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社会自治
中共桂林 市委党 校学 报
第 4期
公 共行 政与营理 2 1 0 1年 ’ 2目
“ 来” 倒转”“ 转回 的“ 、逆转” 现象。因此, 党和政府必须扩大 公民自 治的领域, 通过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使其承担 起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 填补政府在微观经济领域撤除后
造成的“ 真空”与政府形成互补互助的关系。 , ( 社会自治是缓解政府与社会之间矛盾的中间带 二) 古代的政府权力只达州县一级, 因而政府与民间有一
[ ]俞可平. 3 社会 良序更多依 靠社会 自治与 自律[ B OLI E/ ' . [0 一O —1] t :/ ww cia n vt n . r/ 21 1 4 .ht / w .hn i o ai sog 9 p n o
I m/ 9 0 . s x t 2 20 ap  ̄ e
记办法, 探索公益慈善类、 社会服务类、 工商经济类等社会
组织直接申请登记制; 有组织、 有计划地开展社团业务知识 培训、 外出考察、 联谊交流, 通过学习、 交流, 让社团真正承
[ ] 昊 勇 俐 , 扬 . 展 社 会 组 织 促 进 社 会 自治 加 强 和 改 4 王 发 善 社 会 管 理口] 社 团管 理 研 究 ,0 1 1 ) . 2 1 (0 .
府来调整的可能性。而在 14 年后的中国大陆, 99 进行了数 十年的社会改造工程, 通过一系列经济、 文化、 政治的运动,
完成了对城市社会、 乡村社会的渗透和控制以及组织化建 构, 将政府和社会严整地结合在一个系统中, 从而使政府的 影响深入、 渗透到私人生活的各个角落。政府把一切事务 泛公共化, 形成政府包揽一切事务的治理模式。即使经过 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 依然是一种“ 强政府弱社会” 的政治 社会结构模式。而与此同时, 中国正在从原来封闭的社会 转向开放的社会, 在社会和体制的转型期, 产生了各种各样 的矛盾, 同时也形成了代表不同利益的多元的社会结构, 他 们必然要从维护自己的利益出发, 发出不同的声音, 并在宪
华大学、 中央编译局和北京大学等单位所做的调查, 未经民
政部门登记的维权组织和临时社会组织应该有 30万个。 0
这些组织没有得到权力的认可, 但却在勃然生长, 尤其是最 近十余年。这些社会组织业务范围涉及科技、 教育、 文化、
卫生、 劳动、 民政、 体育、 环境保护、 法律服务、 社会中介服
Ab ta t S ca u o o n s ca n g me ti n v to s t e i e ia l e ur me t o h s r c : o ila t n my i o ilma a e n n o a in i h n vt b e r q ie n f t e
a t n my og nzt n a de tbi h ee a ts se n a . u o o r a i i n sa l h t erlv n y tmsa d lws ao s
无组织的, 而是有组织的实现的。社会 自 治的组织载体, 主 要就是各种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的 地位日 显重要, 尤其在发达国家中更是如此。它们在“ 市场 失灵” 政府失灵” 和“ 的状态下, 可以在“ 中间” 层为百姓解决
1 信奉政府是“ . 全能” 善” 和“ 的基本假设。中国政府包
—
[ ]用安平. 6 社会 自治与 国 家公权 [ ] 法学 ,0 2 1 ) 6 J. 2 0 (0 :
1 3.
[ ]唐民擎. 7 浅析社会组 织与社会 管理创新 [] 社 团管 理 J.
研 究 ,0 1 O ) 2 1 ( 9.
S c a t n m y i o i lM a a e ntI o a i n o i lAu o o n S c a n g me nn v to
尖锐的今天, 具有直面社会需求、 均衡群体利益、 协调社会 关系、 参与社会管理、 化解各种危机、 加强沟通交流等重要 功能的社会组织的发展、 充实和完善尤其显得重要。
( 社会组织的发展为社会 自治提供 了 三) 社会条件
二、社会 自治面临的障碍
( 对社会 自治认识的局限性 一)
社会 自 治是人民群众的自治管理 , 这种 自 我管理不是
方, 政府的角色由保护者变成了对立方。其次, 政府与社会
间没有了中间地带, 政府就作为了矛盾的一方直接面对矛
盾的另一方——社会, 处在 了一种很不利于消解矛盾的境 地, 直接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因此, 在中国社会矛盾比较
求政府全面承担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各项公共职责, 而且 在诸如征地、 拆迁、 国企改革等利益纠纷上据理力争、 寸土 不让。因此, 改革开放以来, 民意识、 公 权利意识和法治意 识大大觉醒既为社会 自治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也对政 府还权于民、 扩大社会自治提出了越来越紧迫的要求。
( 制度和法制建设 三)
随着社会自治的推进, 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社会 自
治制度, 必须尽快制定相应的国家法律。第一, 建立健全民
意沟通表达机制。要完善听证制度, 民意收集渠道方面的 回应、 办理、 公示及监督问责机制也要建立起来。第二, 建 立公众参与志愿活动体制机制, 保护志愿者的切身利益和 服务热情。第三, 建立政务公开制度, 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 群众的知情权、 参与权、 表达权和监督权。第四, 尽快出台
u d r t n i g t o il a t n my 2 d i n r i f t i k n n t e ln — e m ln e o o n e s a dn o s ca u o o . n s i e t o hn i g i h o g tr pa c n my a
社团法。
职能。支持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养老助残、 慈善帮困、 就业
援助等服务。三是在政府预算等社会管理领域引导公众参 与, 将预算审核权、 监督权等交给社会公众。
( 培育、 二) 扶持社会组织
一
直以来, 政府在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确实忽视了对社
会组织的支持与扶持。 在今后培育社会组织发育过程中, 党
揽了一切公共事务和一切非公共事务, 源于信奉政府是“ 全 能” 善” 和“ 的基本假设。长久以来, 一方面, 我们以为有着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的党是伟大、 光荣、 正确
的, 是元所不能的。另一方面, 我们认为我们的政府是为人
民服务的, 政府只行善不行恶, 是不可能干出损害人民的事 情的。正是这种基本假设使得我们以为无须社会组织的存 在, 只靠政府就能把社会治理好。
Wa g Q u o g n ih n
( h at col fC. CG i nMu i p l o mi e , ul , u n x ,5 0 ) T e r S ho P. ul nc a m t e G i n G a g i 4 3 P y o i i C理、 社会 自治与合作 治理[] 行政 论 J.
坛 ,0 8 O ) l . 2 0 (6 : 1
地资助; 在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中增加社团扶持经费, 并逐步
减少社团的年检费、 审计费等费用; 在社团提供公共服务方 面, 给予纳税等优惠政策。 2 .在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方面。降低准入门槛, 简化登
和政府应提供更多的支持给社会组织, 鼓励社会组织成长。 【 考文献】 参
El俞可平.更加重视社会 自治[ ] 学习时报 ,0 1—1 l N. 21 O
一
1 在应对社会组织资金困难方面。政府在社会管理中 . 应充分考虑在公共财政支出中增加资助社会组织这个项 目。如对有能力、 有影响、 工作卓有成效的社团进行有选择
务、 工商服务、 农业发展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 的社会组织的存在也就为社会自治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
的社会条件。
( 公 民权利意识 的觉醒 四)
公民的意识和素质决定着人类的政治发展进程, 对于 社会自治来说就更是这样, 因为社会自治的主体就是公民 自己。在解决温饱之后, 老百姓的需求多元化, 一些公民有 了自我实现的需求和被尊重的需求, 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 在不断增强。对于政府, 老百姓正在从“ 相信型” 转向“ 质疑
市场和政府都解决不了的事情。在美 国, 其社会 自治组织
所支配的资金量, 远超过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 可见其在整 个社会地位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角色” 。
40
中共桂 林市姜党 校学报
第 4期
公 共行政 s管理 2 1 0 1年 1 2月
会组织转移。一是城市社区建设的基层民生事务。诸如宠 物管理、 治安防范、 家庭矛盾化解、 文化建设、 计生服务等原 本由居委会承担的职能均可向居民选举组成的“ 自治协会” 转移。二是政府向民间组织购买服务, 让渡部分社会管理
d v lp n f c n mya ds cey o ca a tn myfc streo sa ls mi t no e e e me to o o n o i .S il u o o e e b t c .1 t S1 t i f h o e t a h e si i ao t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 基本上是个单一部门的体制。
市场不存在, 也没有正式民间组织。工会、 共青团、 妇联、 科 协、 文联等影响较大的群众性政治团体是被纳入了国家编
制的。在高度统一的政治与经济体制下, 每一个人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生活都融人到政府组织体系, 社会组织实无生 存的空间。改革开放后,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 松绑” 放权” “
c n io f t e o en e t o dt n o h g v r m n ma a e n s se i n g me t y tm. 3 d s wn eet o s c l u o o r i o d fcs f o i a tn my a
o g nz to S T r mo es ca u o o r a ia in’ . o p o t o il t n my,t eg v r me tn e st u tv t n u p r o il a h o e n n e d O c lia ea d s p o ts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