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文现场会专题片解说词

人文现场会专题片解说词

采撷真爱育桃李赢来丰收硕满园
----博兴县第一小学人文教育侧记
在九曲黄河岸边的董永故里,博兴大地上一颗璀璨之星闪耀于教坛,博兴县第一小学在这片充满灵气的沃土上散发着勃勃生机。

1997年2月建校以来,这所年轻的学校乘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挂辑扬帆,乘风破浪,取得了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红旗大队、全国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省规范化学校、省首批教学示范校、省精神文明单位、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50多项,办学事迹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大众日报》等媒体报道,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吸引了省内外诸多教育同仁前来参观,素质教育成果丰硕。

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得益于人文教育的全面开展。

第一篇章:理念是人文发展的精髓
博兴县第一小学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认真分析新课改带来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转变,教育思想得到了升华。

经反复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新课改不仅把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而且能使学生会学习、会生活,还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高,原来平静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学校领导班子紧紧围绕“适合”和“全面发展”做文章,以最快的速度把握了新课程改革的真谛,迅速确立了“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
文化教育管理思路,并把它渗透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学生在得到知识提高的同时,学习和生活技能、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也全面提升,真正实现了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学校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一个都不能少”成了博兴一小一切教育活动的宗旨。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从博兴一小走出的学生德、智、体都能全面发展,身心协调进步,家长不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更关注孩子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品质的提升。

第二篇章:课堂是人文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为更有效地开展人文教育,博兴一小在夯实教学常规的基础上,以科研促教研,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并使之形成体系。

近年来,学校立足教学实际,小课题开展的有声有色,立项、实验、结题等环节如同大型课题一样,但小课题更加贴近教学实际。

12年来坚持每周集体备课,雷打不动的习惯使集体的智慧凝结在一起,打造了无数优质、高效的课堂;每学期开展“一课两评”活动,注重反思总结后的提升;名师、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本校教师率先共享业务精英的成果;中年教师课堂艺术展示活动为青年教师送去了经验与自信;“青蓝工程”突破了传统的“结对帮扶”的瓶颈,不仅要求“一帮一”,而且力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009年起,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倾力打造“高效课堂”,立标、
学标、达标等环节都请来教研员实地指导,目前已凸现成效。

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8人,获得15节国家级、100余节省级优质课或公开课。

第三篇章:综合实践活动是梦想放飞的舞台
为提升学生的人性境界,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涵养其人文精神,滋养其广博、高雅的文化,博兴县第一小学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搭建成功的舞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学校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学校建校起坚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贯坚持免费原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活动项目,目前已形成了舞蹈、绘画、书法、器乐、合唱、京剧、陶艺、经典诵读、球类、田径等60多个活动小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活动项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

小乐器进课堂、陶艺进课堂、京剧进课堂等面向全体的活动,成为弘扬民族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的艺术涵养的有效手段。

这也成为我校实施人文教育的一大品牌。

每年4月的“体育节”,师生共同掀起体育锻炼的热潮,人人体验竞技场上的汗水与欢笑;科技教育成果丰硕,以太阳能、生物研究、航模、车模等实践活动课为基础,每月开展人人参与的创意设计大赛,多彩蜡烛、创意小台灯等都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每年都期盼5月“科技艺术节”的到来,因为这是他们尽情发挥和展示自己
科技能力的大舞台;11月的“英语节”也为学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把读、写、听、说融会贯通,为他们提供了丰裕的展示空间。

“三大节”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能尽情地展示自我,真正实现了人人动手、人人参与,为他们送去了自信、成功和愉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拓展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学生的作文、科技、书画作品有4000余人次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奖,多项发明曾获国家专利,并多次到山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创意设计“乒乓球上楼梯”曾在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播出。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有效互补,超市、敬老院、革命博物馆、污水处理厂等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体验社会搭建了良好平台。

有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平台,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全面发展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拥有自信与成功的机会。

第四篇章: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人文教育的助推力
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为学生走向成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供了动力保障。

学校率先提出的“新三好”评价体系逐步完善,改革了评价的过程和参与主体,即要求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公民、在校做一名好学生,实现了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评价,使评价机制更加合理、科学。

这一评价体系曾在《人民日报》进行刊登,并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目前已经在全县推广实施。

在科学评价的
基础上,学校涌现出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先后有1人获得“宋庆龄基金奖”、3人获“山东省十佳”和“省明天之星”、7人获得“齐鲁小名士”等荣誉称号。

每年在国家、省、市级综合能力比赛中获奖的学生达千余人次。

在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中,博兴一小10名学生组队参赛,一举夺得10个个人一等奖,1名同学挺进全国前10强,并获奖金10000元,学校获团体金奖。

为继承宝贵的文化遗产,陶冶学生情操,学校扎实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一首首诗文,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或催人奋进、或情意绵绵,学生在朗朗上口的吟诵中学会了做人,懂得了爱国。

博兴是汉孝子董永的故里,博兴县第一小学非常重视孝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小孝星”评选、“孝敬积分卡”比拼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孝道,并将其拓展到感恩故乡、感恩社会、感恩祖国的感恩教育范畴,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大大提升。

教育要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就必须将人文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培养有能力、有知识、、有涵养、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今天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共同目的。

博兴县第一小学将站在新高度追求新发展,以更加高昂的激情和高度凝聚的智慧谱写素质教育的新篇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