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赔偿法教学大纲

国家赔偿法教学大纲

附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一)教学目的
《国家赔偿法》主要研究国家赔偿的制度产生与演变,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的制定及具体规则,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国家赔偿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主要的原则、制度和规则,以及国家赔偿法发展的最新动态,丰富学生对行政法学科的知识体系的了解和把握。

(二)教学环节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有:
课堂讲授、学生自主学习、课后作业、专题讨论等形式。

总学时:32 其中理论学时:32 实践学时:0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第一部分名称(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一)第一章国家赔偿法概述(理论学时3+实践学时0)
1.教学内容
(1)国家赔偿概述
(2)国家赔偿法概述
(3)国家赔偿制度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2.基本要求
(1)重点掌握国家赔偿的概念及其特征
(2)掌握国家赔偿法的概念及其渊源
3.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国家赔偿责任的渊源、概念和特征
(2)难点
国家赔偿责任的特征
(二)第二章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理论学时3+实践学时0)
1.教学内容
(1)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种类和设定
(2)我国国家赔偿法确定的归责原则
2.基本要求
(1)掌握归责原则的含义
(2)理解并重点掌握我国国家赔偿法确定的归责原则
(3)正确运用违法归责原则分析案例
3.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我国国家赔偿法确定的归责原则
(2)难点
运用违法归责原则分析案例
(三)第三章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理论学时5+实践学时0.5)
1.教学内容
(1)国家赔偿的行为要件和后果要件
(2)国家赔偿的主体要件和法律要件
2.基本要求
(1)明确国家赔偿责任构成要件的含义
(2)掌握国家赔偿责任各主体要件、行为要件、损害结果要件
(3)运用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原理分析实际案例
3.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掌握国家赔偿责任各主体要件、行为要件、损害结果要件
(2)难点
运用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原理分析实际案例
(四)第四章国家赔偿的主体、范围、程序(理论学时5+实践学时0.5)1.教学内容
(1)国家赔偿的请求人和国家赔偿义务机关
(2)国家赔偿的范围
(3)国家赔偿的程序
2.基本要求
(1)掌握国家赔偿的主体构成和法律规定及其程序
(2)重点掌握国家赔偿范围的标准
3.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国家赔偿的主体构成和法律规定及其程序、国家赔偿的范围
(2)难点
国家赔偿的范围
(五)第五章行政赔偿(理论学时6+实践学时1)
1.教学内容
(1)行政赔偿的概念
(2)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3)行政赔偿的范围
(4)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
(5)行政赔偿义务的程序
2.基本要求
(1)明确行政赔偿的基本概念
(2)掌握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及其范围
(3)掌握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方法
(4)掌握行政赔偿义务的基本步骤和方式
3.重点和难点
(1)重点
行政赔偿的范围、掌握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掌握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方法、行政赔偿义务的基本步骤和方式
(2)难点
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方法、行政赔偿义务的基本步骤和方式
(六)第六章司法赔偿(理论学时4+实践学时1)
1.教学内容
(1)司法赔偿的涵义和特点
(2)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
(3)司法赔偿的构成要件和范围
2.基本要求
(1)重点掌握司法赔偿的含义和归责原则
(2)了解司法赔偿的特征和立法形式
(3)掌握司法赔偿义务的基本步骤和方式
3.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司法赔偿的含义和归责原则、司法赔偿的特征和立法形式、司法赔偿义务的基本步骤和方式
(2)难点
司法赔偿的特征和立法形式、司法赔偿义务的基本步骤和方式
(七)第七章国家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理论学时3+实践学时1)
1.教学内容
(1)国家赔偿的方式
(2)国家赔偿的计算标准
(3)国家赔偿的费用
2.基本要求
(1)掌握国家赔偿的各种方式及其计算标准
(2)了解国家赔偿费用的来源以及我国国家赔偿费用的来源和管理
3.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国家赔偿的各种方式及其计算标准、我国国家赔偿费用的来源和管理
(2)难点
国家赔偿的各种方式及其计算标准
三、学时分配表
四、实验环节安排汇总表
实验目的、内容和要求:见《实验项目卡》
五、推荐教材与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胡锦光、余凌云主编《国家赔偿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
参考书目:1.高家伟:《国家赔偿法》,商务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2.马怀德:《国家赔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3.房绍坤、毕可志:《国家赔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4. 薛刚凌《国家赔偿法教程》2003年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执笔人(签字):蔡萍琴日期:
系(教研室)主任分院教学院长
(签字):(签字):
填写说明
1.文本格式要求:课程名称:黑体,四号字标题:黑体,小四号字
正文: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1.25倍
2.“理论学时”主要指课堂讲授,“实践学时”主要指以学生为主体,对所学知
识进行运用的学生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参观等环节。

3.“课后作业形式及要求”主要填写布置的课后作业(如课后练习题、思考题、
查阅资料、小论文、调查报告、自行设计的实验等)及完成课后作业大致所需花费的时间。

4.“实验环节安排汇总表”中的内容根据“实验项目卡”填写。

其中,“实验类
型”主要包括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研究设计和其它,“实验要求”主要包括必做、选作和其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