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SQL Server 基础教程
SQL Server 基础教程
本章详细研究备份和还原技术。
2020年10月17日
第2页
本章要点
备份和还原的原因和作用 数据库的恢复模式 备份前的准备工作和备份特点 执行备份操作 备份方法和备份策略 还原前的准备工作和还原特点 执行还原操作
2020年10月17日
第3页
本章内容
12.1 概述 12.2 数据库的恢复模式 12.3 备份基础 12.4 执行备份操作 12.5 还原 12.6 本章小结
2020年10月17日
第10页
设置数据库的恢复模式对话框
2020年10月17日
第11页
12.3 备份基础
备份就是制作数据库结构和数据的拷贝。 在执行备份操作之前,应该做好相应的计 划工作、明确备份的对象和理解备份的动 态特点等。下面详细介绍这些内容。
2020年10月17日
第12页
备份前的计划工作
备份和还原的特点
备份就是这样一项重要的系统管理工作,是系统管理员的日常工作。 当然,备份需要一定的许可。备份的内容不但包括用户的数据库内容 ,而且还包括系统数据库的内容。执行备份的时候,允许其他用户继 续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备份有许多方法,在不同的情况,应该选择最 合适的方法。
但是,只有数据库备份是远远不够的,数据库还原也是不能缺少的一 项工作。数据库备份是一项重要的日常性质的工作,是为了以后能够 顺利地将破坏了的数据库安全地还原的基础性工作。在一定意义上说 ,没有数据库的备份,就没有数据库的还原。但是,备份与还原相比 ,还原工作尤其重要和艰巨。因为数据库备份的目的,是用于数据库 的还原,所以,还原是使系统正常运行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 检查点机制检查数据库,记录最早的事务日志记录的日志序列号 。
– 通过直接阅读磁盘,把全部的数据页写进备份介质中。 – 从捕捉到的序列号到日志末尾,写全部的事务日志记录。
2020年10月17日
第15页
12.4 执行备份操作
在执行备份操作之前,应该创建数据库的 备份文件。备份文件既可以是永久性的, 也可能是临时性的。然后,把指定的数据 库备份到备份文件上。
2020年10月17日
第16页
创建永久性的备份文件
2020年10月17日
第14页
备份的动态特点
在Microsoft SQL Server系统中,备份可以是静态的, 也可以是动态的。备份是静态的,表示备份数据库时不允 许用户使用数据库。如果备份是动态,那么在备份数据库 时,允许用户继续在数据库中操作。
当备份某个数据库时,SQL Server执行下列操作。
2020年10月17日
第4页
12.1 概述
备份就是制作数据库结构和数据的拷贝,以便在 数据库遭到破坏时能够修复数据库。数据库的破 坏是难以预测的,因此必须采取能够还原数据库 的措施。一般地,造成数据丢失的常见原因包括 以下几种。
– 软件系统瘫痪 – 硬件系统瘫痪 – 人为误操作 – 存储数据的磁盘被破坏 – 地震、火灾、战争、盗窃等灾难
2020年10月17日
第8页
大容量日志记录的恢复模式
就像完整恢复模式一样,大容量日志记录 的恢复模式也使用数据库备份和日志备份 来还原数据库。但是,在使用了大容量日 志记录恢复模式的数据库中,其事务日志 耗费的磁盘空间远远小于使用完整恢复模 式数据库的事务日志。在大容量日志记录 的恢复模式中,下面这些操作不记录在事 务日志中:CREATE INDEX、BULK INSERT、BCP和SELECT INTO等操作。
2020年10月17日
第6页
12.2 数据库的恢复模式
数据库的恢复模式是数据库遭到破坏时还原数据 库中数据的数据存储方式,它与可用性、性能、 磁盘空间等因素相关。每一种恢复模式都按照不 同的方式维护数据库中的数据和日志。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系统提供了3种数据 库的恢复模式:
2020年10月17日
第9页
简单恢复模式
对于规模比较小的数据库或数据不经常改变的数 据库来说,可以使用简单恢复模式。使用简单恢 复模式时,可以通过执行完全数据库备份和增量 数据库备份来还原数据库,数据库只能还原到执 行备份操作的时刻点,而执行备份操作之后的所 有数据修改都丢失并且需要重建。
这种模型的特点是数据库没有事务日志。这种模 型的好处是:耗费比较少的磁盘空间;恢复模式 最简单。
第12章 备份和还原
本章概述 本章要点 本章内容
2020年10月17日
第1页
本章概述
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会遭到破坏吗?遭到破坏之后应该怎 么办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备份和还原。 数据库管理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执行备份和还原操作,确 保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和完整。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又为正常工作带来 了巨大的隐患。无论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故障,还是计算 机软件系统的瘫痪,都有可能对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 的冲击,甚至出现灾难性的后果。备份和还原是解决这种 问题的有效机制。备份是还原的基础,还原是备份的目的。
– 完整恢复模式 – 大容量日志记录的恢复模式 – 简单恢复模式
2020年10月17是等级最高的数据库恢复模 式。在完整恢复模式中,对数据库的所有 的操作都记录在数据库的事务日志中。即 使那些大容量数据操作和创建索引的操作 ,也都记录在了数据库的事务日志中。当 数据库遭到破坏之后,可以使用该数据库 的事务日志迅速还原数据库。
(1) 确定备份的频率。 (2) 确定备份的内容。 (3) 确定使用的介质。 (4) 确定备份工作的负责人。 (5) 确定使用在线备份还是脱机备份。 (6) 是否使用备份服务器。 (7) 确定备份存储的地方。 (8) 确定备份存储的期限。
2020年10月17日
第13页
备份的对象
在备份的时候,应该确定备份的内容。备 份的目的是当系统发生故障或瘫痪之后, 能够将系统还原到发生故障之前的状态。 因此,有必要将系统的全部信息都备份下 来。从大的方面上讲,应该备份两方面的 内容,一方面是备份记录系统信息的系统 数据库,另一方面是备份记录用户数据的 用户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