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用途:(1)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作方案(2)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该文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研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
另外医药企业在申请相关证书时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业银行在贷款前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项目方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银行,若该报告由甲级资格单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组织专家评审,部分银行的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需要资格,但要求融资方案合理,分析正确,信息全面。
另外在申请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资金、工商注册时往往也需要编写可研报告,该文件类似用于银行贷款的可研,但工商注册的可行性报告不需要编写单位有资格。
(4)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国外矿产资源和其他产业投资时,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报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或省发改委,需要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信贷支持时,也需要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
(5)用于企业上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
经略智成为多家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服务(包括已经上市和正准备上市的),积累的丰富的编写经验。
公司拥有行业内最为丰富的数据库、一流的市场调查和行业分析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及丰富的上市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经验。
(6)用于申请政府资金(发改委资金、科技部资金、农业部资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我国自1955年开始建造第一座贮藏肉制品冷库,1968年建成第一座贮藏水果冷库,1978年建成第一座气调库。
1995年首次引进组合式气调库先进工艺,气调冷库使国内用户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冷库产业经过了多个时期的发展,按照储存货物的温度不同及储藏方式的不同,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超低温库、冷冻库、冷藏库、果蔬气调库等主要冷库类型。
超低温库主要用来储藏保管温度需低于-20℃的货物,如部分冻肉、冻鱼、冻海产品、冷冻调理食品及冰激凌。
保证货物在超低温条件下质变速度最小,增长保存期限。
冷冻库主要用来储藏保管温度介于-2℃一20℃之间的货物,如部分冻畜肉、冻家禽肉、熏制品、奶油等。
保证货物在该温度范围内保持最佳鲜度、营养及食用品质。
冷藏库主要用来储藏保管温度介于2℃一10℃之间的货物,如鲜鱼、奶油、奶制品、酒类、蛋品、火腿等。
保持货物在该温度范围内口感、营养价值最佳。
气调库利用人工制冷制造低温环境和调节气体介质成分的方法,抑制果蔬生理活动,达到延长储存时间、保持果蔬新鲜程度和延长果蔬销售货架期的目的。
从市场对冷库的需求趋势来看,我国现有的冷库容量还十分不足。
美国现有2200万吨的冷库,近33亿立方英尺,我国现在拥有冷库是900万吨,而中国人口是美国的五倍,中国未来的冷库需求很大。
关于中国冷库未来的发展,我们可以参照和借鉴国外冷库的现有运作模式以及发展路径。
在国外有很多公共冷库,使用者采用租赁的形式,冷库建设的规模扩大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
今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十个年头,这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增长,其中海产品的贸易也取得了巨大发展。
在我国众多海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同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深海鱼等海产品也相继进入我国。
这些深海产品价格昂贵、运送成本高,而且保质期短,品质要求极高,一旦变质将大大贬值,以主要用来制作生鱼片的金枪鱼为例,即使放在在-30℃的常规冷库中储藏,超过三个月解冻后就不能用来制作生鱼片,价格因此大大折扣。
要想长期保存保鲜,只有在-60℃左右的超低温中才能初步达到。
超低温冷库的需求也随着人民群众对于新鲜深海产品的旺盛需求迅速增长开来。
第一章超低温冷库项目总论1.1 超低温冷库项目背景1.1.1 超低温冷库项目名称1.1.2 超低温冷库项目承办单位1.1.3 超低温冷库项目主管部门1.1.4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编制单位1.1.5 研究工作概况1.2 编制依据与原则1.2.1 编制依据1.2.2 编制原则1.3 研究范围1.3.1 建设内容与规模1.3.2 超低温冷库项目建设地点1.3.3 超低温冷库项目性质1.3.4 建设总超低温冷库及资金筹措1.3.5 超低温冷库计划与还款计划1.3.6 超低温冷库项目建设进度1.3.7 超低温冷库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1.3.8 超低温冷库项目综合评价结论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5 结论及建议1.5.1 专家意见与结论1.5.2 专家建议第二章超低温冷库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2.1 超低温冷库项目提出的背景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2.1.2 超低温冷库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2.2 超低温冷库项目发展概况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超低温冷库项目及其成果2.2.2 试验试制工作情况2.2.3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2.2.4 超低温冷库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2.3 超低温冷库的必要性第三章超低温冷库项目市场分析与预测3.1 市场调查3.1.1 拟建超低温冷库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3.1.2 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3.1.3 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3.1.4 替代产品调查3.1.5 产品价格调查3.1.6 国外市场调查3.2 市场预测3.2.1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3.2.2 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3.2.3 价格预测3.3 市场推销战略第四章产品方案设计与营销战略4.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4.1.1 产品方案4.1.2 建设规模4.1.3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4.2 市场推销战略4.2.1 推销方式4.2.2 推销措施4.2.3 促销价格制度4.2.4 产品销售费用预测第五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5.1 资源和原材料5.1.1 资源评述5.1.2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5.1.3 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5.2 建设地区的选择5.2.1 自然条件5.2.2 基础设施5.2.3 社会经济条件5.2.4 其它应考虑的因素5.3 厂址选择5.3.1 厂址多方案比较5.3.2 厂址推荐方案第六章超低温冷库项目技术、设备与工程方案6.1 超低温冷库项目组成6.2 生产技术方案6.2.1 技术来源途径6.2.2 生产方法6.2.3 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6.2.4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6.2.5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6.2.6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6.3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6.3.1 总平面布置原则6.3.2 厂内外运输方案6.3.3 仓储方案6.3.4 占地面积及分析6.4 土建工程6.4.1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6.4.2 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6.4.3 建筑材料6.4.4 土建工程造价估算6.5 其他工程6.5.1 给排水工程6.5.2 动力及公用工程6.5.3 地震设防6.5.4 生活福利设施第七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7.1 超低温冷库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7.2 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7.3 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第八章资源利用与节能措施8.1资源利用分析8.1.1土地资源利用分析8.1.2水资源利用分析8.1.3电能源利用分析8.2节能措施分析8.2.1土地资源节约措施8.2.2水资源节约措施8.2.3电能源节约措施第九章超低温冷库项目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9.1 主要原材料供应9.2 燃料、加热能源供应9.3 给水供电9.4 外部配套条件第十章超低温冷库项目进度与管理10.1 工程建设管理10.2 超低温冷库项目进度规划10.3 超低温冷库项目招标第十一章环境影响评价11.1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11.1.1 超低温冷库项目的地理位置11.1.2 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11.1.3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植物、农作物11.1.4 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11.1.5 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11.1.6 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11.1.7 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11.1.8 交通运输情况;11.1.9 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11.2 超低温冷库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11.2.1 主要污染源11.2.2 主要污染物11.3 超低温冷库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11.4 治理环境的方案11.4.1 超低温冷库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11.4.2 超低温冷库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11.4.3 超低温冷库项目对周围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11.4.4 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11.4.5 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11.5 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11.6 环境保护超低温冷库估算11.7 环境影响评论结论第十二章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12.1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12.2 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12.3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12.4 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第十三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13.1 企业组织13.1.1 企业组织形式13.1.2 企业工作制度13.2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13.2.1 劳动定员13.2.2 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13.2.3 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第十四章超低温冷库估算与资金筹措14.1 超低温冷库项目总超低温冷库估算14.1.1 固定资产超低温冷库总额14.1.2 流动资金估算14.2 资金筹措14.2.1 资金来源14.2.2 超低温冷库项目筹资方案14.3 超低温冷库使用计划14.3.1 超低温冷库使用计划14.3.2 借款偿还计划第十五章财务与敏感性分析15.1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15.1.1 生产总成本估算15.1.2 单位成本15.1.3 销售收入估算15.2 财务评价15.3 国民经济评价15.4 不确定性分析15.5 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15.5.1 超低温冷库项目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15.5.2 超低温冷库项目与当地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15.5.3 超低温冷库项目与当地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15.5.4 超低温冷库项目与当地居民的宗教、民族习惯的相互适应性;15.5.5 超低温冷库项目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15.5.6 超低温冷库项目的国防效益或影响;15.5.7 对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