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目的PPT课件

教育目的PPT课件


17
.
18.05.2020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提出的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 人。
18
.
18.05.2020
1995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 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
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其所需的成员。教 育目的在于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
《教育原理》
18.05.2020
.
10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 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 (一)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 (二)人的价值取向•1确、立以可应持注续发意展的的问理念题为指导
•2、适应与超越
21
.
18.05.2020
有关我国的教育目的:
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规定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
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规定了实 现教 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3、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规定了我国的教育目的。
4、关于“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教育目的的重 要内容。
22
.
18.05.2020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 1、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 2、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与片面发展 • 人的全面发展:
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统一的发展。 • 片面发展: • 是说一个人只能使自己能力或潜力的某一方面获得发展,而
19
.
18.05.2020
2000年3月1日,《人民日报》江泽民 《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
“在我们的国家里,各级各类学校,都 应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教 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20
.
18.05.2020
教育方针
“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 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 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和 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 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 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 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 育方针。
14
.
18.05.2020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
规定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 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2、人的理性和非理性
•3、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 •4、民族性与世界性
•3、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
《教育原理》
18.05.2020
.
11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四、教育目的实现的理性把握
《教育原理》
2
.
18.05.2020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一、教育目的涵义
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
和规格的总体设想或规定。 1.规定:人的身心素质;培养的人应符合什么
社会需要 2.体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其结构层次
有上下位次之分,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 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
5
.
18.05.2020
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
(一)价值性教育目的与操作性教育目的 (二)终极性教育目的与发展性教育目的 (三)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与
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四)内在教育目的与外在教育目的 (五)按照教育价值取向的不同分成社会本位和个人
本位
6
.
18.05.2020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第三章 教育目的
第一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1
.
18.05.2020
第三章 教育目的
[学习目标]
1、清楚表述教育目的含义及其质的规定性; 2、理解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3、掌握教育目的的基本价值取向; 4、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 5、设计21世纪我国的教育目的;
这是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 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
15
.
18.05.2020
1983年10月1日 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6
.
18.05.2020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 决定》提出的我国的教育目的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 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 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8
.
18.05.2020
(一)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 1、代表人物:卢梭、马斯洛 • 2、基本观点:认为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满足个体自身
发展的需要,教育活动必须从个人的需要和本性出发 才能实现其价值。教育目的在于人的本性、本能的高 度发展。
《教育原理》
18.05.2020
.
9
(二)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1、代表人物:涂尔干 2、基本观点:教育的价值在于满足国家和社会
(一)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二)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三)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7
.
18.05.2020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一、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依据 (一)社会依据 (二)人的依据 二、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 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3
.
18.05.2020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一、教育目的涵义
3.特点: 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社会性和时代性
4.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4
.
18.05.2020
教育方针
“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 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 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和 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8.05.2020
.
12
毛泽东论教育目的(1957年)
关 于 正 确 处 理 人 民 内 部 矛 盾
13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 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 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 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 者。
.
18.05.2020
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 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相关主题