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家界实习报告

张家界实习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论文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任课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绪论为期四天的张家界实习令我印象深刻,有太多值得观赏与思索的东西。

经过思考及资料查找,在本文中我会以时间顺序描述对张家界的认知并在有代表性的景点处穿插五个方面的认识。

其分别是:1.张家界的旅游定位方面。

2.景区设施建设—无障碍设施建设。

3.景区设施建设—观光车及索道建设。

4.景区设施建设—不当建设。

5.景区设施建设—服务设施建设。

下面我们正式开始。

一.第一天1.1旅游定位张家界的旅游定位是什么?我实习前在思索的首个问题。

一个景区的旅游定位决定了人们的对它的旅游感知形象,从而决定游客是否选择此处为旅游目的地。

这也是我把这个方面问题要首先阐述的原因。

通过资料的查询与几天的实习,我知道了张家界森林公园式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在1988年8月,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列入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三大景区构成的武陵源自然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被列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被列入中国首批5A级景区。

对张家界有了更深的了解后。

我认为优美的自然风景,清新健康的空气,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景观是其旅游定位,换句话说,森林氧吧与独有的地貌是其核心竞争力。

这是吸引游客来张家界的根本原因,再加上名人的游览题字以及近年《阿凡达》在张家界的取景更大的扩大了张家界在国内外的名气。

1.2紫霞观紫霞观始建于明朝,后在历代战乱中多有损坏,现在看到的紫霞观是近些年筹款重建。

作为一座宗教建筑,其中多为宗教建筑如老子出关亭、三清殿、慈航殿、祖师坛、关圣殿、玉皇殿等。

老子骑青牛出关与八仙的塑像展现了道教神仙的形象。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地狱十殿,依托山势及山洞营造出很逼真的地狱景象给人心理压力,最终出来后确是感觉一身轻松。

从设计上来讲,宗教建筑利用规则化建筑及园林布置营造出了庄严肃穆的氛围,增加宗教在人们心中的神圣感。

这些用在设计上都是可以借鉴的很好的方法。

作为游客我认为紫霞观的宗教宣传在当下时期应选用更好的方法,后期搜集资料时发现近些年多有游客在紫霞观被骗事件,这些更应引起当地旅游部门重视。

1.3宝峰湖宝峰湖很漂亮,尤其它竟是一片坐落山顶上的湖,若不是亲眼看见真实难以相信,让人不得不感叹造物的神奇。

前期上山的疲惫也会在乘船在湖中漂游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乘船中俯察湖水青蓝,远观奇山异石,听着导游讲着石头的故事,远处飘来苗家阿妹的歌声,令人产生别样的畅快之情。

云梯万丈上天台,高峡平湖一鉴开,宝峰湖名不虚传。

游完后同学们都有留恋之意,纷纷在瀑布前留影纪念。

从这点来说,宝峰湖的景区规划很成功。

游览路线转了一圈刚好回到进入的地方,很巧妙,这种设计适合进出口通用的地方。

唯一的不足之处在于景区内未设置卫生间,引导标志也不足。

这些对游客来说很不方便。

希望景区以后会有所改善。

二.第二天2.1张家界森林公园还未进景区,张家界独特的山景已经迷住了大家的视线,真是太美了。

造型独特,鬼斧神工。

走在景区的路上,空气十分清新,张家界森林公园是国内首个森林公园,这里负氧离子含量高对人体有多种好处。

不愧大氧吧之称。

中间来到大氧吧广场,草坪开阔,四面环山,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从游客的角度感受来说,休息的地方设置的少了一些。

其次标志牌设置的不完善,碰到岔路没有引导牌很容易造成不知道向哪走。

2.2景区设施建设—无障碍设施建设在这里我们引出无障碍设施建设这一点。

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区等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

国外残疾人旅游已经进入比较完善的阶段。

而张家界森林公园作为国内首家森林公园在这方面也有着明显的缺陷。

在轮椅通道、盲道、残疾人专用卫生间、相应导视牌、景区内特殊导游均很不完善。

景区无障碍设施覆盖率低、分布不均匀、且设施种类少不完善。

这些条件在客观上阻止了残疾人游客的进入。

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都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相信如果将这点重视起来,旅游市场肯定还会有增长空间。

2.3金鞭溪金鞭溪的游线设置时随着溪走的,溪水清澈见底,缓缓流过很是柔缓平和。

在亲水平台大家纷纷脱鞋去玩水,溪水冰冰凉凉,很舒服。

同学们也都玩的很开心。

金鞭溪的路程不算短,走到途中遇到了大雨。

这下就看出金鞭溪的不足之处了。

1.有部分道路宽度不够,大致只能满足两人并排通过。

而当下雨打着伞,对面来人,就需要有一方让一下路,这样很不方便。

2.也是很关键的是,中途休息的地方严重不足,在全长近六公里的路上,休息的地方设置过于少了。

尤其仅有休息处还是露天的,在大雨中很无奈的找不到一个避雨的地方。

3.就是沿途根本没有卫生间,这个设置缺陷真是不应该。

4.沿途景色高度相似,容易使游客产生审美疲劳。

应该适当人为造景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分析一下原因应该有多方面的,张家界已经开发多年,很可能在开发的时候没有想到客流量会达到如今这么大。

很多设施也没有建设完整。

在旅游不断发展的现在,应该空出一段时间修葺一下景区设施并完善相关设施的建设,微调游览线路。

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为更多地游客服务所必须做的。

三.第三天3.1十里画廊十里画廊,美景如画,山石陡峭,云雾缭绕在山腰,看起来十分清新爽快。

来回各五里路故称为十里画廊。

这个景点设置的很巧妙,人行走在画中,移步换景,步步都有新景。

可谓妙趣横生。

许多山峰都有自己的传说。

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的采药老人,老人背着药篓向前走着,形象十分传神。

十里画廊虽然美如画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缺少观景平台,这么美的风景没有观景平台,既不方便欣赏也不方便留影,所以十里画廊是我留影最少的地方。

2.道路过于狭窄,基本只能一个人通行,这个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旁边安装观光小火车造成的。

我认为这是景区规划的败笔。

首先来说十里画廊的行程并不算远,而且步行观景远远优于观光车,绝大部分人是选择步行的,这样步行道上的人流增加。

而步行道狭窄,加之没有适当的设置观景平台,加重了游客的不便。

3.2天子山十里画廊后接着就是爬天子山。

天子山不是太好爬,但是沿途的风景很是漂亮。

所以爬完让人觉得很是值得。

美景都是在亲身体验后才能记忆深刻。

对天子山记得最清晰的是天子阁,登高望远,气势开阔。

仿佛人的心胸一下可以到极远处。

还有山顶的麦当劳,这里不得不佩服这个企业,真是绝了,把快餐卖到了山顶,尤其价格与山下相差并不大,只能说很是良心。

3.3景区设施建设—观光车及索道建设在此处我们谈一下景区中观光车与索道的建设。

观光车与索道是景区中很重要的东西,它们极大的避免了游客疲劳,方便了游客。

同时为景区创造了经济效益。

从这方面来说无可厚非。

从另一方面说,观光车和索道的建设应该有的放矢,不能盲目的为了经济效益就牺牲其它方面。

建设观光车和索道应注意多方面论证,尽量维持景区原貌,少量甚至不破坏景区生态。

同时,建设观光车和索道是为了方便游客,不应该在建后反而令游客更加麻烦的绕路去使用。

就十里画廊的观光车和天子山的索道来说,做的并不是太好。

1.十里画廊的观光车严重打乱了原有游客的游览,并且观光车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2.天子上的索道建设地点选择可能受地理限制与步行上山的地方相隔很远。

但是引导牌设置严重不足,大家找了很长时间才上山,最后竟然和步行上山同学用时所差无几,这个是不应该的,景区的服务设施建设的问题。

四.第四天4.1乌龙寨乌龙寨是原来土匪的老巢,山路很险让人心惊胆战,走在乌龙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险字。

不由得想起里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同时也对解放时战斗在这里的解放军战士很是佩服,不知牺牲了多少人才攻下了这里。

乌龙寨的设施建设也不是太如人意。

首先就是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卫生间,在不算短的景区中,这个很不方便。

其次因为乌龙寨路很险,护栏的建设还需完善,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4.2景区设施建设—不当建设张家界的行程在乌龙寨之后就结束了,在这里我想谈一下景区建设的不当建设情况。

旅游景区不当建设是指在旅游景区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对景区发展有负面效果和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过程和建筑设施的总称。

常见的不当建设包括盲目建设、跟风建设、重复建设、过度建设和破坏性建设。

不当建设多时由于因为经济因素产生,正如十里画廊的观光小火车,包括贺龙公园混乱的照相生意。

这些会对游客的正常游览产生较大影响,着实应当避免。

武陵源在2000年之前,景区内宾馆等旅游设施泛滥,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严厉批评。

而极大方便了游客的百龙天梯,也对张家界独有的景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这些更提醒我们在设计建筑之初要对建设有通盘的考虑,不能为一时经济效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4.3德夯苗寨因为强降雨的影响,凤凰古城的行程取消,德夯苗寨就成了我们实习旅程的最后一站。

进入苗寨,传统的建筑,迎门酒的仪式,极具民族风景的演出,很喜欢这种原始民族风情,传统神秘令人好奇而产生想要探索的感觉。

对苗寨的从设计来说没有太多指摘之处,大多数还是维持了民族建筑的风貌,算是保存的比较完好。

唯一希望这个地方不要被过度的商业化,应该尽力保存其原生态的村落格局,展现其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结晶的特色。

4.4景区设施建设—服务设施建设景区服务设施建设,这是我最后要提到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旅游旅游,归根到底景区还是为游客服务的场所,如何做到更好的为游客服务,这是景区面对的最大课题。

我们从游客思维入手,无非衣食住行四个大点,那景区应如何做好这几点呢,我们分条来阐明。

1.衣,游客穿什么衣服不是景区可以决定的,但是景区可以与气象部门合作,及时发布景区实时天气信息并提供衣着参考。

并且可以在景区入口开设租存衣物与雨具处,这样既使经济效益与服务质量一举两得。

2.食,景区吃东西贵而且质量不好,这是尽人皆知的。

景区作为管理部门也很难限制每一个商家的行为。

那最好出台一个饮食规定,设定最低与最高标准,给出浮动空间,违者重罚。

这样可以相对来说控制一些商家的暴利行为。

3.住,这一点与饮食很相似,同样适合用规定来限制。

4.行,这个至关重要。

因为旅游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路上的。

景区内的相关设施一定要完善,要统筹分析并评估游客行为,规划好行进线路。

重点做好公共卫生间,观景平台,观光车及索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很重要的一点,景区内道路多变,一定要做好引导牌,尤其是岔路口,否则游客很容易迷失方向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前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