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项目技术设计书××测绘单位20××年××月××日××××项目技术设计书项目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模板具体需根据工程不同细化与修改)目录1概述 (2)1.1项目来源及目的 (2)1.2工作内容及工作量 (2)1.3作业区范围 (2)1.4工期 (2)2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2.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2)2.2已有资料情况 (2)2.2.1 平面控制资料 (2)2.2.2 高程控制资料 (2)2.2.3 地形图资料 (3)3 技术规范 (3)4 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3)4.1测绘基准 (3)4.2测量精度指标 (3)5 设计方案 (4)5.1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 (4)5.1.1 软件 (4)5.1.2 仪器人员设备 (4)5.2技术路线和作业流程 (4)5.3.2 点位布设 (5)5.3.3 控制点的命名、编号 (6)5.3.4 观测 (6)5.3.5 数据处理 (8)5.3.6 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10)5.5提交成果资料(根据合同要求修改) (10)5.6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 (11)5.6.1 人力资源 (11)5.6.2 仪器设备 (11)5.6.3质量控制措施 (11)5.6.4进度安排 (11)附图1:××区控制测量GPS控制点布测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GPS外业观测手簿............................................................................................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1.1 项目来源及目的××××项目城工程是满足于×××需要,×××测绘单位受××××甲方的委托,对××××工程区域实施×××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测绘面积约×××平方公里。

1.2 工作内容及工作量(1)控制测量设计布设平面首级控制×级GPS点×个,×××高程控制网一个;图根控制点×个,施测高程××等级。

(2)测图情况测图面积×××平方公里,工期××个月。

起止时间××,投入设备××。

1.3 作业区范围本项目的作业范围为×××测区位于×××,重庆市×××位置,东经:×°×′×″~ ×°×′×″,北纬:×°×′×″~ ×°×′×″。

东邻××,西靠××,南邻××,北接××;地势以××为主,海拔高度在××米左右。

1.4 工期本项目预计在××年××月底开工,于××年××月底完工。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2.1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测区位于×××,重庆市×××位置,东邻××,西靠××,南邻××,北接××;地势以××为主,海拔高度在××米左右。

区域交通总体××,测区有××公路通过,还有如其它交通形式(×××)。

该区域原始地貌××,植被××、房屋院落××,地形××(复杂,简单),给测绘工作将带来了××影响。

―――――2.2 已有资料情况2.2.1 平面控制资料××单位收集有测区附×××单位××××年布设的×等级点×××和××共×××点成果资料,有×××坐标系成果,可作为本项目×××网的起算点。

成果资料,部分点位保存良好,可直接作为本次的布设×××网点之用。

2.2.2 高程控制资料收集有测区附近×等水准点“×××”、××××等,有××国家高程的成果,经2.2.3 地形图资料××单位收集甲方×××图纸资料供技术设计和做工作计划参考使用。

3 技术规范(1)《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73-2010);(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4)《城市测量规范》(CJJ8/T8-2011);(5)《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8)《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 17160-2008(9)《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10)甲方的特殊要求4 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4.1 测绘基准平面坐标系统:××坐标系、永川区独立坐标系;高程基准:××国家高程基准,高程系统为正常高系统;4.2测量精度指标二、三、四等平面控制网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

5 设计方案5.1 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5.1.1 软件(1)××软件,用于制图;(2)××××用于GPS数据处理;(3)××××用于水准测量平差;(4)其它软件。

5.1.2 仪器人员设备根据项目要求和现有仪器设备资源,制定仪器设备投入计划,见表5-1。

表5-1投入项目的仪器设备表人员配置5.2 技术路线和作业流程(1)技术路线平面控制测量(静态)①根据甲方需求选埋×等GPS控制点约×个。

②采用静态定位方式,按×等精度测定均匀分布于测区内的×等GPS控制点×个,作为测区首级控制网。

网络RTK模式①平面控制测区平面系统为××独立坐标系,布设了×个×级GPS首级控制点后,在首级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再采用GPS-RTK方式进行图根控制点加密,以满足规范及测图需要。

使用RTK测量获取检核点坐标值,与原始值进行较差检核,检核值都小于××cm(一般小于2.5厘米)。

②高程控制测区首级高程控制在×个×等点“××、××、×××、×××”的基础上,分别从测区××引入,作为本测区高程控制的起算点,再将×级GPS网点按四等光电测距高程导线网进行组网观测和平差计算,获取××高程系成果并做精度统计。

5.3.2 点位布设静态观测选点要求如下:(1)选点人员应由熟悉GPS、水准观测技术及地质技术的人员组成。

选点前必须充分研究技术设计书;并充分了解测区的地理、地质、水文、气象、验潮、交通、通讯、水电等信息。

(2)选点人员应收集测区地质资料,实地勘察选定点位。

点位确定后用手持GPS接收机测定大地坐标,同时考察卫星通视环境与电磁干扰环境,确定可用标石类型。

(3)点位应选择在稳定坚实的基岩、岩石、土层、建筑物顶部等能长期保存、满足观测条件的地点,并做好选点标记。

(4)选点时应避开环境变化大,测量标志难以长期保存的地点,如易受水淹的河床、低地、靠近铁路、公路、已规划的易受施工影响且有剧烈震动的地点。

(5)选点时应避开地质环境不稳定的地区,如断裂破碎带边缘、易发生洪水、滑坡、岩崩、局部沉降的地区,另外应避开有大量物质搬移的矿区、采石场、大量取土、地下水剧烈变化的地区。

(6)选点时应远离发射功率强大的无线发射源、微波信道、高压线(电压高于20万伏)等,距离不小于200米,应实地了解发射源和电磁波影响状况,并标注在点之记环视图上。

(7)选点时应避开多路径影响,避免靠近大面积的水域、树冠、高大建筑物、低洼潮湿等地点,点位周围应保证高度角15°以上无遮挡,困难地区高度角大于15°的遮挡物在水平投影范围总和不应超过60°。

50米以内的各种固定与变化反射体应标注在点之记环视图上。

5.3.3 控制点的命名、编号×等×点从“××01”起编号,即××01、××02、……、××n (n为流水号),点名命名可取用村名、山名、地名、单位名若无明显地名可不取。

控制点标志:××等×控制点按图1所示的尺寸大小要求埋设。

图15.3.4 观测静态观测要求(1)首级×等网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方式以边连接或者点连接方式组网观测(2)GPS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等级卫星高度角有效观测卫时段长平均重复设站数据采样间隔(3)静态观测要求①观测小组应严格按照计划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