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八一”双拥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700题)参考资料:《上海市民国防和双拥知识手册》、《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法》、《上海市民防条例》、《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退役士兵安置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军服管理条例》等。
1、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
(错--十七大)2、军民融合,是指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对)3、从“军民结合”到“寓军于民”,再到“军民融合”,这些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党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对)4、把军队生活服务保障纳入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是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
(对)5、把国防动员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是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
(对)6、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与改革规划纳入国家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总体规划,是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
(对)7、把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
(对)8、把重大国防设施和战场建设纳入国家基本建设体系,是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
(对)9、把军队人才基础知识素质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
(对)10、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对)11、要坚持全民办国防的方针,广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
(对)12、双拥工作的基本内含是: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积极开展军民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对)13、军政一致、军民一致,军民鱼水情深、患难与共,仍然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对)14、双拥工作是我党我军的军事优势(错误—双拥工作是我党我军的政治优势)15、保卫祖国、抵御侵略是每一个军人的神圣职责(对)16、1944年,在杨家岭大礼堂举行的新年干部晚会上,毛泽东发表了“开展拥军爱民运动”的讲话。
(错误--朱德总司令员)17、双拥工作起源于红军初创时期。
(对)18、“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巩固和发展新型军政军民关系的内在要求。
(对)19、1999年,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中央军委成立了“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
(错误--1991年)20、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双拥工作会议是1998年5月召开的。
(错误--1991年5月)21、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双拥工作会议是1991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
(错误--福州)22、现代国防又称为社会国防,也可以称作大国防,还可以称作全民国防。
(对)23、现代国防要以科技发展为核心。
(错误—现代国防要以军事力量为核心)24、国防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军人和全体符合应征条件的年轻人。
(错误—全体国民)25、全国的国防教育由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
(错误—是由国务院领导,中央军事委员会协同)26、我国国防教育方针是: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
(对)27、国防动员就是战争动员。
(对)28、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是1955年成立的。
(错误—是1994年)29、总参谋部是主管全国国防动员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
(错误--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30、“全民国防教育日”是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错误--第三个星期六)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1年4月28日通过的。
(错误--第九届)3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接受国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对)33、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体公民的责任。
(错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34、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应当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组织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开展国防教育。
(对)35、中央军委领导全国的国防教育工作。
(错误—国务院)36、国家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有益于国防教育的活动。
(对)(错误--有条37、小学和初级中学必须组织学生开展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少年军校活动。
件的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组织)38、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对)39、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
(对)40、从事国防建设事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国防知识。
(对)41、承担国防科研生产、国防设施建设、国防交通保障等任务的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根据所担负的任务,制定相应的国防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国防教育。
(对)42、为纪念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战役和主要革命根据地斗争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烈士纪念建筑物,应确定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对)43、为纪念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著名烈士和为中国革命牺牲的知名国际友人而修建的烈士纪。
上学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发给定期抚恤金。
(对)108、定期抚恤金标准应当参照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确定。
(对)109、现役军人残疾的等级,根据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确定,由轻到重分为一级至十级。
(错误--由重到轻)110、因战、因公致残军人,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至十级的,享受抚恤。
(对)111、因病致残军人,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至六级的,享受抚恤。
(对)112、义务兵和初级士官的残疾,由军队师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认定和评定。
(错误—军级以上单位)113、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和中级以上士官的残疾,由军队军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认定和评定。
(错误—军区级以上单位)114、退出现役的军人和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需要认定残疾性质和评定残疾等级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认定和评定。
(错误—由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认定和评定)115、现役军人因战、因公致残,未及时评定残疾等级,退出现役后或者医疗终结满3年后,申请补办评定残疾等级,不可以评定残疾等级。
(错误—有档案记载或者有原始医疗证明的,可以评定残疾等级)116、现役军人被评定残疾等级后,在服现役期间或者退出现役后残疾情况发生严重恶化,原定残疾等级与残疾情况明显不符,申请调整残疾等级的,可以重新评定残疾等级。
(对)117、退出现役的因战、因公致残的残疾军人因旧伤复发死亡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因公牺牲军人的抚恤金标准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其遗属享受因公牺牲军人遗属抚恤待遇。
(对)118、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的残疾军人,退役后因病死亡的,对其遗属增发12个月的残疾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
(对)119、退出现役的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由国家供养终身。
(对)120、义务兵服现役期间,其家庭由当地人民政府发给优待金或者给予其他优待,优待标准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
(对)121、对分散安置的因战、因公一级和二级残疾军人发给护理费,护理费的标准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
(错误--护理费的标准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122、残疾军人需要配制假肢、代步三轮车等辅助器械,正在服现役的,由本单位负责解决。
(错误--军队军级以上单位负责解决)123、享受定期抚恤金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死亡的,增发1年其原享受的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同时注销其领取定期抚恤金的证件。
(错误--6个月)124、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子女、兄弟姐妹,本人自愿应征并且符合征兵条件的,优先批准服现役。
(对)125、上海市对2004年10月1日以后死亡并被批准为烈士的,一次性褒扬金发放标准为20万元。
(错误--10万元)126、退出现役的六级以上残废军人,由国家供养终身。
(错误—是一至四级)127、残疾军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乘坐境内运行火车、轮船、长途汽车以及民航班机,享受减收正常票价30%的优待。
(错误--50%)128、残疾军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工具。
(对)129、驻沪部队飞行员的随军随调配偶,当年应当享受指令性安置就业。
(对)130、驻沪潜艇部队干部的随军随调配偶,当年应当享受指令性安置就业。
(对)(对)131、荣立二等功以上驻沪部队干部的随军随调配偶,当年应当享受指令性安置就业。
132、因战因公牺牲的驻沪部队干部随军随调配偶,当年应当享受指令性安置就业。
(对)133、烈士子女入国家办的托儿所、幼儿园,所有学费应予以免除。
(错误—托费中由家长承担部分予以免除)134、现役军人工作调动,其未成年子女随调转学的,由区县教育部门及学校及时予以妥善安排。
(对)135、退役士兵的安置原则是:“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
(对)136、服现役期间父母户口所在地变更的,退役时不能在父母现户口所在地安置。
(错误—可以在父母现户口所在地安置)137、符合军队有关现役士兵结婚规定且结婚满2年的,退役时可以在配偶或者配偶父母户口所在地安置。
(对)138、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士兵,退役时,根据本人申请,可以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按照有利于退役士兵生活的原则确定其安置地。
(对)139、因战致残的士兵,退役时,根据本人申请,可以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按照有利于退役士兵生活的原则确定其安置地。
(对)140、是烈士子女的士兵,退役时,根据本人申请,可以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按照有利于退役士兵生活的原则确定其安置地。
(对)141、父母双亡的士兵,退役时,根据本人申请,可以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按照有利于退役士兵生活的原则确定其安置地。
(对)142、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应当自被批准退出现役之日起60日内,持退出现役证件、介绍信到安置地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报到。
(错误—30天)143、退役士兵发生与服役有关的问题,由其原部队负责处理。
(对)144、退役士兵发生与安置有关的问题,由其原部队负责处理。
(错误--由安置地人民政府负责处理。
)145、退役士兵无正当理由不按照规定时间报到超过45天的,视为放弃安置待遇。
(错误—30天)146、对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由部队发给一次性退役金,一次性退役金由当地政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