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在班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班级活动组织的成功与否则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好的班级活动可以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并且促进学生的成长。
总之,班级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班级活动一般包括主题班会、节假日活动以及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像元旦、六一文艺演出,以及运动会。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的领导者,对学生们起着引导的作用。
班级活动的组织要按照本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意愿来开展,如有时候为了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班主任可以组织一场班级内部的歌咏比赛、象棋比赛、知识问答竞赛、篮球比赛以及游戏等活动。
班级活动开展需注意的问题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班级活动准备时间不能太长,以一周为宜,避免影响正常的学习。
像开完运动会过后,发现有很多负面效应随之而来,如学生过于投入,一时还不能把思维从比赛和演出中转移到学习中来,讨论自己为啥会输以及那个学生很厉害得了很多的奖,落下了许多的功课,我后来想过,在和几位同学聊过后,发现这次运动会之所以会对学习有如此大的影响,跟准备时间过长以及同学们的情绪有一定的关系。
(2)活动最好是全班同学都够能参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锻炼学生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避免出现小组织,小团队现象,给以后的班级工作留下隐患。
在开展班级活动时,经常会出现总是小部分同学比较踊跃参加的现象,而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意义,认为参加不参加都没有什么意义。
而积极参加的同学又因为经常在一起而容易产生小组织,小团队,久而久之,班级里面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这种现象对于班集体的建设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尽量选择一些集体参加的项目如合唱、下棋、朗诵等,使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培养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而且这也是增进学生之间友谊的最好办法。
(3)所组织的活动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使学生能在这些活动中展示风采,感受快乐,并能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
比如开展朗诵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文字语言的优美,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如,开主题班会的时候,可以想一些既简单而又意义的活动,像让每位同学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叶片,写上最喜欢的格言,贴在墙上,经过一番努力,教室变得漂亮起来,同学们在周记中都表示,能够自己亲手把我们的家园布置的这么漂亮,由衷地感到高兴,也使同学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班级,班级凝聚力得到了增强。
前面在听任老师的讲座的时候,他曾让学生们写下自己理想,并相约在2000年全班相聚。
这不仅是让学生做一个对未来充满理想的人,而且从另一方面鼓励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我觉得在班级活动中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
(4)注意培养班干部的组织能力。
不管是校园文化艺术节还是田径运动会,凡是比较大型的活动,班主任都注意把班干部组织起来,进行明确的分工,如体育委员负责报名和动员工作,宣传委员负责写稿,生活委员负责买饮料和点心并分发给每位同学,卫生委员负责好当天的会场卫生,而班长和其他班委则负责全部的协调和组织及监督工作,使每项工作都具体到位,责任明确,这样一来,在运动会时,由于准备工作比较充分,当天就会忙而不乱,井井有条,既能取得较好的比赛成绩,班干部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整个班级也体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同样,对于校园文化艺术节这样的大型活动,把项目分分类,由不同的班干部进行组织协调,负责到位,既可以锻炼班干部队伍,也不至于集中到几个人身上,影响正常的学习与工作。
班级活动分工明确,还可以减轻班主任的负担,让老师有足够的精力去思考教学工作,其次,班主任应大胆的做到权利下放,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信任,而且有利于培养班干部的能力。
学生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对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急早的发现,作相应的处理,使活动能够继续的进行。
(5)班主任要主动积极参与。
尤其是在低年级班级,班干部能力还不够强,班主任更是要颇费心思,面面俱到,甚至要亲自组织,虽然烦琐,但我认为这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班主任的在这里的作用首先是一个“范”,在你做的同时,班干部和同学就会跟着学到一些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今后再有类似的活动时,就可以放手让同学们独立完成了;此外,我认为班主任的积极参与还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热情。
在班级活动中,我都会主动参与其中,并且为他们进行动作的指导,而同学看到老师都这么积极,所以他们也更加注重自己的成绩和班级的荣誉。
比如,像开运动会的时候,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们一起锻炼,一起参加,指导学生们的动作,鼓励他们,分享学生们的苦与乐,拉近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
而且学生看到班主任对这次运动会也是这么的热心,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同学们认识到班主任在班级取得荣誉里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今后班级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好的基础,也进一步拉近了我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此外,在班级活动组织的过程中,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活动组织的越多,暴露的问题也越多,这也使班主任能更清楚的认识到班级的特点,并能针对这些问题和特点及时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的改变。
总之,班级活动的开展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班主任要从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习为主,适当的组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得到教育首先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班委领导班子。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队伍。
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
所以,开学伊始,就要了解学生的入学材料,进行仔细地研读。
初步掌握了哪些学生学习比较好,哪些学生工作能力比较强,哪些学生比较活泼,哪些学生比较腼腆。
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当然这进行都是侧面的了解。
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则是对他们的全面了解。
通过听他们的自我介绍,对学生有了个更进一步的了解。
最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从中选用出学习较好,工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作为临时班委。
并明确给他们交代任务,提出希望。
只要准备充分,了解深入,所选出的临时班委在开学这段时间定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班级的各项工作必将逐渐走上了正轨,井然有序,而他们也必会成为班级的中坚力量。
选出了班委,就应十分注意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去组织和管理班级同学的学习与生活。
应大胆放权给他们,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而不是成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传话筒。
班干的工作责任心加强了,各项工作才能开展得井井有条。
班干将会从“班主任要我做”变为“我要班主任指导着做”,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
当然,对一些必须由班主任解决的事情,班主任必须亲自解决,而不能将一切重担全部工作都一古脑儿地推给班干部,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使班干的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其次,要使班级有较强的凝聚力,班主任对班级学生要极度关心。
作为“一家之长”,班主任应该关心这一集体,爱护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
真正地从内心爱他们,关心他们。
能使他们感觉到老师真心的爱护,体会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从而使得班集体真正成为团结向上,充满温暖,充满爱意的集体,有极强凝聚力的集体。
班主任爱学生,首先必须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
能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
古人韩愈就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说法。
班主任不要以老师自居,动辄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
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
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
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
班主任爱护班级,关心学生不应表现在语言上,更重要的要落实到行动上。
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与爱护。
学生生病,你上去轻轻关心几句,并为之送来了药片,常说“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生是不会忘记你的。
学生心中定会无比地感动,对此笔者深有体会:一个晚上,我曾送学生去医院并脱下自己的毛衣给学生披上。
这一点小事,学生始终记在心里,后来她曾在周记中对我说“老师,谢谢你……祝好人一生平安”。
我曾整夜地陪伴在生病的学生的身旁,一宿没睡,尽管我认为是班主任应该做的,但学生却不这么认为。
这位学生家长给我写了感谢信,学生也周记中写道“老师,你是好人……谢谢你”。
这两件事使我深深地懂得,只要班主任能真情付出,学生必然会真情相报。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关爱,我想没有的比这更具有凝聚力的了。
再次,要使班级有凝聚力,重要的一点,班级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
有没有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能影响班级的风气,影响班级的凝聚力。
共同目标是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
个体目标与个体现状的差异体现了学生发展与追求的差异。
集体目标源于个体目标,又高于个体目标。
两者的差异又会诱导学生产生新的追求与需要,调整设置新的目标。
班风也称个体人格的集体化,在一个有良好的班风的集体中生活与学习的学生,会自然有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
班风越好,同学们个体目标完善的需要就越迫切,他们会为维护集体荣誉,完善与发展集体而自觉地奋发努力。
班风是无形的力量,她影响着集体成员,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试想:学生们一个个生龙活虎,意气奋发,你不觉得这样的集体有凝聚力、有吸引力吗?还有,要使班级有凝聚力,还必须精心组织必要的有特色的活动能使学生身心愉快,充分享受大家庭的温暖。
使学生体会到他们所在的集体是幸福的集体,团结的集体,温暖的集体。
从而更加热爱这一集体,就能以更轻松的心情投入到学习、生活及工作中去。
我国早期教育史上就有组织学生课余活动的记载。
《学记》记载:“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并提出:“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故以虽离步辅而不及也”。
要求学生学习与游憩相融合。
这样才会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愉快,从而亲其师,乐其友,达到信其道坚定不移的目的。
可见精心组织必要的活动是多么的重要。
班级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教育活动、教学活动、文娱活动等,开展时必须要有个整体的计划。
应针对学生的特点,精心安排和设计活动,并且通过同学们的精心组织与准备,最后顺利开展。
提醒他们在注重知识的同时,也要发展多方面的才能,使得同学们真正做到知能并重、一专多能。
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之间架起了桥梁,密切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相亲、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