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霍金基本简介斯蒂芬•威廉•霍金,CH, CBE FRS FRSA(英语:Stephen William Hawking , 1942 年1月8日一),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瘫痪,不能发音。
1979至2009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是英国最崇高的教授职位之一。
霍金是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还被称为“宇宙之王”。
他唯一能动的地方只有两只眼睛和3根手指,其他地方根本不能动。
人物经历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3] , 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父亲法兰克是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热带病专家,母亲伊莎贝尔1930年于牛津研究哲学、政治和经济。
霍金本人毕业于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和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并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他在21岁时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ALS),因此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疾病已经使他的身体严重变形,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脚则朝内扭曲着,嘴已经几乎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毗牙咧嘴”的样子。
这已经成为他的标志性形象。
1985年,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能力,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
当时医生预测他最多活两年,但他至今依然顽强的活着。
1973年,他考察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天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最后以爆炸而告终。
黑洞辐射或霍金辐射 (包括de Sitter空间中的霍金辐射) 的发现具有极其基本的意义,它将广义相对论、量子场论和热力学统一在一起,其为弯曲时空中的量子场论。
1973年以后,他的研究转向了量子引力论。
虽然人们还没有得到一个成功的理论,但它的一些特征已被发现。
例如,空间一时间在普朗克尺度下不是平坦的,而是处于一种粉末的状态。
在量子引力中不存在纯态,因果性受到破坏,因此使不可知性从经典统计物理学、量子统计物理提高到了量子引力的第三个层次。
1980年以后,霍金的兴趣转向了量子宇宙论,提出了能解决宇宙第一推动问题的无边界条件。
2004年7月,他承认了自己原来的“黑洞悖论”观点。
《时间简史》的副题是从大爆炸到黑洞。
史蒂芬•威廉•霍金认为他一生的贡献是在经典物理的框架里,证明了黑洞和 大爆炸奇点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变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里,他指出,黑洞因辐射而 越变越小,大爆炸的奇点不断被量子效应所抹平, 而且整个宇宙空间正是起始于此。
理论物 理学的细节在未来的 20年中还会有变化,但就观念而言,已经相当完备了。
1985年,第一次来中国,在科大水上讲演厅作天体物理的学术报告。
史蒂芬•威廉•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 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贡献是在他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50年之久的情况下做出的。
他 的贡献对于人类的观念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媒体早已有许多关于他如何与全身瘫痪作搏斗的 描述。
吴忠超(霍金的学生之一)于 1979年第一回见到他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那是第一次参加剑桥霍金广义相对论小组的讨论班时, 身后门一打开,脑后忽然响起一种非常微弱的电器的声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骨瘦如柴的人斜躺在电动轮椅上,他自己驱动着电开 关。
译者尽量礼貌而不显出过分吃惊, 但是他对首次见到他的人对其残疾程度的吃惊早已习惯。
吃饭他要用很大努力才能举起头来。
在失声之前,只能用非常微弱的变形的语言交谈, 这种语言只有在陪他工作、生活几个月后才能通晓。
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于一种翻书 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 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人们不得不对人类中居然有以这般坚强意志追求终极真理的灵魂从内心产生 深深的敬意。
从他对译者私事的帮助可以体会到, 他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
每天他必须驱动轮椅从他的家一一剑桥西路 5号,经过美丽的剑河、古老的国王学院驶到银街的应用数学 和理论物理系的办公室。
该系为了他的轮椅行走便利特地修了一段斜坡。
霍金虽然身残但志不残,非常乐观。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
在富有学术传统的剑桥大学里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最 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在公众评价中,被誉为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 论物理学家。
他提出宇宙大爆炸自奇点开始,时间由此刻开始,黑洞最终会蒸发,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一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方面走出了重要步。
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一一无边界条件。
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使人们遨游到广袤的时空,渐渐解开宇宙之谜。
他因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达5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坚,克服了残 疾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
他不能书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 量子 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
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他,几乎全身瘫痪,后来又因为实行气管造口手术,从而失去语言能力。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该书被译成40余种文字,出版逾1000余万册,但因书中内容极其艰深,在西方被戏称为"读不来的畅销书”(UnreadBestseller),有学者曾指这种书之所以仍可以如此畅销,是因为书本尝试解答过去只有神学才能触及的题材: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
2001年10月又一部作品《果壳中的宇宙》(TheUniierseinaNutshell)出版发行。
该书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以相对简化的手法及大量图解,诉说宇宙起源。
2006年,他在香港透露正与女儿合撰写一套类似于《哈利波特》、但主题是理论物理学而非魔法的小说。
2002年,第二次来中国,在北京作主题为“膜的新奇世界”科普报告,向公众阐释他的关于天体演化的“ M理论”。
霍金亦试图通过通俗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国及美国发表演说,他90年代曾两次到访日本,2002年8月曾到访杭州发表《膜的新奇世界》(BraneNewWorld),2006年6月在香港科技大学发表《宇宙的起源》时,哄动一时,被戏称受到“摇滚巨星”级的接待。
霍金的声望,令他多次获邀到外地演说,常获国家元首接见。
霍金曾指,大众会好奇一位残障人士,为何会想到这么多宇宙论,令他成了大众媒体的宠儿。
事实上,他在“星舰奇航记”中的电视系列剧“银河飞龙”饰演过自己,与爱因斯坦及牛顿一起打桥牌;他亦曾在美国卡通片《辛普森一家》中“演出”,拯救剧中的女孩。
其形象也在卡通片《飞出个未来》中的一集里出现。
卡通片《居家男人》中则有与其类似的角色(Steve)对其进行了滑稽的模仿。
2006年,第三次来中国,他带来的仍然是自己关于宇宙学最新的研究,在香港科技大学体育馆主持一个题为「宇宙的起源」的演讲;在人民大会堂向北京的公众讲述《宇宙的起源》。
2009年4月6日,霍金因病取消外访,同月20日因病送院治理,情况欠佳。
2012年1 月传出因脸部肌肉恶性萎缩,已严重影响其表达能力,并有可能使他无法发出独特的“电脑声。
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参与了客串。
学术思想时光机英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史蒂芬・威廉•霍金继承认外星人的存在后,又发表一个惊人论述:他声称带着人类飞入未来的时光机,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所需条件包括太空中的虫洞或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
不过,霍金也警告,不要搭时光机回去看历史,因为“只有疯狂的科学家,才会想要回到过去‘颠倒因果’。
”物理学家霍金在拍摄的一部有关宇宙的纪录片时提到,人类其实能建造出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并且能够进入未来。
霍金甚至说,自己是因为担心别人把他当成“怪人”,所以才不敢乱说话,也不愿意多谈有关时光机的东西,直到透过纪录片后才敢大方讨论。
时间缝隙至于时光机的关键点,霍金强调就是所谓的“四度空间”,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虫洞”。
霍金强调,“虫洞”就在我们四周,只是小到肉眼很难看见,它们存在于空间与时间的裂缝中。
他指出,宇宙万物非平坦或固体状,贴近观察会发现一切物体均会出现小孔或皱纹,这就是基本的物理法则,而且适用于时间。
时间也有细微的裂缝、皱纹及空隙,比分子、原子还细小的空间则被命名为“量子泡沫”,“虫洞”就存在于其中。
回到过去霍金指出,理论上时光隧道或“虫洞”不只能带着人类前往其他行星,如果虫洞两端位于同一位置,且以时间而非距离间隔,那么宇宙飞船即可飞入,飞出后仍然接近地球,只是进入所谓“遥远的过去”。
因为在4度空间中,10分钟也许是n小时。
不过霍金警告,不要搭时光机回去看历史。
飞去未来史蒂芬•威廉•霍金表示,如果科学家能够建造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那么宇宙飞船必然会因为不能违反光速是最大速限的法则,而导致舱内的时间变慢,那么飞行一个星期就等于是地面上的100年,也就相当于飞进未来。
霍金举人造卫星为例,指卫星在轨道运行时,由于受地球重力影响较小,卫星上的时间比地上时间稍快。
由此,霍金就设想出一艘大型极速宇宙船,可在1秒内加速至时速9.7万公里,6年内加速至光速的99.99%,比史上最快的宇宙船阿波罗10号快2000倍。
船上的乘客就是变相飞向未来,作出名副其实的时间旅行。
四度空间即使是在太空中,万物也都有时间的长度,在时间中漫游,意味着穿越该“4度空间”。
霍金举例指出,开车直线行进等于是在“ 1度空间”中行进,而左转或右转等于加上“ 2 度空间”,至于在曲折蜿蜒的山路上下行进,就等于进入“3度空间”。
穿越时光隧道就是进入“ 4度空间”。
外星人论斯蒂芬•霍金在美国探索频道2010年4月25日播出的纪录片《跟随斯蒂芬•霍金进入宇宙》中说,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人类不应主动寻找他们,应尽一切努力避免与他们接触。
霍金认为,鉴于外星人可能将地球资源洗劫一空然后扬长而去,人类主动寻求与他们接触“有些太冒险”。
“如果外星人拜访我们,我认为结果可能与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当年踏足美洲大陆类似。
那对当地印第安人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然而,也有不少专家对“外星人威胁论”表示了质疑。
他们从外星人的智慧与科技,甚至是人类自身对外星人的心理作用来说明外星人对地球人并不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