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葫芦丝简易入门教程带曲谱版本(汪利生)

葫芦丝简易入门教程带曲谱版本(汪利生)

汪利生编写
版权共享欢迎转载
目录
第一章学习葫芦丝的八个基本步骤
1、建立学习信心 (2)
2、演奏基本姿势 (2)
3、熟记指法表 (2)
4、演唱熟悉的歌曲 (3)
5、试吹熟悉的歌曲 (4)
6、三种吐音 (4)
7、基本的装饰音 (4)
8、滑音和指扇音 (5)
第二章初级曲目
1、康定情歌 (6)
2、婚誓 (6)
3、沂蒙山小调…………………………………………………………………………………………………………………(7
4、阿佤人民唱新歌 (7)
5、知道不知道 (8)
6、甜蜜蜜 (9)
7、军港之夜 (10)
8、情深谊长 (11)
9、、少年壮志不言愁 (11)
10、映山红 (12)
11、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12)
12、一剪梅 (13)
13、又见炊烟 (14)
14、弯弯的月亮 (15)
15、涛声依旧 (16)
16、沧海一声笑 (17)
17、祈祷 (17)
18、大长今 (18)
第三章中级曲目
19、月光下的凤尾竹 (19)
20、竹楼情歌 (20)
21、渔歌 (21)
第四章高级曲目
22、侗乡之夜 (22)
23、彝家欢度火把节 (23)
24、春到草原 (25)
25、竹林深处 (27)
第一章学习葫芦丝的八个基本步骤
一、建立学习葫芦丝的信心。

学习葫芦丝非常简单,业余爱好者没必要掌握复杂的乐
理知识和识谱,只要会唱歌的人都能快速学会演奏。

二、掌握基本演奏姿势。

注意要点:1、头正肩平,目视前方,肘部与水平方向呈45
度自然张开;2、手指放松呈弧型,好似手中握着一枚鸭蛋;3、小指放于音管上扶稳葫
芦丝,只有无名指或中指运动时小指方可抬起,但应保持大小拇指的至少三个手指扶在
葫芦丝上以保持稳定。

三、记住下面的指法表,吹出每个音。

葫芦丝低音用力较大,气流较急;音越高用力越小,气流就越要弱,特别是中音5、6用力过大反而没有乐音;低音“mi咪[3]”不容
易发音,吹奏时气流一定要轻缓,而且要均衡、平稳。

从低音到高音,再从山高音到低
音吹奏,一口气吹一个音,每个音延长六至八秒钟以上,要求发音响亮、音高正确、平稳、无沙音和杂音。

上端下端
四、了解简谱的基本知识,演唱熟悉的歌曲。

只需大致了解以下基本概念:
1、音高: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圆点,即表示高音;反之在下面加一个圆点,即表示低音。

1=F 、1=G 等代表调号,表明整个曲子音高,一般什么调号的曲子应用相应调子的葫芦丝来演奏。

2、节拍:乐曲音的强弱有规律地循环出现就形成节拍。

乐曲中表示固定单位时值和强弱规律的组织形式,亦称拍子。

小节中强拍和弱拍的循环称2拍子;强拍、弱拍、弱拍循环的称3拍子。

强拍、弱拍、次强、弱拍循环的称4拍子。

表示每小节中基本单位拍的时值和数量的记号,称拍号。

拍号的上方数字表示每小节的拍数,下方数字表示每拍的时值。

例如,2/4表示以4分音符为1拍,每小节有 2拍。

拍号中时值的实际时间,应视乐曲所标速度而定。

3、小节线: 用竖线将每一小节划分开的线叫小节线 。

4、时值:音的长短是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表示的。

音符们各有不同,音符有不同的长度,如表所示。

以看出:横线有标注在音符后面的,也有记在音符下面的,从表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要使音符时值延长,在四分音符右边加横线“—”,这时的横线叫延时线,延时线越多,音持续的时间越长。

相反,音符下面的横线越多,则该音符时间越短。

另外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例如:四分附点音符:。

5、休止符: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0。

为了
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数目或在0的右
面加附点来标记。

6、连音线 :用
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连接两个以上不同的音,要求唱(奏)得连贯、圆滑。

7、延长号:用
标记.(1) 延长记号表示可根据感情情和风格的需要,自由延长音符过休止符的时值。

音符名称
写 法 时 值 全音符
5 — — — 四拍 二分音符
5 — 二拍 四分音符
5 一拍 八分音符
半拍 十六分音符 5
= 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 八分之一拍
演唱初级曲目中的歌曲,仔细体会以上知识在曲子中的运用。

五、试吹自己熟悉的歌曲和旋律。

当作用葫芦丝代替自己的嗓子唱歌即可,学至该步骤
即可吹奏本书后面的所有初级曲目。

六、吐音:单吐双吐三吐
吐音一般用于跳跃、活泼、明快的乐曲,分为单吐、双吐和三吐。

单吐的练习极为
简单,将舌尖紧贴上齿龈,形成阻塞,然后让气流突然冲出口腔,发出“吐”的声音。

要求舌的动作与吹出的气流要同时,气息的控制要加强,舌头要放松灵活有弹性,吐奏
的每个音干净清楚。

单吐的标记为“T”。

双吐在发出单吐的“吐”字声音以后,将舌根抬起,紧贴软额,形成阻塞,然后让
气流突然冲出口腔,发出像“库”的声音。

如果用“吐库”两字反复吐奏,便成双吐,
标记为“TK”。

吹奏双吐音时除了舌头的动作要敏捷、短促外,还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和
舌头动作的配合。

通过默念“吐库吐库”来练习双吐,然后再在乐器上练习。

要求“吐”
与“库”两字的力度一样,不能一个重一个轻。

三吐吹奏方法与双吐相似,只是在双吐的前面或后面再在加上一个单吐,就形成三
吐的演奏技巧。

三吐一般用于前八分音符后十六音符,或者用在前十六音符后八分音符
的节奏中。

只要大家掌握好双吐技巧,三吐便可信手拈来。

七、基本的装饰音:腹颤音、指颤音、倚音、打音、波音
1、腹颤音——是靠气息有规律地强弱交替而形成的水纹般的音波,是依靠腹肌和
横隔膜有弹性的颤动而获得的。

气震音给人的感觉是清新、淡雅的,在中速、慢板的抒
情曲中用的特别多。

2、指颤音——是指由按主要音和上方相邻音的手指快速、均匀地交替颤动而形成的,先将本音发出,接着迅速均匀地开闭本音上一位的音孔,使本音与其上方二度音的迅速均匀交替出现,最后落到本音上。

3、倚音——是通过在主干音前面增加一个或几个很短的音,起到装饰作用。

4、打音——是出现在相同的两个音中第二个音之前的下方二度,也就是说打音主要在连续吹奏相同音高时采用,手指打音时应富有弹性。

5、波音——是由本音与上方二度音迅速地交替演奏一次形成的一种音波。

八、滑音和指扇音
1、滑音是葫芦丝演奏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技巧。

适当地运用滑音,能使葫芦丝的旋律更富于歌唱性,表情更为细腻,其具有圆润华丽的特点,特别是傣族风格乐曲的演奏滑音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

上滑音:从某一较低的音向上圆滑地进行至另一较高的音,演奏方法是手指由较低的音孔顺次从右向左抹向较高的音孔,逐渐开放各孔。

在吹奏上滑音时,气息要加以配合,口劲由小渐大,风门由大渐小,口风由缓渐急,由粗渐细。

下滑音:从某一较高的音向下圆滑地进行到某一较低的音,演奏方法是手指由较高的音孔顺次从左向右抹,逐渐关闭各音孔,在吹奏下滑音时,气息的配合是,风门由小渐大,口劲由大渐下,口风由急渐缓,由细渐粗。

2、指震音是葫芦丝、巴乌演奏中重要的技巧,在傣族风格的乐曲中用的最多。

其方法是在本音位置的下二孔,手指平稳扇动,产生类似弦乐揉弦的效果。

以全按作5为例,当吹奏3时用无名指扇动1音孔,吹奏2时扇动7音孔其他的依次类。

主要是手指的练习,要做到外形的美观、速度均匀、能快能慢、控制自如,发出的音要圆润,不要有痕迹,这样做到虚指颤音的效果最佳。

甜蜜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