术设计调研

环境艺术设计调研

环境艺术设计调研1.调研时间:2011.07.022.调研地点大雁塔北广场3.调研内容功能空间布置—景点、景线系统道路系统绿化系统水系统铺装系统公共设施系统(公共家具、景观小品)标识系统照明系统西安大雁塔广场大雁塔北广场堪称西安城市建设的一大创举。

它体现了古都风韵和现代风采的完美结合。

它使高科技文化和大雁塔遗迹融为一体,凸现了大雁塔的价值,使历史文化得到最好的延续和提升。

纪录:全亚洲最大的矩阵喷泉广场,最大的水景广场。

高新技术运用最广泛的广场之一。

雕塑规模最大的广场。

世界上坐凳最多的广场。

光带铺设最长的广场。

规模最大的广场音像组合。

大雁塔北广场中心部分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46米,以大雁塔为广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造景设计,广场南端设置“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构成北广场的端景区。

整体设计概念是以能凸显大雁塔慈恩寺及大唐文化精神为轴,结合传统与现代的设计手法,精致大气的设计构成,利用南北高差9米,大雁塔北广场设计九级踏步,每个台阶五步,每级水池有七级叠水,与大雁塔七层相印合。

由北往南逐步抬阶而上。

进入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为八座大唐文化柱及两座万佛灯塔,万佛归宗,盛世雄浑,堪称北广场的门户;北广场中心为中央水景;唐八大精英人物雕塑环绕水景四周;四处石质牌坊为广场的东,西,北三个主要方位;现代唐风的商业建筑分布于广场东西两侧。

西安大雁塔音乐喷泉西安大雁塔音乐喷泉广场位于著名的大雁塔脚下,东西宽110米,南北长350米,定大雁塔为南北中心轴。

前广场设有山门及柱塔作为雁塔北路与广场轴线之转接点。

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组成。

南北高差9米,分成9级,由南向北逐步拾级形成对大雁塔膜拜的形式。

整个工程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广场整体涉及概念上以突出大雁塔慈恩寺及唐文化为主轴,结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构成。

它将不仅是全国最好的广场之一,为全国重要的唐文化广场。

大雁塔广场喷泉位于北广场的中轴线上,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110米,T字形结构,共分为百米瀑布水池,八级叠水池及前端音乐水池三个区域,可分区独立表演或整体表演。

其中八级叠水池中八级变频方阵,喷头点数为1024个,每个喷头均由一台水泵及一台变频器独立控制。

此套喷泉共设计有独立水型22种,其中:变频方阵(排山倒海水型),莲花朵朵;百米变频跑泉,云海茫茫;海鸥展翅,蝶恋花,水火雾,中心60米高喷水柱等,均是国内最新推出的科技含量较高的新颖水型。

同时,北广场喷泉设计60米宽。

20余米高的大型激光水幕,4台喷火火泉从水里喷出,在6米高空充分燃烧低温爆开,更增加了整个喷泉的夺人气魄。

水系统其八级叠水池中的八级变频方阵是世界最大的方阵。

白天的喷泉这套喷泉共设计独立水型22种,其变频方阵(排山倒海水型),莲花朵朵;百米变频跑泉,云海茫茫;海鸥展翅、蝶恋花、水火雾以及60米高喷水柱等,都是我国最新推出的科技含量较高的新颖水型.地下大水库2万立方米的储存量相当于2000万瓶1升装可乐这样庞大的地下“水库”,它的日常储水量能达到2万立方米,供喷泉使用。

2万立方米究竟是个啥概念?给您换算一下,就是2000万升水,相当于2000万瓶1升装的大桶可乐。

一般人每天需要摄入1.5~2升的水,这个“水库”至少可供1000万人喝一天。

为了视觉震撼,要用到这么多白花花的自来水,您可能觉得心疼。

其实不然,从节约考虑,喷泉所用的水全部是曲江水厂的退水。

曲江水厂水源主要引自黑河,在满足市民需要的前提下,还有部分水只能排放。

这部分水不能饮用,但水质完全满足景观用水需要。

退水会被引到大唐芙蓉园中转净化,供应该园和喷泉广场使用。

通过喷泉广场西侧的井盖,就能看到地下的供水管道。

每次喷放后,水又落回蓄水池,如此循环使用,每年只需定期过滤清淤即可,通过管道排出部分废水,供给新水。

除了喷放时蒸发的,水很少会浪费。

照明系统灯光用高岗灯,平原灯,照明方式与传统的照明方式完全不一样.从光谱分析上可以看出,人能见度很高,昆虫能见度很低,整个广场不会有昆虫漫天飞的现象,灯具的形式运用现代材料与中国传统风格相结合,石灯的粗犷,从木窗中演变出现代的玻璃木墙方窗,在国内罕见.古建筑上的照明把灯光藏在斗拱里面,朝上打亮屋檐下部和主要结构柱件,在离建筑较远的地方运用先进的蝙蝠灯聚光照射屋檐轮廓,两侧用光照射塔顶,塔座南部用万紫千红数码灯返照出万丈佛光的效果,一个立体的大雁塔矗立于夜空中的辉煌,成为绝美的古都夜景.①属照度第一层级的大雁塔,作为广场核心的标志物,在灯光设计上可谓独具匠心。

采用黄光在建筑内部和四周底部打亮,形成建筑通体透亮的感觉,强调了建筑的质感以及体量感,同时创造出简洁又不失厚重的照明艺术效果,使大雁塔在整个广场上整体明亮、庄重,成为视觉的焦点②属照度第二层级的古文物街,除采用暖黄色橱窗照明外,在屋脚、檐口处均设了同种色调的投光灯,并挂有一排中国传统风格的红灯笼,既创造了灯火辉煌的连续商业界面,又展示了与整体环境照明相统一的艺术风格。

③属照度第三层级的喷泉广场,位于大雁塔的正下方,在照明设计上刻意降低中心喷泉广场处的照度,从而为主体提供一个相对较暗的前景,更适宜于人们在广场中欣赏大雁塔,仅在逐层而上的台阶侧面设置了线性装饰灯,一方面强调广场层层而上的气势,同时也出于对登台行人行走安全的考虑。

喷泉广场两侧唐诗园林区照度则相对较亮,专门设计了符合人体尺度的唐诗发光灯柱,光线柔和,适宜阅读。

同时,在行人较多的地方还设计了镶于地面内部的地灯,既增加地面亮度,又减少广场上的灯杆数量,同时也为地面浮雕的欣赏提供了照明。

④属照度第四层级的东西两侧禅修树林区、莲花池区等具有园林性质的区域,照度设计的相对较低,光线柔和。

在道路两侧设置低矮的灯柱形成连续的光带,有引导的作用,在林中树木装饰照明多采用树下设投光灯的方法,使树木青翠透亮。

对于重点雕塑也用投光灯加以强调,提高其欣赏性。

其余地方则很少设置照明设施,营造出静谧、柔和的游园氛围。

在各区域过渡空间、道路上采用明亮的灯柱,起到引导过渡的作用,同时设有发光的指示牌,标识作用明确。

从以上的设计方法看,从纵向上突出了整个广场的照度层级,主次分明,同时与各部分功能相适宜。

另外,在整体的设计中,点——园林区的点状灯柱、线——喷泉广场台基侧面线状光源、面——古文物街的发光界面、体——大雁塔60米宽、20余米高的大型激光水幕中4台喷火火泉从水里喷出,在6米高空充分燃烧低温爆开,更增加了整个喷泉的夺人气魄。

音乐采用高保真远射程专业音响系统,使喷泉声、光、水、色有机交融。

绿化系统本着四季常绿,四季有花,与广场的环境氛围相协调的原则配置乔木,灌木和草皮.乔木树种包括:银杏,白皮松,圆柏,紫薇,樱花,白蜡树,杏树,槐树,灌木及地被有:黄杨,牛眼菊,千日红,荷花,结缕草,羊胡子草.公共设施系统观景台区位于北广场最南端,为广场地势最高处,建此一平台以观景,两侧各以阶梯及斜坡道迎接两侧人潮.下方空间则可利用为控制室及设备空间,位于观景台下方的瀑布水壁及后侧的浮雕墙以主题方式表现唐代的佛教文化,宫廷文化,马球,飞天等各式雕塑,前方则形成广阔的瀑布水幕墙,成为整个广场最为壮观的端景,在台上可将北广场,雁塔北路即解放路轴线一览无遗.两侧商建设计及休闲咖啡区建筑作为广场空间构成的重要因素,其体重,造型,色彩,和立面细部均会影响到景观的整体质量.采用唐代建筑和立面的处理,营造佛法广场的氛围.采用院落式布局方式,建筑主题以红柱,大坡屋顶为基调,强化细部处理.位于北广场两侧建筑内侧,依地势以枕木架高,于绿带内形成一供游人休憩喝咖啡饮料的休闲区域,可在此区域内布置桌,椅,遮阳伞等,供游人欣赏风景及休息.城市小品设计配合周围仿唐式古建筑风貌,仍保持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使用金属,实木,玻璃等现代材料,饰以古典纹样.设计实用,方便,坚固,细致,令人眼前一亮又能融入整个环境中的景致小品.并于环塔东西路的散步道上,以真人大小的铜雕,复原唐代的街头情景,如街边卖艺,唐代摔跤,唐代乐队等.雕塑设计包括万佛灯塔和大唐文化柱、大唐精英人物雕塑、大唐诗书画印雕塑、大慈恩寺北墙"大唐盛世"浮雕、音乐喷泉瀑布墙"丝绸之路"浮雕、地面景观浮雕等八个部分。

牌坊设计大雁塔北广场有三个方位四座石质牌坊,这些石牌坊既是曲江乃至西安景观的标引物,又是北广场的招牌和景观构成。

四座牌坊均为白麻石材巨大牌坊,形制为中间高两边低的三门样式。

石牌坊呈现出平衡、稳定、简洁、大气的特点。

牌坊题辞用唐人崇尚的字体书写,中间大匾额用颜真卿真书大字,大气磅礴;两边上下联匾额题词用王羲之,王献之行书体,典雅生动。

卫生间设计绿化无接触式卫生间。

卫生间内天窗,门厅,休息室,沙发一应俱全,门厅后面是竹子园林,卫生间每个蹲位都有一个洗手盆,蹲便座上的纸垫自动换纸。

标识系统“重现长安历史风华,再造大唐盛世文化”为原则的标识设计铺装系统主要以石材铺装,部分有地面浮雕铺装。

地景浮雕唐人审美以雄伟、壮丽、丰满、圆润为方向。

北广场地面铺装的10组地景浮雕,每组4块,共40块。

其中唐代花纹地景浮雕24块,大唐书法地景浮雕16块,充分借鉴唐代文化中最具代表的书法艺术和最典型的纹样宝相花的图案来烘托唐文化的雄浑博大。

“诗书画印”雕塑大唐文化汪洋恣肆,辉煌灿烂,在诗歌、书法、绘画等方面登峰造极。

北广场以最具有中国美术特色的“诗书画印”为主题,结合大唐文化意蕴,创意出一组10件水景雕塑小品。

“丝绸之路”浮雕位于中心水景北端,分别以长安道别、敦煌盛会、波斯远望三个故事情节来再现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浮雕全长114.5米。

“大唐盛世”浮雕围绕大慈恩寺东、西、北三面围墙,全长700米,高4米。

已建成的北围墙浮雕,长106米。

分为秦川放牧、万国朝宗、唐蕃和亲、丝路驼队四个部分,故事完整、场面宏大,气势壮观。

道路系统分区设计-----前山门广场前山门广场具备雁塔北路端景及北广场前景的双重功能,除有彰显前门的功能外,并具有视景转换的作用,前山门广场是由东西端的山门柱,书本雕塑,及石佛灯塔所共同构成的,山门连接东,西两向古文物街回廊,形成北广场之山墙,山门列柱分置中央水道之左右两侧,以唐式花样为图案装饰,除有界定广场边界之功能,并能使视觉易于透视北广场,形成隔而不挡之效,列柱上刻有佛法可使游客由此感受佛教的博爱慈悲胸怀,中央水景为进入北广场之视觉焦点,其左右两侧设置山门柱,柱高12M作为进入北广场之标志,夜间光明齐放,形成极具震撼之入口标识.大唐文化柱-----莲花花坛区莲花花坛区是由回形之路构成,中央为荷花池,也可作为游客休息场所,四周计分八格,由具有唐朝文化意象之莲花,菩提的花片叶片所转化成,其上除有常绿灌木外,并有四季花艺供游客观赏,灌木草花的花纹由唐代建筑庭院文化所产生的花格纹窗,庭园铺面所引入设计,具有唐代文化的艺术图案.------唐诗园林区唐诗园林是由园林广场所构成,每唐诗园森所展示唐诗园林皆不相同,唐代是诗与画高度发展的时期,此时也是造就园林艺术发展的奠基,唐代园林主要赖以文人把诗,风景,人生,,社会联系思考,产生深邃隽永的意境美,所以中国文人园林的风格,就是文人的诗与画的延伸.为呼应大雁塔历史文化之背景与颂扬唐风文化之延续,将北广场为水景两侧的带状广场,发展为唐诗园林广场,以唐代著名文人及诗画为意境,配以高大的百年生长银杏树,树影婆娑,绿荫成林,建构成唐诗园林广场宏观的意境,也展现北广场更多元化内涵景致的风貌.-----禅修林树区禅修林树区为北广场主要主体树构成区,主体树系选择银杏为主,主体树除彰显北广场(佛法广场)之整体气势外,并能提供游客休息,遮阴的场所,地面上的唐代文化艺术图案浮雕可使人感受到唐代文化雅致,成为一种户外画廊.禅修林树区环境艺术设计调研报告指导老师:孙浩姓名:武艳阳班级:环艺一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