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的教学设计

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的教学设计

4、3、2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
⑵学习4+3-2的计算顺序
4 + 3-2=引导学生观看湖里天鹅只数先后出现的顺序来计算,得出: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得7,再把得数7减去2。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表述图意,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加强了
学生对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的理解。在新知识的建够过程中,通过说一 说、想一想、议一议、比一比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明白意思弄懂算法,做到知 识间的迁移。反复让学生说出你看到了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让学生 真正弄懂加减混合的含义;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想、议该怎么算,在学生 懂得算法的基础之上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有效的教会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 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加减计算的意义及计算顺序,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
多媒体、教学图片、算式卡片、圆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口算
师出示幻灯片,学生口算,指名回答
提问:6+3-4和10-6+1是怎么算的?
生:
都是先算前两数,然后用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也就是从左往右依 次计算。
设计意图: 采用做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感受数学的存在,并从中学会运用已学知
识去解决问题,巩固新知
六、总结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生:
加减混合计算的时候,先算前两个数,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进行计算
3、比较归纳总结算法
师:
同学们观察这两道算式与前两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先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生: 连加、连减一道题里只有加或者减,而这道题里既有加又有减。
师: 那你能不能像连加、连减一样给这种题起一个名字。 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
(板书课题:
加减混合)
2、学习例2
出示挂图
1放手让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再列算式。
2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内容:
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3列算式
4-2+3
说说
4、3、2各表示什么意思?
4学习4-2+3的计算顺序
[设计意图:
在学懂例1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例2,培养了学生自己独立思 考完成练习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 识的形成过程中。]
4个。
(2)让学生根据摆圆片的过程把算式7—□^□^ □填写完整,并在最后的 方框里填上得数。
(3)让学生结合摆圆片的过程说一说算式7—3+4=8所表示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2、做书上第76页的第1题。
用模具演示,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3、做书上第76页的第2题。
帮小猪找家。
4、找朋友 一生拿算式卡,另一生拿答案卡,是好朋友的走到一起。
师:
请小朋友再仔细的想一想,加减混合和连加连减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 之处呢?(引导学生发现计算顺序都是从左到右的规律,从而记住算法)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操作和语言表述,使学生自己加深表象,感悟加减混合运算的方
法。]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75页“做一做”的练习。(同桌合作交流) (1)引导学生摆圆片,先在桌面上摆7个圆片,再拿去3个,然后又增加
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加减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
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从实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 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在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加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过渡语:
同学们对已学的连加、连减知识掌握得真不错,老师想再增加难 度考考大家。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你们要认真听,帮助老师解决里
面的问题:
小猴妈妈给小猴摘了4个桃子,小猴爸爸又给小猴摘了5个桃子,小猴
吃了2个桃子,请大家帮帮小猴数数还剩多少个桃子没有吃?(生思考后 回答:
还剩7个)
师:
同学们说得真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图片,请大 家看看。(师出示主题图)
三、探究新知
1、学习例1
⑴ 在黑板上逐步出示挂图,说明的意思(从左往右看)让学生认真观看图 画。
师: 看完图画,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的内容: 湖里有4只天鹅,飞来了3只,又飞走了2只 让学生跟读题目,后提问: “看了上面的内容,你想问什么? ”生: 现在有多少只? 师出示内容,再让学生齐读。师: 能不能根据上面的内容,列一道算式? 生汇报:4+3-2师: 请说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