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在贯彻落 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促进和保证了体育课教学、以及早操和课外活 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 展与提高,有利于学生健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在促进和评价学校体育工 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们的颁布实施,为我国学生体质评价工作 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新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绝不是无中生 有,也不是对原有《标准》的否定,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社会发 生的急剧变化,面对随之而来的新矛盾、新问题所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措施, 是对原有“标准”的修订、补充与完善。
自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与体育管理部门制定了一些条例。
1954年制定了《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即 《劳卫制》
1975年又颁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1990年10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正式实施;
1991年和1992年先后颁布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小学 生体育合格标准》。
《劳卫制》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的发展过程
长沙市贺龙体育运动学校 马鑫铭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经国务院批准推行的 一项重要体育制度,目的在于鼓励广大儿童和青 少年自觉积极地锻炼身体,促使身体的正常发育 和全面发展,增强体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 设人才服务。
《劳卫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改善和提高国民 的体质健康状况做出了不可巩固政权、热火 朝天的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是我国的首要任务。因此,为社会服务就成 为制定《劳卫制》的主导因素,例如,射击、手榴弹掷 远、行军、听一般国防知识等《劳卫制》的测试内容和 要求就是为适应社会做好准备的最好佐证。
2002年7月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第一条指出了 它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 育工作’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 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 水平”。
它有利于促进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对“健康”概念的重新认 识;有利于目的明确地帮助和督导学生实现健康目标;有利于促进 学校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的体育课程全面改革;有利于课程 结构和成分的转变,激励学生上好体育课,全面实现体育与健康课 程目标;有利于科学、综合地评价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对学生 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进行监控和及时反馈,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 炼,一生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和习惯;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减轻由于测试给学校人力、财力和物力带来的负担;有利于行政部 门和学校的管理。
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内容中删除了射击、手榴弹掷远、 行军、听一般国防知识等《劳卫制》的测验内容和要求,增加 了发展身体运动素质和竞技性、技术性较强的测验内容。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它的颁布与实施不仅是个人健康的需要,也是社会 的发展的需要,还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振兴中华民 族的需要。它的研制过程,既结合了我国学生体质健 康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到体育锻炼与体质健康的密 切关系等因素。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1976年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10年动乱,重新确立了体 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97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委公布《国家体育锻炼 标准条例》,要求在学校广泛实施。该《标准》历经多次修改 一直延用至今。
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颁布实施的历史阶段,和平与发展 渐渐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受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只是技能 的掌握,成为制定其条例的主导因素。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组成部分,是《国家 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激励学生积 极参加身体锻炼,评价学生锻炼效果和体质健康状况的有效手段,也是在 学校落实《体育法》的基本措施。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贯彻实施,强调的是促进学生身体的 正常生长和发育、形态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身体健康素质的全面 提高和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的功能;淡化的 是测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1950年8月,中国体育访问团赴苏联,全面考察和学 习了苏联体育(包括学校体育)的经验,引进了它的 《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在借鉴苏联《准备劳动 与卫国》体育制度经验的基础上,为改善学生健康严重 不良的状况,在锻炼身体、建设和保卫祖国的推动下, 我国的《劳卫制》产生和发展起来了。《劳卫制》的诞 生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民体质健康事业的 新纪元,也开创了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先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