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蜡的功能化研究
[5] 碳的 23 结合能 ,然而聚丙烯蜡碳链上
图%
反应时间 ! 对接枝率 " 的影响
虽然叔碳原子更多,但由于存在着甲基的 位阻效应及其结构规整性,因此其接枝反 应更难进行,接枝率明显比聚乙烯蜡低 " #$% 聚乙烯蜡 6 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物合 成分析 以 7(01 作为接枝母体接枝聚乙二醇 单甲醚,采用二甲苯作为溶剂, 7(01 在 二甲苯中的浓度为 !, ( 18, ) ,在 反 应 进 行过程中,溶液一直澄清透明,说明反应过
[(, #] 择 *
本文以马来酸酐为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通过溶液接枝的方法将其连接于聚乙 烯蜡的碳链上,并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为接枝母体,利用马来酸酐与聚乙二醇单甲 醚 (.3:93) 的反应活性,使 .3:93 接枝 .34 成为可能 * 本文作为聚乙烯表面改性的前 体工作,合成了添加型聚乙烯大分子表面改性剂 * 以期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提高 .3 的 表面张力,最 终 达 到 提 高 .3 表 面 的 着 色 性、粘 合 性、涂 层 特 性 及 生 物 相 容 性 的 目
图#
表面改性的精细模型
合成具有高表面活性的聚合物 ! 由于所选用的 $% 蜡具有与本体树脂相同的链段,可望 大分子表面改性剂与本体体系具有良好的粘合力 ! 同时,具有亲水特性的马来酸酐、聚 乙二醇侧链的引入,依据共混改性模型,可望大大提高改性体系的表面染色性、粘合 性、涂层性能等表面二次加工性能,并进而改善材料与其它树脂的相容性 ! 此外,由于 聚乙二醇的亲生物体特性,通过上述途径获得的材料,与人体组织结构具有相同的微观 特征,可望获得具有抗凝血及亲机体方面的性能 ! 通过对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的条件实验,一方面获得具有较好改性效果的接枝 率,另一方面也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获得的最终改性剂具有明确的序列结构,通过其 特定结构的表征,了解改性剂的微观迁移特性,为添加型表面改性剂的研究提供理论依 据和实用参考 ! &’&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的合成分析 &’&’# 马来酸酐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图 & 示出 $% 蜡与马来酸酐接枝体系随 单体浓度变化的趋势 ! 根据图 &,在实验 条件 ( ! ($)为 #’"* ,反应时间为 +,,反应 温度为 #&-. ) 下,开始阶段,产物的接枝 率随着 /0 的用量的增大而增大,当接枝 率增大到某一最大值时,随着 /0 用量的 进一步增大,接枝率反而下降 ! 这是由于 引发剂用量一定时,引发剂分解产生的初 级自由基进攻 $%1 大分子链所产生的接枝
[#] 证实产物中存在 0—1— 0 基团 ,也表明聚合物已接枝上聚乙二醇单甲醚 - 此外,曲
线 % 中还存在着 ! #23%& ’ ! 和 ! "#$%& ’ ! 吸收峰,说明所制得的聚乙烯 4 聚乙二醇单甲醚 接枝物中仍然存在未开环的马来酸酐,仍然有部分酸酐未反应 -
3
结
论
!)探索了马来酸酐用量、反应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当 ! 5*1 6 !728 ,反应温度 为 !$/9 ,反应时间为 3:,酸酐用量为原料的 3/8 时,接枝率最高; $)对比实验表明,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的接枝率高于聚丙烯蜡; 3)通过马来酸酐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的反应性,合成了新型大分子表面改性剂聚乙 烯 4 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物; ;)红外分析证明,马来酸酐和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于聚乙烯蜡分子链上,并且马 来酸酐以单个的形式进行接枝 参考文献: [!] 吴今坤 - 聚烯烃的表面改性 [ <] - 化工新型材料,!==>,":! ? # [$] 李颜,杨国明,李燕 -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的研制 [ <] (>) :!# ? $/ - 精细石油化工,$///, [3] @A 5BCD, 0:ACD E 0- (FGHB% FC:IJKBJH &LJBMBHJ NLGINKLNIGHCH ,BO: %LCOKLGGF.GH &LGH%AGFK POKA%OAKH: QH, [ <] PICO:HOB% KLAOH RBF .LKFCHSOHK&BCFOHJ NLGINKLNIGHCH - (F%KL&LGH%AGHP,!==#,3:2=;3 ? 2=;> [;] TLLRHK 5 UH, HO FG- (LGH%AGFK %:FKF%OHKBVFOBL& LM &FGHB% FC:IJKBJHSMAC%OBLCGBVHJ NLGINKLNIGHCH [ <] - <LAKCFG LM *LGI&HK W%BHC%H:*FKO ):*LGI&HK 0:H&BPOKI,!==2,33:#$= ? #;$ [2] 陈旭东,许家瑞 - 高分子表面改性的分子设计 [ <] (;) :22/ ? 22; - 功能高分子学报,!==#,!! [>] 章苏宁,娄丽颖,顾明初,等 - 马来酸酐溶液法接枝无规聚丙烯的研究 [ <] - 功能高分子学报, (;) :;!= ? ;$$ !===,!$ ["] 高忠良,陈连周,王润衍 - 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 <] ( $) : -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 != ? $> [#] 齐力,马战宇,等 - 乙烯 4 马来酸酐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的合成及表征 [ <]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 工程,!==#,!; (;) :3! ? 33 -
!""# 年 %% 月 !"# $ !""#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 /(0#1’20.3(!).&’)* ,401(41)
第 %& 卷 第 # 期 5"* 1%&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聚乙烯蜡和聚丙烯蜡同等条件下的接枝率
程中无交联现象 " 其原因主要是:在稀溶液中反应, (01 的接枝率不高,马来酸酐接枝 物各分子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并且二甲苯是两者较好的溶剂,可以避免交联的产生 " 同 时,过量聚乙二醇单甲醚的使用也可降低由于其样品中所含微量的双官能团聚乙二醇所 引起的交联 " #$& 接枝物红外光谱的表征 图 + 所示为样品在 &.. < & ...=> ? * 的红外吸收谱图,其中 @ 是 (01 的红外吸收谱图, ( 7(01) 的红外谱图, = 是聚乙烯 6 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物 A 是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 ((019:9(0;70) 的红外光谱图 " 由图可知,与原料聚乙烯蜡相比,马来酸酐接枝物在 * !+*=> ? * 和 * 5!#=> ? * 出现了吸收峰,其中 * !+*=> ? * 是环状酸酐上羰基的不对称伸缩振
##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B 卷
大分子链,引起某些薄弱环节发 生 断 链,
[!] 生成链自由基,使接枝率降低 "
#$#$% 聚乙烯蜡与聚丙烯蜡接枝率的比较 图 & 是同等条件下 ( ’() 浓 度 *$+, ,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 *#./ ) (01 和 ((1 的接枝率比较图 " 由图 & 可知,聚乙烯蜡 的接枝率明显高于聚丙烯蜡 " 一 般 说 来, 叔碳的 23 结合能 4 仲碳的 23 结合能 4 伯
聚乙烯蜡的功能化研究
石旭华,卢肖宜,陈汉佳
(汕头大学化学系,汕头 +%+",()
摘
要:以马来酸酐作为反应单体,在隔氧的条件下,以 -./ 为引发剂,采用溶液接枝的
方法在聚乙烯蜡上接枝马来酸酐 * 考察了不同反应时间、不同马来酸酐浓度对接枝率的影 响,对同等条件下聚乙烯蜡与聚丙烯蜡的接枝率进行比较 * 实验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 为原料合成了聚乙烯 0 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物,采用化学滴定法对聚合物的接枝率进行测 定,同时利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 * 关键词:聚乙烯蜡;马来酸酐;聚乙二醇单甲醚 中图分类号:/,(%1( 文献标识码:2 文章编号:%""%$#!%’ (!""#) "#$""%&$"+
图& 马来酸酐浓度 ! 对接枝率 " 的影响
点数相对固定,产生的 $%1 自由基浓度也一定,增大 /0 的含量有助于提高其与大分子
[2] 自由基的碰撞几率 ,接枝率随之上升 ! 当 /0 用量达到一定值后,增加其用量,其与
初级自由基的碰撞频率增大,促使初级自由基消耗生成单体自由基,并产生笼蔽效应及 其它副反应,引发效率下降,从而导致接枝率降低 ! &’&’& 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图 + 所 示 是 $%1 与 /0 接 枝 体 系 ( ($) 浓 度 为 #’"* , /0 浓 度 &"* ,反 应 温 度 反应时间与接枝率的关系 ! 由图 + 可知,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接枝率呈曲线分 #&-. ) 万方数据 布 ! 这是因为反应到达一定时间后,继续延长反应时间有可能引起 ($) 自由基进攻 $%
’
’&%
结果与讨论
高分子表面改性剂的分子设计 添加型大分子改性剂对聚合物的表面改性是通过聚合物共混加工时加入少量表面改
性剂,其表面改性机理的微观图如图 % 所示 $ 在材料的加工过程中,改性剂向材料表面 万方数据 迁移、富集,而且疏水基向内取向与本体聚合物相容,当制品成型后,表面的这种构象
第3期
石旭华等:聚乙烯蜡的功能化研究
’#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