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体化医学的临床应用

个体化医学的临床应用

个体化药物治疗服务平台
荧光染色原位杂交
药效差异临床常见
毒副反应
常见临床药物治疗有效率
哮喘、糖尿病、抑郁症等 ~60%
相同病症 相同治疗药物 相同剂量
治疗作用 不起药效
丙肝、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 <50%
抗肿瘤药物
<24%
药物治疗的个体差异现象 无法用传统药动学和药效学解释
药物作用受药物代谢、转运、靶点多态性控制
基因组 基因变异 (单核苷酸多态性)
药物代谢酶
药物转运体
药物靶点
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药物疗效和毒性的个体差异
新的医学模式:
个体化治疗(Personalized Therapy) 根据分子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诊断
分子诊断预测反应
治疗
理想反应
药理学 + 基因组学
根据CYP2D6基因型选择剂量
个体化用药 传统用药
送检样本:外周血 样本评估:符合要求 检测项目:糖皮质激素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检测基因:PAI-1基因和ABCB1基因 检测位点:PAI-1 4G/5G和ABCB1-3435C>T 检测方法:原位杂交荧光染色脱氧核糖核酸测序 检测结果:糖皮质激素相关基因位点
序号 1 检测基因 PAI 检测位点 4G/5G (rs1799889) 检测结果 4G/5G:PAI-1突变杂合型
常见药物代谢酶基因型及表型判断
举例:关于CYP2D6的表型判断,CYP2D6属于细胞色素P450酶
个体化药物治疗
+
医生的临床经验
1+1+1 ≥ 3
+
已基因检测为 主的技术支撑
the right dose of the right drug to the right p体化药物治疗临床意义
•为药物治疗提供更精确的指导,使药物治疗更安全、更有效、更经济
•降低药物相关的医疗事故发生率
•缩短复杂疾病的平均住院日
•提高医院和科室收入
个体化用药—主要潮流,大势所趋
• WHO:2000年提出,21世纪步入“3P”时代—预防 (preventive),预测(predictable)和个体化(personal)
2、“中国个体化药物治疗联盟”在扩展过程中,逐渐形成 全国的结果互认网络。
A、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大医院、北大人民医院、海军总 医院、哈医大四附院、哈医大二附院、佳木斯医学院、大庆石油总医院、新疆自治区 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院等、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武汉同济医院、四川 省人民医院、华西医大第二附院、福建协和医院、西安交大第一附院、南京鼓楼医院 、常州市人民医院、无锡精神病院、昆明医学院第一附院等。 B、山东30家医院申请,安徽24家医院申请,云南13家医院申请,湖北12家医院申请 、江苏20家医院申请
200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王辰 院长部署并启动:个体 化医学的研究和应用。 2012年,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开始对中央保健和普通患者,开展全面的 个体化药物治疗服务,迅速帮临床解决治疗难题。 2013年,全国40余家三甲医院设立 “个体化药物治疗中心”。
2014年,《中国个体化医学药物治疗指南》(第一版)书稿编写完成, 主审:巴德年院士 主编:王辰院士 将于2014年10月首发,同步发行各 病种分册。
2014年,“个体化医学中国论坛(第一届)”将于10月举办,由人民 卫生出版社和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共同发起,论坛主席团:陈竺院士、王辰院 士、巴德年院士、黄洁夫副部长等 ,将设各病种分论坛,以及药学分论坛。 2014年,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与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共同设立“基因杂交室 间质评项目”,对采用基因杂交技术开展个体化治疗的全国医院开展质量控制。 由此,建立个体化治疗的全国质控体系。
2014年,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和西安交大第一附院,获中国健康促进基金 会个体化药物治疗全国会诊中心”授牌,已开始为哈医大四附院等单位提供个体化 药物治疗会诊服务。
“个体化药物治疗服务平台”的特点
1、荧光原位杂交:
无扩增,更简洁。不需“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认证”和”第二类 、第三类医疗技术许可”。
超强代谢者
强代谢者
中等代谢者
弱代谢者
100mg 500mg
功能性: CYP2D6*1
100mg
功能降低: CYP2D6*2,*9, *10,*17 无功能: CYP2D6*3, *4,*6
10mg
基因缺失: CYP2D6*5
Xie HG, Personalized Medicine (2005) 2(4), 325–337
2
ABCB1
3435C>T(rs1045642)
CC:ABCB1野生纯合型
检测结论:该患者携带股骨头坏死风险基因,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使用或长期使用导致股骨头坏死的 风险较高。 个体化用药建议: (1)糖皮质激素不宜大剂量使用,且糖皮质激素使用期间应密切关注骨骼反应; (2)该患者为67岁女性,为骨质疏松易发人群,且该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出现骨骼反应, 建议 联合使用双磷酸盐,以保护成骨细胞,抑制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降低糖皮质激素所致 的股骨头坏死发生风险; (3)可选择分子量250~320Da的双磷酸盐,如依替磷酸二钠(250Da)或唑来磷酸(290Da); (4)上述建议仅供临床医生参考,具体使用还应该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来制定和调整用药方案。
•2012年3月开始,对中央保健及 普通患者,开展全面的个体化药 物治疗服务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 化学药物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报告单
姓名:**** 性别:女 年龄:67岁 民族:汉 住院号:**** 病区床号:44016 临床诊断:骨关节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样本接收日期: 2013-12-27
• 美国FDA:2006全美3600万份用药记录中,880万份 (24.3%)使用了说明书中有基因组生物标记信息的药物。
• FDA:2013.12,已经批准超过159个需要患者基因信息指导 才能准确治疗的药物,涉及约40%的患者。 • 三甲评审标准要求:进行个体化给药方案的研究与监测
“个体化药物治疗服务平台”
关于基因检测技术——易混淆的概念
一、基因扩增: PCR技术,PCR实验室和人员强制认证 (卫生部临检中心,基因扩增室间质评) 二、基因测序: 明文禁止,部分地区开放 1、二代测序(高通量),申报无果 2、一代测序(低通量): (1)焦磷酸测序(+PCR)、双脱氧测序(+PCR):按PCR实验室,强制认证 (卫生部临检中心,基因扩增室间质评) (2)杂交测序:无PCR扩增,无PCR实验室和人员强制认证。 (上海市临检中心,基因杂交室间质评) 三、基因杂交: 正常开展,非基因扩增、非基因测序 包括:原位杂交、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核型分析等 (上海市临检中心,基因杂交室间质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